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管ppt课件.ppt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120372 上传时间:2025-07-10 格式:PPTX 页数:68 大小:17.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化管ppt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消化管ppt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消化管ppt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消化管ppt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消化管ppt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掌握:1.内脏的概念、内脏器官的基本构造、胸部的标志线、腹部的分区。2.消化系统的组成、上下消化道的概念、消化管壁的一般层次结构。3.咽峡的构成、牙的形态、舌黏膜的特点。教学要求4.咽的位置、分部和交通;腭扁桃体的位置和功能。5.食管、胃、小肠、大肠的位置、形态、分部、狭窄部位,管壁的组织学结构。6.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内脏学内脏学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呼吸呼吸系统系统泌尿泌尿系统系统生殖生殖系统系统(一)内脏器官的一般结构中空性器官实质性器官(二)标志线1.前正中线2.锁骨中线3.腋前线4.腋后线5.腋中线6.肩胛线7.后正中线(二)标志线1.前正中线2.锁骨中线3.腋前线4.腋后线5.腋中线6.

2、肩胛线7.后正中线(二)标志线1.前正中线2.锁骨中线3.腋前线4.腋后线5.腋中线6.肩胛线7.后正中线89分法腹上区、左、右季肋区脐区、左、右腹外侧区耻区、左、右腹股沟区腹部的分区 4分法左上腹左下腹右上腹右下腹11消化系统消化系统(alimentary system)(alimentary system)三、功能:摄食,消化,吸收,排泄,内分泌一、消化管(消化道):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上消化道口腔十二指肠,下消化道空肠以下 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二、消化腺:大唾液腺、肝、胰第一节口腔第二节咽第三节食管第四节胃第五节小肠第六节大肠第四、十二章消化管分为四层1、黏膜2、黏膜下层3、肌

3、层4、外膜黏膜下层黏膜下层黏膜黏膜肌层肌层外膜外膜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消化管壁的一般结构概述上壁为腭,下为软组织,前与外界通,后借咽峡通咽,内有腭、牙、舌、唾液腺等。第一节口腔oralcavity 硬腭软腭腭帆腭垂或悬雍垂腭舌弓腭咽弓一、腭硬腭硬腭软腭软腭腭垂腭垂咽峡咽峡:腭帆游离缘、腭垂、两侧腭舌弓、舌根共同围成。咽峡腭帆游离缘、腭垂、两侧腭舌弓、舌根共同围成。(一)牙的形态牙冠牙龈牙颈牙根牙槽骨牙根尖孔牙骨质牙根管牙周膜牙髓牙腔牙本质牙釉质牙冠牙根牙颈 (二)牙的构造牙本质釉质牙骨质牙髓(三)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牙龈二、牙19乳牙20个,上、下颌各10个根据牙的形状和功能切牙尖牙磨牙乳中

4、切牙乳尖牙第二乳磨牙乳侧切牙第一乳磨牙 RL(四)牙的分类和排列恒牙共32个,上、下颌各16个 中切牙尖牙第二前磨牙第二磨牙侧切牙第一前磨牙第一磨牙第三磨牙1 2 3 4 5 6 7 8IIII临床上,记录牙的位置临床上,记录牙的位置 6 6乳牙乳牙恒牙恒牙代表左上颌乳侧切牙代表左上颌乳侧切牙代表右下颌第一恒磨牙代表右下颌第一恒磨牙RL123456777766655544433322211121舌体舌根舌尖(一)舌的形态(二)舌黏膜三、舌三、舌 丝状乳头丝状乳头 菌状乳头菌状乳头 叶状乳头叶状乳头 轮廓乳头轮廓乳头 轮廓乳头、菌状乳头、叶状乳头以及软腭、会厌等处的黏膜上皮中含有味蕾,丝状乳头中

5、无味蕾。舌扁桃体舌扁桃体 舌根舌根界沟界沟会厌会厌叶状乳头舌尖舌尖菌状乳头丝状乳头舌体舌体轮廓乳头舌扁桃体舌扁桃体舌盲孔舌盲孔22舌系带舌系带 舌下阜舌下阜 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舌下襞舌下腺小管开口舌系带舌系带舌下襞舌下阜舌尖舌尖下颌下腺管下颌下腺管舌下腺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舌下腺小管开口舌下腺小管开口舌系带 舌下阜下颌下腺管及舌下腺大管开口23颏舌肌两侧同时收缩,伸舌,单侧收缩舌尖伸向对侧。(三)舌肌舌内肌:纵肌、横肌和垂直肌舌外肌颏舌肌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大唾液腺Salivarygland四、口腔腺oralgland腮腺位置:位于外耳道前下方和下颌后窝开

