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油墨二.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01734 上传时间:2021-11-3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八课油墨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八课油墨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八课油墨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八课油墨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课油墨二.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实用标准文案第八课油墨(胶印油墨) 二 油墨应用中的一般问题及解决方法一、沾脏及背面蹭脏:A.原因:1 、由于油墨干燥太慢,油墨太软、太稀而且给墨量太大,造成印好的一张印刷品面上的油墨沾脏了上面一张纸的背面。2 、这种现象大多发生在印刷品上油墨量较大的实地(或低调)部分粘页、粘贴。成块(俗话贴成一块)是粘背的最严重现象。这是指印好的一堆印刷品粘连在一起的情况。第二面印沾脏是指第一面印好后立即印刷第二面,结果造成印刷中出现沾脏。3 、有时印刷表面粗糙的纸张时,需要比较多(厚)的油墨层才能印得实,这个现象也不可忽视。4 、印双面光滑的纸和一些特殊的承印物(例如玻璃纸、塑料薄膜等)时,它们在堆放中是

2、极易互相接近的。5 、在实地和密度较大的网点处,由于给墨量比较大。6 、在不吸收纸张上以氧化干燥型油墨印刷时,极易沾脏。7 、油墨中干燥剂的用量过多时容易在纸堆中氧化生热,导致油墨发黏而使纸张粘连在一起。8 、油墨粉化导致沾脏。9 、纸堆中的静电导致纸张互相黏附,促使沾脏。10 、油墨在干得不太理想时就进行裁切,就会导致拔起许多油墨小污点, 纸张从边角处的挪 (取)动不当。B.解决方法:1 、在满足印刷的要求下,版上的给墨量越少越好。2 、对粗糙的纸应当采用比较大的压力,以使之能印上比较多的油墨,但是也不要太多,以免造成因凸起而摩擦,别一张纸的背面而沾脏。3 、应当使用稠一点的油墨,但也不可太

3、稠,以免引起拔纸毛。4 、采用快干型油墨。5 、如果采用一种新的油墨,则可先少印一些并研究它的沾脏情况以后,再做出相应决定。6 、检查墨斗的调节是否恰当。7 、如果是套色印刷, 则后一个油墨应当比前印的一个油墨加有比较多的干燥剂,以缩短干燥时间。8 、采用快干油墨代替一般油墨,例如采用湿固型油墨。9 、采用高浓度的油墨以少用油墨,尤其是在纸质光滑而吸收性差的情况下。10 、油墨中加入些蜡或其他防沾脏剂。二飞墨:所谓飞墨,也称油墨飞色,就是指非常细小的油墨颗粒从运转着的印刷 机上“飞”出来的现象。A. 产生飞墨现象的原因:两根辊子夹缝间有空页、气泡等;印刷速度快,给墨量太大,工房的相对湿度太低温

4、度太高,油墨的介电常数太低,空气流的影响等。1、印刷机的印刷速度 (印刷速度是导致飞墨故障的主要因素。因为,印刷速度越大,墨丝断裂机会就会增加,双电层破坏与就越严重,从而加剧产生飞墨现象。)2、墨层厚度 :(墨辊上油墨的墨层厚度越大,则墨膜分裂时其参与拉丝、断裂,回缩的油墨也就越多,飞墨也越严重。实践证明,当油墨厚度显著增加时,相应地飞墨也显著增大。但是油墨的墨层厚度是由印版、图文的结构决定,从这个角度去降低油墨也是不足可取的。)3、传墨路径 :(油墨在印刷机上传墨的路径越长,则墨膜分裂次数就越多,飞墨量也会相应增加,如胶印机一般采用长墨路输墨系统,因此飞墨现象严重,而采用中、短墨路输墨系统的

