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对联赏析嵩阳书院.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18613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嵩阳书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嵩阳书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嵩阳书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书院对联赏析嵩阳书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院对联赏析嵩阳书院.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国书院对联赏析( 3 )嵩阳书院嵩阳书院在河南省登封县。五代后周时建于北嵩山南麓 初名太乙书院,又名太室书院。宋景祜二年( 1035 )敕令西 京(洛阳)官员重修书院,并赐额更名为“嵩阳”。程颢、程 颐、范仲淹、司马光等都曾来此讲学。时书院声名远扬,被 誉为宋初四大书院之一。金、元时废,明嘉靖八年( 1529 ) 重建,明末又毁于兵。清康熙十三年( 1674 )重建于故址东 南。乾隆四年( 1739 )、二十八年( 1763 )均有增修改建。 院中原有汉武帝所封之将军柏, 故有“后有就柏而置嵩阳书院” 之说。科举废后,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现为省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 九转金丹,虚夸妙药求方士;

2、程门立雪,还似菁 莪育俊英。 “九转金丹”,道有以矿古药物烧炼成丹,谓服令 后可以成仙,称火金丹;九转,谓反复地烧炼。认为丹药烧 炼时间愈久,反复次数愈多,其功力便愈足。谓一转之丹, 服后三年得仙;九转之丹,服后三日得仙。见抱朴子金丹 篇。刘克庄水调歌头寿胡详定词:“九转金丹成后,一 朵红红云深处,玉立侍虚皇。”“虚夸”,浮夸。“妙药”,即灵 丹妙药,指能治好百病的丹药。“方士”,方术之士。古代自 称能访仙炼丹以求长生不老的人。上联用“虚夸”一词,指出 方士所吹嘘的妙药九转金丹,纯属骗人钱财之物,万万不可 轻信。“程门立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 十矣。一日见颐颐偶螟坐,时与游酢

3、侍立不去。颐既然觉, 则门外雪深一尺矣。”后和为尊师重道的典故。“菁莪”, 诗 经小雅菁菁者莪篇的简称诗序:菁菁者莪,乐育才 也。君子能长育人才, 则天下喜乐之矣。 ”后用以指培育人才。俊英”淮南子泰族训: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 之誉,驰驱并俊英。 ”下联用还似”二字指,出重要的是以程 门立雪”的精神去尊师求学, 就能培育更多杰出的人才。 此联 以江湖术士的骗术做对比,旨在称颂书院培育人才之功德, 激励学子们务实求真,发人深思。 近四旁惟中央,统泰华 衡恒,四塞关河拱神岳;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洛廛涧,三台 风雨作高山。 吴慈鹤( 1778 1826 ),字韵皋,号巢松, 江苏吴县人。清嘉庆

4、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 读。著有兰鲸录 、凤巢山樵求是录等。此联是他督学 河南时为嵩阳书院所题。联语不直接写嵩阳书院,而是写书 院所在地的奇峻雄伟, 借以烘托。 上联写山。嵩山地处中央, 故称中岳,与四旁的东岳泰山、西华岳山、南岳衡山、北岳 恒山相临。联语着一统”字,既然写出五岳群妖相连牵结之 势,更衬托出中岳嵩山统领诸岳的非凡气魄。拱”,环绕。 四方边塞、长城黄河都朝向中岳,进一步渲写染了嵩山在神 州山河中居中统领的态势。 下联起笔写洛阳。 洛阳又名嵩京, 以嵩山在其东南而名。 九朝”指,周、东汉、三国魏、 西晋、 北魏(孝文帝后) 、隋(炀帝) 、唐(武后) 、后梁、后唐九 个朝代,均建都于洛阳。接着写水。“伊洛廛涧”是流经嵩山 与洛阳一带的四条河流名。“三台”,星宿名,包括上、中、 下三台共六星。 此处代指天空。 言风雨是从嵩山兴起而生的。 联语用一“包”字,形象地写出四河环绕奔流之状,更衬出嵩 山怀抱诸水之貌。此联从方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纵横展开, 以古都之灵秀, 地形之雄奇, 状写书院地位出众, 气势非凡。 联句举物恰切,烘托有力,气势非凡。联句举物恰切,烘托 有力,气魄雄浑,意境高远,读之倍增自豪感。对 联 中 国公众号 ID: duiliancn 中国楹联论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