6、口:腮腺导管开口于平对上颌第二磨牙牙冠的颊黏膜结构特点:纯浆液性腺第二节咽pharynx(一)鼻咽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咽口 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圆枕 咽隐窝咽隐窝 咽鼓管扁桃体咽鼓管扁桃体 咽扁桃体咽扁桃体 (二)口咽(二)口咽 一、咽的位置和形态上端上端起于颅底,起于颅底,下端下端约在约在第第6 6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颈椎下缘或环状软骨高度续于食管高度续于食管 。二、咽的分部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咽口咽隐窝咽鼓管圆枕咽鼓管圆枕鼻咽鼻咽软腭软腭腭扁桃体腭扁桃体口咽口咽会厌会厌喉咽喉咽咽扁桃体咽扁桃体 腭扁桃体腭扁桃体 咽淋巴环咽淋巴环27(三)喉咽(三)喉咽 鼻咽鼻中隔鼻中隔下鼻甲下鼻甲软腭软腭口咽喉咽梨状隐

7、窝腭垂腭垂舌根舌根会厌会厌梨状隐窝 28第三节食管esophagusesophagus 一、位置和分部 第第6 6颈椎颈椎高度起于咽,高度起于咽,穿过膈后续于穿过膈后续于胃贲门胃贲门。全长可分三段:全长可分三段:颈段、胸段和腹段颈段、胸段和腹段。二、狭窄部第一狭窄:第一狭窄:距中切牙约距中切牙约15cm15cm;第二狭窄:左主支气管交叉处,第二狭窄:左主支气管交叉处,距中切牙约距中切牙约25cm25cm;第三狭窄:穿膈食管裂孔处,第三狭窄:穿膈食管裂孔处,距中切牙约距中切牙约40cm40cm。狭窄部是食管异物易滞留和食管癌的好发部位。气管膈左主支气管胃第二狭窄第三狭窄第一狭窄291.黏膜层:上

8、皮: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固有层:CT。黏膜肌层:纵行平滑肌束。2.黏膜下层:黏液性的食管腺。3.肌层:内环外纵。4.外膜:纤维膜。上1/3:骨骼肌。中间:混合肌。下1/3:平滑肌。三、管壁微细结构食管Esophagus(HE)1.上皮1.固有层1.黏膜肌2.黏膜下层2.食管腺3.外纵肌3.内环肌4.外膜31大部分位于左季肋区、小部分位于腹上区。一、位置 二、形态和分部 两口,两面,两缘;(四部)贲门部、幽门部、胃底、胃体 第四节胃stomach 腹上区左季肋区胃(胃(stomachstomach)贲门胃底胃胃体体幽门(一)黏膜(二)黏膜下层(三)肌层(四)外膜胃胃壁壁的的结结构构H.E染色结

9、构模式图 胃壁的结构左:模式图右:光镜图(一)胃黏膜1、上皮2、固有层胃腺少量结缔组织3、黏膜肌上皮固有层黏膜肌胃底腺结缔组织1 1、胃上皮、胃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表面粘液细胞表面粘液细胞表面粘液细胞细胞柱状,核椭圆形位细胞柱状,核椭圆形位于基底部。细胞顶部充于基底部。细胞顶部充满粘原颗粒,着色浅满粘原颗粒,着色浅电镜:有紧密连接功能:分泌粘液功能:分泌粘液光镜:光镜:2、固有层:胃底腺:(gastricgland)贲门腺幽门腺分布于胃底和胃体部少量的结缔组织胃腺胃底腺细胞组成主细胞壁细胞主细胞(Chiefcell)壁细胞(Parietalcell)颈粘液细胞内分泌细胞未分化细胞(1)主细胞(ch

10、iefcell)光镜:光镜:数量多,呈锥形或柱形,数量多,呈锥形或柱形,核圆,位于细胞基部,核圆,位于细胞基部,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基部胞质嗜碱性,顶部 呈泡沫状。呈泡沫状。电镜:胞质内含电镜:胞质内含丰富的粗面内质网丰富的粗面内质网 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顶顶部部 充满酶原颗粒。充满酶原颗粒。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酶原酶原颗粒颗粒RER主细胞(胃酶细胞)(2)壁细胞(parietalcell)光镜:主要位于颈、体部,光镜:主要位于颈、体部,细胞较大,多呈现圆锥形;细胞较大,多呈现圆锥形;核圆、居中,可有双核,核圆、居中,可有双核,胞质呈强嗜酸性;胞质呈强嗜酸性;电镜:电镜

11、内分泌小内分泌小管,小管泡系统管,小管泡系统,有大量线粒体有大量线粒体功能:分泌功能:分泌盐酸盐酸和和内因子内因子(泌酸细胞)1 1、激活胃蛋白酶原、激活胃蛋白酶原2 2、杀菌、杀菌3 3、促进胃肠激素的、促进胃肠激素的分泌分泌壁细胞壁细胞(3)颈粘液细胞(Mucousneckcell)主主细细胞胞颈颈粘粘液液细细胞胞光镜:光镜:细胞呈锥形,细胞呈锥形,核扁平,位核扁平,位于细胞基部,核上方充满粘于细胞基部,核上方充满粘原颗粒,染色浅原颗粒,染色浅功能功能分泌粘液分泌粘液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碳酸氢盐屏障(Mucus-HCO3-barrier)保护胃黏膜保护胃黏膜胃上皮细胞紧密连接胃上皮细胞紧

