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57825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人教版-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7届 人教版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共同点是()A都可以从低浓度到高浓度一边B都需要供给ATPC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D既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又需要消耗能量解析:选C红细胞吸收无机盐和葡萄糖的方式分别是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和协助扩散都需要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参与。主动运输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往高浓度一侧,且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消耗ATP;协助扩散将物质从高浓度一侧运往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不消耗能量。2.右图所示,在漏斗中加入的蔗糖溶液与蒸馏水液面齐平,一段时间后,待漏斗内液面不再变化时,再向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下

2、列坐标曲线中能正确反映整个实验过程中,漏斗内外溶液的液面高度差变化的是()解析:选C实验开始时,漏斗中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烧杯中蒸馏水的浓度,烧杯中的水分向漏斗中渗透较多,漏斗液面升高。一段时间后,加入蔗糖酶,蔗糖水解成葡萄糖和果糖,引起漏斗中溶液浓度进一步升高,漏斗液面继续升高。由于半透膜允许单糖分子通过,漏斗中的葡萄糖分子和果糖分子进入烧杯中,漏斗中的溶液浓度下降,漏斗液面随之下降;因蔗糖酶不能通过半透膜,最终漏斗中溶液和外界溶液维持着一定的液面高度差。3(2016·泰安质检)下图A为两个渗透装置,溶液a、b为不同浓度的同种溶液,且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图B为显微镜下观察

3、到的某植物表皮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A中装置2的液面一段时间后会高于装置1的液面B图B中的、相当于图A中的C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此时应及时灌溉推荐精选D图B中的与图A中的通透性不同解析:选B根据题干“a溶液浓度b溶液浓度,c为清水”可推断一段时间后装置2的液面高于装置1的液面;图B细胞中含有大液泡,因此可以构成渗透系统,其中原生质层相当于图A中的半透膜,图B中为细胞膜,为液泡膜,以及两者之间的细胞质即共同构成原生质层;若图B所示为某农作物根毛细胞,上述图中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应及时灌溉;图B中的的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图A中的则没有选择透过性,只要微粒大小小于膜上的孔均可以通过。

4、4.右图表示物质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示意图。其中、的个数代表分子(离子)的浓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形式进入此细胞,需要消耗ATPB葡萄糖被运出此细胞的速率受O2浓度的影响C钠离子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此细胞,不需要消耗ATPD人体的体温发生变化时会影响钠离子进入细胞的速率解析:选B由图可知,葡萄糖逆浓度梯度进入小肠上皮细胞,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需消耗ATP;葡萄糖运出细胞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受O2浓度影响;钠离子顺浓度梯度进入此细胞,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运输方式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细胞膜的流动性受温度影响。5(2016·

5、;房山一模)受体介导的胞吞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胞吞作用,主要用于摄取特殊的生物大分子,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过程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B该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Na、K等无机盐离子也可通过此方式运输D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存在细胞识别并需要内部供能解析:选C胞吞与胞吐均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胞吞与胞吐过程不能体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Na、K等无机盐离子不能以此方式运输;受体介导的胞吞过程消耗能量,且依赖细胞识别来实现。6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做“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时,在老师的帮助下,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验,实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推荐精选实验组5分钟的现象再过

6、5分钟滴加清水5分钟0.3 g·mL1蔗糖溶液x无变化质壁分离复原0.5 g·mL1蔗糖溶液质壁分离y无变化1 mol·L1KNO3溶液质壁分离质壁分离复原z1 mol·L1醋酸溶液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细胞大小无变化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是()Ax为质壁分离,因为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By为质壁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Cz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逐渐变浅D组细胞大小无变化是因为细胞渗透吸水量等于失水量解析:选D由于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所以植物细胞在一定浓度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但如果蔗糖溶液浓度过高(如0.5 g·m

7、L1),可能导致植物细胞失水过多死亡;在1 mol·L1 KNO3溶液中,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来细胞吸收K和NO使细胞液浓度升高而发生自动复原,再滴加清水,细胞会吸水,体积稍增大;在1 mol·L1醋酸溶液中,植物细胞会死亡。7.右图为细胞吸水力随质壁分离程度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力应逐渐升高B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负相关C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就没有吸水力D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解析:选D据图可知,细胞吸水力与质壁分离程度呈正相关;而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与质壁分离相反,因此在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