5、凹版印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刷机,几乎无飞墨产生。但这也是由印刷机本身决定的,与印刷工艺关系不太大。)4、墨的丝头长度 :(油墨的丝头越长,其弹性就越长,墨膜分裂时墨丝断点增加,飞墨现象也加剧。)5、油墨的连结料 :(在配方的其他情况都相同的条件下,采用树脂型连结料的油墨比矿物油连结料的油墨,产生飞墨的情况要少得多。 )6、导电性:)(油墨的导电性能越佳,墨丝分裂时电荷容易中扣,飞墨就越小。7、环境的湿度:(在相同的温度下,湿度提高,空气的导电性增大,从而抑制了电荷在油墨上积聚的速度,数量,从而减少了飞墨,因此环境的通风状况良好可以有效地降低飞墨故障的发生。)B、解决方法:1 、在印刷机的匀墨辊

6、和传墨辊外面尽可能加一个罩子。2 、提高印刷室的湿度。3 、降低印刷机的速度。4 、减少给墨量,使辊上的油墨尽可能减少,这当然应采用浓度高的油墨了。或采用表面光滑吸收性差的纸(目的也是减少给墨量) 。5 、降低印刷室的温度或印刷机上装有冷却装置。6 、排除一切空气流动的肯能性。7 、采用水乳化油墨,因它具有电导性,这也可增加油墨的介电常数,一般来说,油墨中含有5%的水时,其电导性还是很低的。8 、用防沾脏助剂使油墨变短。9 、在油墨中加入比较黏的连接料。10 、对新闻油墨来说,可以采用润湿性好的炭墨和矿物油制造,并可应用长链的胺类作为油墨的流动剂。11 、油墨中采用 0.5 的单硬脂酸甘油酯或

7、单蓖麻油酸甘油酯或加入少量去泡剂。12 、在机器的辊子上装一个机械装置,例如采用低压空气将飞出来的颗粒吹回去等。三、不下墨及墨脱辊:A. 产生不下墨及墨脱辊的原因:1 、当油墨中颜料含量太高2 、油墨太稠,屈服值太大。3 、油墨太短而成乳酪状时。4 、油墨不随墨斗辊转动,印刷品色调较浅而且深浅不一。5 、胶印油墨太易被润版液乳化,使得油墨失去连结作用。6 、水太大7 、药水酸性太大,润湿了金属辊。B.解决方法:1 、加入稀的或中等黏度的连结料使油墨变长。2 、加入少量润湿剂,例如萘酸锌、萘酸钙等。3 、对胶印过程,要减少润版液用量。4 、降低润版药水的浓度。5 、在胶印油墨中加入黏度比较大而长

8、(即流动性好)的,连结料或撤淡剂等。四、拉纸(毛)A. 产生拉纸的原因 :(一般地说,在纸张油墨印刷版这一个体系中的分离作用是发生在接近印版的油墨膜中的。如果分离作用发生在纸上,则纸张表面就会受到拉(拔)力而破裂。1 、由于油墨太黏,因此,纸张和油墨间的黏结力大于纸张表面涂层和纤维的黏附力造成拉毛。2 、机器的速度太快造成拉毛。B.解决办法 :1 、提高印刷车间的温度,或先使印刷机空转一定时间以使辊子预热。2 、降低油墨的黏性并适当撤淡一些,但不可过量,以免失去浓度和遮盖力。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3 、降低印刷速度,因为减少拉毛的程度与降低油墨膜的分离比例是成正比的。4 、采用优质的涂料纸。5

9、、纸张不应变质发“绿” 。6 、油墨应干净、无皮、无粒。7 、检查油墨的黏度、干性和流动性。五、糊版:印刷品的非图文区出现许多油墨污点, 印刷的文字如“口”、“品”、“晶”等被油墨填满成实地状或网点连成一片 。A. 产生的原因 :1 、油墨的黏性太大,造成纸张上的涂层小点或纸屑,纸毛集中在版或网点上。2 、墨斗中的油墨有皮或干的颗粒。3 、油墨干得太快。4 、油墨太稀,在压力下油墨被压力所挤出。5 、纸张吸收连结料太多,导致油墨中颜料含量过多。6 、辊子有弊病或其调节欠妥。7 、版面不平而过高。8 、在上胶的纸上用太稠的油墨。9 、胶印过程中印刷机的压印力可能破坏印版上起隔离作用的感应膜,从而