12、密连接表面粘液细胞表面粘液细胞分泌物分泌物粘液碳酸氢盐粘液碳酸氢盐胃黏膜屏障胃黏膜屏障表面粘液细胞表面粘液细胞胃酸胃酸粘液粘液胃小凹胃小凹有孔毛细血管有孔毛细血管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粘液碳酸氢盐屏障示意图示意图(一)黏膜(二)黏膜下层(三)肌层(四)外膜胃胃壁壁的的结结构构H.E染色结构模式图第五节小肠smallintestine一、位置、形态和分部起自幽门下接盲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成人5-7米。4.升部十二指肠空肠曲十二指肠悬韧带(Treitz韧带)1.上部十二指肠球2.降部十二指肠大乳头胰腺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十二指肠小乳头3.水平部L3十二指肠(25cm)C形Meckel憩室区别空肠

13、回肠位置左腰区,脐区脐区,右髂区,下腹区长度近侧 2/5远侧 3/5外观粗,粉红,血管多细,粉灰,血管少淋巴滤泡孤立集合血管弓级数较少级数较多空肠与回肠 回肠(内面观)肠系膜空肠(内面观)环状襞孤立淋巴滤泡集合淋巴滤泡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外膜 上皮 固有层 黏膜肌层单柱大量小肠腺内环外纵平滑肌小肠结构层次二、管壁微细结构(一)上皮1.吸收细胞、2.杯状细胞3.内分泌细胞(二)固有层小肠腺、中央乳糜管吸收细胞、杯状细胞、内分泌细胞、潘氏细胞、干细胞分泌防御素和溶菌酶黏膜二、黏膜下层三、肌层四、外膜 上皮 固有层 黏膜肌层单柱大量小肠腺内环外纵平滑肌小肠结构层次(三)黏膜肌层环形皱襞肠绒毛微绒毛回肠回

14、肠空肠空肠管壁结构十二指肠十二指肠54结肠特点:结肠带 结肠袋 肠脂垂 分为5部分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横结肠横结肠空肠空肠降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乙状结肠直肠直肠回肠回肠阑尾阑尾升结肠升结肠盲肠盲肠结肠带结肠带结肠袋结肠袋肠脂垂肠脂垂大肠Large intestine 二、阑尾(vermiformappendix)麦氏点(McBurney点):阑尾根部的体表投影在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交点。(也有人以左右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右13交点表示。)一、盲肠 回盲口回盲瓣 阑尾结构特点腔小不规则腔小不规则大肠腺短而少大肠腺短而少黏膜肌层不完整黏膜肌层不完整淋巴组织丰富淋巴组织丰富阑尾模式图57三、结肠

15、 (一)升结肠结肠右曲(或称肝曲)(二)横结肠结肠左曲(或称脾曲)(三)降结肠(四)乙状结肠 四、直肠rectum在第3骶椎前续乙状结肠,穿盆膈后移行为肛管,全长1014cm。穿盆膈前的肠腔扩大部称直肠壶腹,内有3个直肠横襞。五、肛管analcanal 肛柱肛瓣肛窦齿状线 其它:肛梳、白线上端平盆膈接直肠,末端为肛门。肛门内、外括约肌肛门直肠环的组成六、大肠微细结构1、黏膜2、黏膜下层3、肌层4、外膜盲肠与结肠结构特点(与小肠比较)无环行皱襞和绒毛上皮中杯状细胞非常丰富大肠腺发达,含大量杯状细胞(无帕内特细胞)内环形肌形成结肠袋外纵行肌三处增厚形成结肠带结肠结肠结肠光镜图结肠光镜图小肠小肠名称

16、食管胃小肠大肠黏膜表面胃小凹绒毛上皮复层扁平单层柱状单层柱状纹状缘杯状C单层柱状杯状C多消化管黏膜层比较食管胃小肠大肠固有层无腺体胃腺小肠腺大肠腺无L小结无L小结L小结L小结多乳糜管消化管黏膜层比较胃底腺:主,壁,颈粘液,内分泌,干C.小肠腺:吸收,杯状,潘氏,内分泌,干C.大肠腺:吸收,杯状,内分泌,干C.重点和难点66重点:食管的分部与狭窄;胃的分部与位置;十二指肠、结肠的分部,阑尾位置。食管(食管腺)、胃(胃底腺)、小肠(小肠腺)管壁的层次结构。难点:器官毗邻、幽门括约肌、肛门内、外括约肌、齿状线、壁细胞、潘氏细胞。练习题671.试述食管的狭窄。2.试述十二指肠的分部。填空1.消化管壁分四层,即_,_,_,_.2.构成小肠腺的C有_,_,_,_,_.3.在胃底腺中,分泌胃蛋白酶原的细胞是_;分泌盐酸的细胞是_.名词解释1.胃底腺2.潘氏细胞3.十二指肠大乳头6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