8、力应逐渐降低;细胞的吸水能力取决于其细胞液浓度高低,即便不发生质壁分离,细胞液也是有一定浓度的;如果增大外界溶液的浓度,则细胞的失水程度增大,质壁分离程度可能更高。8(2016·衡水三模)下图甲中曲线a、b表示物质跨(穿)膜运输的两种方式,图乙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推荐精选A甲图中a表示自由扩散,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B甲图中b曲线达到最大转运速率后的限制因素可能是载体蛋白的数量C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D乙图中的胞吐和胞吞过程都需要消耗ATP解析:选C由甲图可知:a表示物质的转运速率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

9、,此种运输方式属于自由扩散,b曲线物质的转运速率随被转运分子浓度的增加而加快,随后转运速率达到最大,可见b表示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此时限制转运速率继续增大的因素可能是载体的数量,乙图中的胞吞和胞吐过程需要消耗ATP,这两个过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具有流动性。9(2016·江西十三校联考)下图表示动物某组织细胞膜转运部分物质示意图,与图中信息不相符的是()A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胞内BNa既可顺浓度梯度运输也可逆浓度梯度运输C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直接驱动力不是ATPD图示中葡萄糖跨膜运输的方式与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相同解析:选D根据图示分析,甲侧Na浓度高于乙侧,所以甲侧为细胞外,乙侧为细

10、胞内;从图中可以看出,Na可以顺浓度梯度进行被动运输,也可以逆浓度梯度进行主动运输;图示中葡萄糖的运输没有ATP参与,是协助扩散,例如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细胞吸收甘油的方式是自由扩散。10将若干生理状况基本相同,长度为3 cm的鲜萝卜条分为四组,分别置于三种浓度相同的溶液(实验组)和清水(对照组)中,测量每组萝卜条的平均长度,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推荐精选A对照组中萝卜条长度增加较少的原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B实验说明萝卜细胞膜上运载甘油的载体蛋白比葡萄糖载体数量多C蔗糖溶液中的萝卜条不能恢复原长度是因为细胞不吸收蔗糖D实验结束后,实验组中的萝卜条的细胞液浓度都比实验前大解析

11、:选B植物细胞壁的伸缩性较小,导致对照组萝卜条吸水后增加的长度较少;甘油进入植物细胞的方式为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由于蔗糖是二糖,不能进入植物细胞,因此当细胞失水达到平衡后,萝卜条的长度不变;甘油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方式进入细胞,而实验前后细胞大小几乎不变,故这两组细胞液浓度比实验前增大,而蔗糖溶液中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从而导致细胞液浓度增大。11人体不同组织细胞膜上分布有葡萄糖转运体家族(简称G,包括G1、G2、G3、G4等多种转运体),下图是人体两种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情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葡萄糖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两种细胞B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2高C细

12、胞膜缺少G蛋白可能导致高血糖D不同组织细胞膜上的G蛋白种类和数量不同是细胞分化的具体体现解析:选A据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据图可知,G1曲线在G2曲线上方,说明G1与葡萄糖的亲和力比G2高;若细胞膜上没有运输葡萄糖的G蛋白,则血浆中的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中,从而使血糖升高;不同细胞膜上G蛋白的种类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12一定浓度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某生物兴趣小组分别用不同浓度的酒精对生长状况相同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进行1个单位时间、2个单位时间、3个单位时间的处理,并计算出发生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推荐精选A本实验的实

13、验原理是一定浓度的酒精对细胞有毒害作用,根据是否发生质壁分离判断细胞的死活B浸泡3个单位时间导致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全部死亡的最低酒精浓度为15%C发生质壁分离的外因是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细胞膜的伸缩性D本实验表明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对酒精的耐受能力不同解析:选C一定浓度的酒精对植物细胞有毒害作用,可以通过观察细胞是否发生质壁分离来判断植物细胞的死活;酒精浓度为15%时,浸泡3个单位时间的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无质壁分离发生,说明此时细胞全部死亡;质壁分离发生的内因是洋葱紫色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体的伸缩性;相同处理时间,随着酒精浓度的增大,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逐渐减少,逐渐