10、露出金属, 露出的地方被润版液中微量的表面活性剂,极性物质,游离脂及游离酸等作用后,变得亲油脂,会吸收油墨,从而造成非图文区的污点,破坏印品的质量。10 、油墨的屈服值太高。11 、水的酸性太低。12 、版上的水量不足。13 、着水辊吸墨都会造成这种现象。B解决方法:1 、采用干性合理而比较长的油墨, 如油墨太稠, 则可加入些比较稀的调墨油以增加油墨的分配性能。2 、如果在高调处糊版,则可减少压力。3 、应当根据纸张来选用合适的油墨。4 、油墨的细度要好,一般应为20-25/UM。5 、在胶印油墨中加入一些稠的连结料。6 、增加润版液的酸性。7 、增大给水量。8 、减少油墨配方中的油和脂的含量

11、。9 、用浓度大的油墨,使印迹薄一些。10 、用表面张力比较高的药水。11 、换用快干的树脂型油墨。六、透影:A. 产生的原因:由于油墨渗入纸张太深,在纸张的背面看得见正面所印的图案或文字。B.解决办法:1 、使用快干型的油墨,而且油墨要稠而渗透性小,油墨中采用的连结料也应是渗透性小的。2 、可以在油墨中加入一些稠的调墨油和一些干燥剂。七、晶化、玻璃化、镜面化: (后印上去的油墨印得不干或完全印不上,叠印上去的油墨在下面一个颜色上呈珠子状或颜色很弱的印刷品,墨膜连结很差,有的甚至可以擦掉。 )A 产生的原因 :1 、底下一色油墨干得太硬,降低了表面自由能。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2 、前一色印好后

12、存放时间太久。3 、油墨中干燥剂太多。B.解决方法:1 、用含有较多溶剂的快干型油墨罩印,使用的溶剂应能侵入和软化下面一层的油墨膜。2 、掌握好套印时间,在前一色印好后应当尽快印第二色。3 、在前一色油墨中加入延缓干燥的助剂,例如凡士林、羊毛脂、腊助剂等。4 、可采用干燥快的合成树脂型连结料,以降低油墨中干燥剂的用量。八、粉化:(印品上的油墨干燥后可以像干粉一样被擦去。)A. 产生的原因 :1 、油墨中的连结料大量渗入纸张,使油墨失去黏结作用。2 、当油墨中采用的连结料太稀或采用了过多的非挥发性、非混溶性溶剂。3 、纸张的吸收性太快,使连结料渗入太深。4 、油墨的干性太慢,促进了连结料的渗透作

13、用。5 、作为黏结剂的连结料的质量太次。B.解决方法:1 、改进连结料的结构及稠度。2 、采用非反应型的树脂与亚麻油,熟油或中等黏度的调墨油所组成的连结料。3 、油墨中加入少量罩光油或亮光油。4 、设计油墨配方时以密度小,吸油墨大的颜料替代密度大、吸油量小的颜料,例如以汉沙黄、联苯胺黄等替代铬黄。九、透印:印品上的油墨从纸面渗至纸底,印迹外围经常有棕色的油状。A. 产生的原因:1 、油墨太稀2 、油性太大。3 、渗透性的矿物油太多。4 、干性太慢。B.解决方法:1 、加快油墨的干性。2 、油墨中采用一些干性油或质量比较好的矿物油。3 、将油墨做(或调)得稠一些。4 、油墨中可加入少量硅酮类助剂。十、堆墨:油墨在印刷机上堆积,颜料是分离状态的粉状,网点糊死,看起来颜色不一致。A. 产生的原因:1 、油墨分散不良。2 、油墨中采用了密度较大的粗颗粒无机颜料。3 、油墨膜太厚。4 、油墨冲淡过度,连结料太稀。5 、油墨的流变性有胀流性能,因此分配不良。6 、印刷压力不实,辊子功能不良等。B.解决方法:1 、检查压力、辊子功能和衬垫。2 、给墨量要适宜,如果油墨太软,可采用稠一些的油墨。3 、如果都没有问题,则在油墨中可加入一些中黏度或稀的调墨油。4 、换用新的油墨。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精彩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