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建构.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00648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建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建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建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建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建构.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体系建构0引言中国裸露、半裸露喀斯特分布而积非常广泛,主要集中分布于以 贵州高原为中心的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是在脆弱喀斯特生态环境 下,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造成人地矛盾突出、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岩石逐渐裸露、土地生产力衰退甚至丧失、地表在视觉上 呈现类似于荒漠景观的演变过程。喀斯特石漠化成为制约贵州生态 经济社会发展最严重的障碍。在前期,许多学者对石漠化的成因、治 理都做了较为深入细致的研究2-5,对石漠化治理效益评价也作了很 多突出的贡献6-9,主要从生态、经济、社会3个方而对石漠化综合 治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评价指标的选取主要采用的 是专家选定的

2、方式进行,带有较强的主观性、片面性,这样会导致构 建的评价矩阵不能够准确反映出治理效益的内在机制,缺乏科学合理 性,甚至会导致评价结果的实效,到目前为止形成尚未一个比较全而 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以贵州关岭一贞丰花江示范区为例,采 用主成分分析法,从众多无序的指标中进行甄别筛选,避免主观性, 确定评价指标以及指标权重,构建石漠化防治区综合治理效益的指标 体系,同时结合花江示范区的实际情况,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综合 治理效益进行综合评价。1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贵州安顺市关岭县与黔西南自治州贞丰县交界处的北 盘江峡谷花江段,东经105°36,30,-105o46,30,'、北

3、纬 25°39,13,-25°41,00,o涉及的乡镇村有:关岭县板贵乡的木工、三家 寨、孔落筲、坝山;贞丰县北盘江镇的板围、查耳岩、水淹坝、云洞 湾等8个村以及花江镇五里村的法郎、甘二盘共44个村民组(见图 1 )o2009年人口 8612人,国土而积51.62km2,人口密度为167人/km2。 示范区内喀斯特地貌极为发育,喀斯特而积占总面积的87.92%,海 拔5001200m,相对高差700m,冬春温暖干旱,夏秋湿热,热量资 源丰富;年均温18.40,年均极端最高气温为32.40,年均极端最低气 温为6.60,年均降水量1100mm,但时空分布不均,多暴雨,5-10

4、 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83%,海拔850m以下为南亚热带干热河 谷气候,850m以上为中亚热带气候。项目区内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 水稻、小麦等;经济作物主要有花椒、金银花、砂仁、花生、桃、李、 梨等;牧业生产主要以传统的家庭养殖为主,品种有猪、牛、羊、鸡 等;主要旅游资源有顶坛花椒生态园、喀斯特奇石,主要矿产资源有 大理石板材资源。流域以发展经果林为主,大量销往省内外的“顶坛 花椒,现己成为顶坛流域内农户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2石漠化防治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2.1指标收集石漠化防治区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指标包括生态效益、经济发展 水平、社会发展水平3个方面的内容,每个方面都有

5、各自的评价指标 及数据,项目区内居民对当期条件最为熟悉,因此,通过理论机制分 析研究、实地调研、与当地村民交流等方式,获取和筛选有关这3方 而的指标,在每个指标下尽可能的收集最原始的数据,根据这些指标 及数据,初步构建项目区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将林 草覆盖率()、25。以上坡耕地而积()等16个评价指标初步选定为生 态效益指标,记为U14、U12、U116;将粮食种植收入、经济密度 等14个评价指标初步选定为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记为v21、V22、 V214;将总人口数、外出务工人数等20个评价指标初步选定为社会 发展水平指标,记为a/31、W32、w310o具体指标情况如下(图

6、2)o2.2评价指标的构建及指标权重的确定到目前为止,对石漠化防治区综合治理效益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 标权重的确定主要采用专家评价法,根据人为经验判断出各个指标并 对指标进行打分,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这样很难确定主导指标的地 位,同时也增加了一定的工作量。本研究指标的选定依据石漠化综合 治理指标选取所遵循的系统性、代表性、数量化以及可获得性原则,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即利用降维的思想,在损失很少信息的前提下把 多个指标转化为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方法11-12o这些综合指标 通常称为主成分,该方法的核心是通过主成分分析,选择n个主分量 yl,y2yn,以分方差yi的方差贡献率3作为权数,构造综合评

7、价函 数y,这样当我们把i个主成分的得分算出来后,便求出综合得分, 并按照权数的大小确定主成分及权重。从生态效益指标、经济发展水 平指标、社会发展水平指标3个方面在众多的指标中进行筛选,确定 影响3个方而的主要评价指标及权重,相应的贡献率和累计贡献率见 表用表1中的数据除以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的开平方根,可得到 主成分每个评价指标对应的系数,再用主成分中每个评价指标系数的 绝对值乘以各自的贡献率除以所有主成分的贡献率之和,之后相加, 便可得到综合得分模型,各评价指标的最终系数见下表2。据主成分 分析法的思想,当累计贡献率大于85%时,这几个指标己基本代表所 有的信息。根据这一原则,便确定石漠化防

8、治区综合治理指标体系及 指标权重(表2)。二级指标中的3大指标虽然是相互联系的,但对 综合治理效益结果所表现的程度上会用所差异,即权重会有所不同, 根据以上分析,结合相关专家的经验,生态效益指标权重赋值0.5, 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赋值为0.3,社会发展水平指标赋值为0.2 (表2 )。通过以上步骤,确定了花江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的二级指标、评价指 标及其权重,将所确定的指标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目标层,即花 江石漠化综合治理效益;第二层为指标层,分为生态效益指标、经济 发展水平指标、社会发展水平指标这3大指标;第三层为次指标层或 称为评价指标层。包括林草覆盖率(%,xll), 土壤侵蚀速率(%,xl2),轻 度以上石漠化而积(%,xl3),石漠化演变速率(%,xl4);人均GDP(元/亠X21),粮食产值(元,X22),经济林草收入(元,X23),人均耕地面 积(hm2/人,X24);文盲(半文盲)人数(%,x31),初中以上文化水 平人数(%,x32),具有劳动能力总人数(%,x33),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见 表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