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58278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明园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iJIVE精品资料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题目:关于圆明园遗迹的保护及历史文化调查报告姓名:班级:专业:时间:2013年8月关于圆明园遗迹的保护及历史文化调查报告【摘要】圆明园遗址是北京市4A级景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圆明园经过清朝五位 皇帝150多年的苦心经营,是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之一,位于北京 市西郊。在I860年和1900年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火烧抢掠以后, 圆明园成为一片废墟,也就是现在的圆明园遗址,后来经过国家的精 心保护和部分复建,圆明园遗址被建成圆明园遗址公园,并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对公众开放。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迅速发 展,

2、圆明园的游客数量也在日益增长,但是国人的精神却是空虚的, 民族的屈辱被遗忘,遗址公园里的部分遗址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 专家和公众的意思是圆明园不应该被复建, 但是怎样的圆明园才是公 众心目中的中华第一园,才能将历史文化与园林艺术,将爱国主义教 育与文化遗址保护平衡起来?带着一系列问题, 我们一行三人利用暑 假时间进行志愿活动,并针对圆明园和颐和园的部分游客进行了随机 问卷调查。一、调查的基本内容调查时间:2013年8月10日至2013年8月15日调查地点:北京西郊圆明园、颐和园调查对象:景区游客、部分工作人员调查方法:调查问卷、交流谈话及实地考察调查人:二、调查报告很长一段时间名人故里被炒作

3、、争抢,文化遗址也被带动的火了 起来,于是各地的旅游业也被带动起来,但是在这些红红火火的背后, 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程度如何?游客对景区历史文化的了解程度如 何?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旅游业的兴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造成了怎样 的冲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北京西郊圆明园遗址公园和颐和园的 游客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圆明园遗址公园:2013年8月10日上午9点,我们准时到达 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始了我们的志愿活动和调查问卷。 主要调查内 容是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游客对历史文化的认识,调查对象是来景区旅 游的游客,调查实际发放调查问卷 100张,回收有效问卷87张,回 收率87%。经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一

4、些结论,希望对 圆明园遗址公园在文化保护和对游客的爱国教育方面有所帮助。1、闻名而来,却对文化背景知之甚少从“游客旅游目的”这一项来看,50.2%的游客选择了 “观光旅游、 欣赏荷花”这一项,21.7%的游客选择了 “摄影拍照”选择“考察研究” 和“学习、了解历史文化”的加起来只有28%不到。而且大多数游客来 圆明园是因为圆明园门票价格便宜、交通便利以及经常举办一些相亲 活动、歌唱比赛等,他们来此也多是根据旅游团的安排。尽管圆明园 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是对圆明园过去那 段历史清楚了解的游客却很少,特别是很多青少年以及一些受教育程 度较低的游客经常误以为,圆明园是八国联军

5、火烧抢掠的,是清朝末 代皇帝修建的,这些历史知识都是错误的,他们对圆明园的概念很模 糊。由此可见,圆明园在文化传承与文化保护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好, 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古迹,一座与金字塔、巴特农神庙、古罗马斗兽场 齐名的世界园林,现在所起的作用、所体现的价值却仅仅是供大家避 暑降温、游玩赏花,令人叹息。2、现代艺术及相关活动对文化遗产造成冲击圆明园占地面积5200余亩,其中水域面积2100余亩,建筑面 积逾16万平方米。经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火烧抢掠,圆明园已被破 坏的不成样子。曾有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多数人不赞成复建圆明园, 原因就是要让国人记住这一段屈辱史,发奋图强,自力更生。但是为 了文化遗产的保

6、护和传承,国家、政府还是对圆明园进行了部分复建, 对被焚烧的主要部分予以保留,以警世人。但是在复建和另外修建的 一些部分有些不伦不类,很难体现出圆明园皇家园林、世界园林的艺 术特点。在我们所做的调查问卷中,有57.4%的人认为圆明园作为重 点文物保护对象,过多的举办相亲、歌唱等活动赛事,在这里很难感 受到文化古迹的气息,他们认为圆明园的利用已远远凌驾于保护之 上,应该做到保护大于利用;也有29.1%的人认为保护应该与利用并 重。可见大多数人认为,国家政府以及管理处对圆明园的保护力度不 够,过多的赛事活动以及不协调的现代建筑艺术对这一文化遗产造成 了冲击。3、旅游管理需要加强调查结果显示,游客对

7、圆明园里大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 书籍遗产的保护还是比较满意的,选择好和较好的有74.7%,而选择 差和较差的仅有11.3%,但我们在深入调查以及与游客的交谈中发 现,有些游客对圆明园里某些建筑,特别是遗址、古迹的保护感到不 是很满意,有些古迹处在露天场所下遭受日晒雨淋, 有些遗址已经明 令静止游客接触,但仍有部分游客触摸拍照,这些都对遗址保护造成 了或多或少的不便,由于北京空气质量较差,虽然降雨量小,但仍对 露天古迹造成不小的腐蚀,游客希望在保持遗址古迹仍然露天的情况 下做好技术层面的保护。另外也有游客反应,圆明园每天接待的游客 数量过于庞大,导致感觉不方便旅游,已经完全感受不到一处皇家

8、园 林该有的氛围。圆明园里的荷花是吸引很多游客前来旅游的因素,但是在经过调查之后我们发现,有六成以上的游客认为管理处对荷花的保护不力, 从我们拍摄的照片里也能看出一二, 确实是“万绿丛中没有那一点红”, 许多荷花和接了莲子的莲蓬都被“热心”的游客摘了去,特别是在他们 坐船旅游的时候。另有游客反应,圆明园的工作人员以及部分志愿者 的服务态度不是很好,其中27.9%的游客认为志愿者的服务不太好, 我认为27.9%这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比例,所以圆明园的工作人员应该 更加耐心、有礼、客气,管理处的工作人员在选拔志愿者时更应该严 格挑选,或者进行简短的、相应的培训,以免给游客造成不好的影响。三、总结圆明园

9、(包括颐和园)是先祖给我们留下的瑰宝,更是外国列强 留给我们的名族耻辱,它既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世界文化遗产的瑰宝, 也是醒世省人的标志,我们在发展旅游业、拉动地方经济的的同时, 一定要本着“保护、教育第一,参观游览次之”的原则,做到文化保护 与经济发展并重,历史教育与旅游兴旺兼具。我们在开发文化遗产价值的过程中,更应该重视对圆明园更深层 次文化内涵的保护,应该对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教育指导,让 游客在感叹前人天马星空,鬼斧神工的创作才能的同时,也能被圆明 园深厚的文化底蕴所感染,做到勿忘国耻,一代更比一代强。政府在加强旅游管理和文化保护的同时, 也应该加强对景点、景 区文化背景的宣传,让游客不仅领略到景区风光的美丽,更应该充实、 饱满干涸的心灵,还应该专门针对游客做好景区保护的宣传, 对破坏 景区设施和文化遗产的游客进行思想教育和严厉的处罚。我们应该齐 心协力关注名族文化,传承名族文化,保护名族文化,让国人认识到 祖国大好河山的魅力所在!Welcome To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