14、减少的过程说明有的细胞耐受酒精的能力强,有的耐受能力差。二、非选择题(共52分)13(18分)取某植物的少量根尖组织,滴加清水制成临时装片如下图A,以此研究植物细胞的一些生命活动,整个实验过程保证细胞始终为生活状态。据图回答:(1)用一定浓度的X溶液处理临时装片A,得到如图C所示的结果,据图判断物质X进入细胞的方式应该为_。(2)据图C推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图B所示细胞发生的形态变化是_,发生这些变化的条件为:植物细胞的_相当于一层半透膜,_之间存在浓度差。(3)为了更好地观察植物细胞失水和吸水过程,通常选择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为材料,原因是_。解析:(1)由图C可知,实验之初细胞内物质X的浓度

15、小于细胞外,随着时间的延长,细胞内物质X的浓度大于细胞外,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2)据图C推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图B所示细胞先是由于细胞内物质X的浓度小于细胞外,细胞发生渗透失水出现质壁分离,随着时间的延长,由于主动运输使细胞内物质X的浓度大于细胞外,导致细胞发生渗透吸水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有半透膜,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二是细胞液与细胞外界溶液之间存在浓度差。(3)由于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故通常选择紫色洋葱表皮细胞作为材料。推荐精选答案:(1)主动运输(2)先质壁分离,然后质壁分离自动

16、复原原生质层细胞液与细胞外界溶液(3)洋葱表皮细胞有紫色的大液泡,便于观察14(18分)(2016·日照模拟)正常细胞内K浓度约为细胞外的30倍,细胞外Na浓度约为细胞内的12倍。当细胞内外的Na浓度差、K浓度差减小时,细胞膜上的Na/K­ATP酶发挥作用,这种酶可以通过水解ATP,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将细胞外的K移入膜内。如下图1所示:(1)膜内外Na具有浓度差,与膜的_性有关。Na/K­ATP酶将细胞内的Na移出膜外的跨膜运输方式是_。(2)在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的_发生改变,有利于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3)比较图2和图3,当

17、Na和K_浓度差流过Na/K­ATP酶时,将ADP合成ATP,说明进行ATP合成或分解的反应条件取决于_。(4)生物膜系统的_作用及能量是维系细胞有序性的基础,线粒体内膜上主要完成类似图_(填编号)的过程。解析:(1)由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功能特性,使得膜内外的物质(如Na)存在浓度差。根据题干中信息可知,Na运出细胞是逆浓度梯度进行的,而且需要消耗能量,故为主动运输。(2)由图示可知,在运输Na和K的过程中,Na/K­ATP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利于离子的结合与分离。(3)由题图2中可见,Na和K顺浓度差流过Na/K­ATP酶时,将ADP合成ATP,

18、由题图3中可见,当Na和K逆浓度差流过Na/K­ATP酶时,生成ADP;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离子的流动方向决定了是将ADP合成ATP还是将ATP水解生成ADP。(4)生物膜系统的分隔作用及能量可以维系细胞有序高效地进行各项生命活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是ATP的合成,故其内膜上主要完成类似图2的过程。推荐精选答案:(1)选择透过主动运输(2)空间结构(3)顺离子浓度差(或离子流动方向)(4)分隔215(16分)红细胞破裂后,血红蛋白逸出称为溶血。科研人员分别将人的红细胞置于蒸馏水和其他几种等渗溶液中,测定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得到如下结果:编号1234567溶

19、液蒸馏水氯化铵NH4Cl醋酸铵HN4C2H3O2草酸铵(NH4)2C2O4甘油乙醇丙酮溶血时间(min)1.009.677.655.227.172.041.65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本实验通过测定人的红细胞溶血所需的时间来估计细胞膜对各种物质_性的大小。(2)由实验结果可知,甘油、乙醇、丙酮扩散进入红细胞的速度大小关系为_。氯化铵的相对分子质量要小于甘油、乙醇、丙酮,但红细胞在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血时间却明显长于这三种溶液,这说明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更容易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第2、3、4组实验中阴离子的通透速率与阴离子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呈_(填“正”或“负”)相关。解析:红细胞在不同物质溶液中溶血的原因是溶质会进入红细胞,增大红细胞内的浓度,进而使其吸水涨破,溶血速度越快,说明物质穿膜速率越快。答案:(1)通透(2)丙酮>乙醇>甘油非极性正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推荐精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