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检测试卷(分段).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46739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桃花源记检测试卷(分段).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检测试卷(分段).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检测试卷(分段).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检测试卷(分段).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桃花源记检测试卷(分段).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桃花源记检测试卷(分段).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检测试卷(分段).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桃花源记检测试卷(一) (满分:25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一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1. 捕鱼为业 2.缘溪行 3. 忽逢桃花林 4.芳草鲜美 5.芳草鲜美 6.落英缤纷 7.落英缤纷 8.渔人甚异之 9.复前行 10.欲穷其林 二古今异义(2分)芳草鲜美 古义: 今义: 三翻译句子。(10分)1.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2.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3.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4.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5.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4 问答题。(3分)第一段描写美丽的

2、桃花林有什么意图?暗示将会奇景出现;渲染了神秘的气氛;也为桃源的美好做铺垫。推荐精选 桃花源记检测试卷(二) (满分:30分)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一解释加点的词语。(13分)1.便得一山 2.仿佛若有光 3.才通人 4. 豁然开朗 5.屋舍俨然 6.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8.阡陌交通 9.悉如外人 10.悉如外人 11.黄发垂髫 12. 黄发垂髫 二翻译句子。(10分)1.复行数十

3、步,豁然开朗。2.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 古今异义。(4分)彷佛若有光 古义: 今义: 阡陌交通 古义: 今义: 4 问答题。(3分)1.作者是从哪三方面描写桃花源的?自然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平;人们生活幸福。推荐精选桃花源记检测试卷(三) (满分:40分)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

4、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解释加点的词语。(12分)1.乃大惊 2.具答之 3.便要还家 4.设酒杀鸡作食 5.咸来问讯 6.咸来问讯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8.皆叹惋 9.乃不知有汉 10.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11.此中人语云 12。不足为外人道也 二翻译句子。(12分)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2.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3.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5.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6.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推荐精选3 古今异义(6分)妻子:古义: 今义: 绝境:古义: 今

5、义: 无论:古义: 今义: 4 问答题(10分)1.(2分)表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什么?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2.(2分)桃花源人为什么说“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他们害怕世人知道后,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3.(2分)“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三句,表明桃源中人有怎样的社会风尚?热情好客,和睦融洽,民风淳朴。4.(2分)“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联系全文,说说桃源人为什麽“叹惋”?答:为桃花源外的社会如此动乱、黑暗而叹惋; 为桃花源外的人过着如此痛苦的

6、生活而叹惋。5.(2分)桃源中人“与外人间隔”的原因是什麽?答: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推荐精选 桃花源记检测试卷(四) (满分:50分)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一解释加点的词语。(12分) 1.既出 2.得其船 3.便扶向路 4.便扶向路 5. 处处志之 6.及郡下 7.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8.寻向所志 9.诣太守 10.欣然规往 11. 未果 12. 后遂无问津者 二翻译句子。(10分)1.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7、2.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3.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4.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5.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三. 一词多义(12分) 1.处处志之: 寻向所志 2.武陵人捕鱼为业: 不足为外人道也 3.寻向所志 寻病终 4.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推荐精选5.闻有此人 具言所闻 6.便舍船 屋舍俨然 四问答题(16分)1.(3分)文章以什么为线索?故事情节可分为那几部分?以渔人行踪为线索。发现桃林、进入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2.(3分)桃花源这个地方是否存在?从哪些地方可以找到依据吧?不存在,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8、。3.(3分)本文虚构了一个宁静安乐的世外桃源,寄托了怎样的一种社会理想?寄托了作者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平等的美好生活、和平社会的向往之情。4.(3分)请写出出自本课的成语 豁然开朗 无人问津 怡然自乐 世外桃源 落英缤纷 鸡犬相闻 黄发垂髫5. (2分)用自己的话写出文中桃花源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特点?答:自然环境:土地肥沃、环境优美、资源丰富。社会环境:社会安定、没有战乱、平等祥和。6.(2分)文章最后写到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的目的是什麽?写太守与刘子骥先后探访未果情形的作用?答:目的:使桃花源增添神秘感,让人觉得桃花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作用:增添神秘色彩;暗示这是一个虚构的无法实现的理想世界。7. (3分)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