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72102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1活动目标:1、认识椭圆形,掌握椭圆形的名称。2 、能够分辨出椭圆形物品。3、分辨椭圆形的基础上能够勾画出图形。4、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5、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1、熊猫大图一张、习题图人手一张2、黑色水彩笔、铅笔、三角形,圆形、各种椭圆形物品图及物品3、软(铅)丝活动重点:认识掌握椭圆形。活动难点:能分辨椭圆形物体。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1、变魔术引出椭圆形“小朋友,你们猜猜今天张老师又带来了什么?百变丝它非常厉害,快来看看!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形状?(圆形)在变变变,使百变丝变成椭圆形,问现在是什么图?小结:长长的圆、扁扁的圆。我们

2、都叫它椭圆形。二基本部分2 交流观察复习图形(1)教师依次出示其他图形,让幼儿说出是什么形状?(我们学过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这个是椭圆形)(2)观察椭圆形图片。(3)在相同的筐子力找到相同的物品。游戏给图形宝宝找家(依次出示各图形的箱子)把筐中椭圆形的纸卡送回家放入箱内。教师做确认。3、画一画(1)再一堆物品中找出椭圆形并划横线(铅笔)(2)教师巡回指导(3)画熊猫(自己做)你们知道这是什么?你们看看跟电视中有什么不一样?(没涂色)熊猫那些地方时椭圆形?请吧椭圆形部分涂黑。三 结束部分延伸:和圆形比较。教学反思: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

3、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这节活动我们班小朋友很配合我,整个活动氛围都很不错、设计的环节也在一环紧凑一环、我觉得在教具上准备充分对于正堂活动的推动很大作用、看着孩子在观察探索中摸出规律我很高兴、孩子们自身也在其中去认知、感知。其实准备东西倒不

4、难,最难得莫过于去引导孩子、让孩子跟你的流程走、我每次就会害怕去提问、害怕出错、有点可笑了、还好这节活动很顺利、我才舒口气、我是很想改变下自己有些教学方法。这节活动除了这样上还可以用其它方法去进行可以制作今天学的图型、让孩子在班中找图形等等········我在教学上还得要继续积累更多的经验。让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成熟。小百科:椭圆是圆锥曲线的一种,即圆锥与平面的截线。椭圆的周长等于特定的正弦曲线在一个周期内的长度。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2活动目标: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2、引导幼儿分辨出椭圆形的物品。

5、3、引导幼儿区分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之处。活动准备:1、圆形、椭圆形各一个2、纸条一根。3、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4、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5、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xx”6、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活动过程:1、集体活动,教师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1)教师出示椭圆形,小朋友请看看它是不是圆形呢?(2)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3)我们一起来比一比。教师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4)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5)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

6、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2、教师带领幼儿小结椭圆形的特征。(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2)说一说我们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3)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呢?3、小组活动(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xx”(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4)、活动评价教师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点评进行鼓励。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3【活动目标】1、能说出椭圆形的名称,运用多

7、种方法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2、能从生活中找出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师幼共同收集生活中各种的图形实物。物质准备:贴有各种图形的展板、教学课件、人手一份圆形与椭圆形卡片、一根小吸管、夹板。【活动过程】一、以参观“图形王国”的形式,复习已学过的图形。师:今天我们来到图形王国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都有什么图形?二、说出椭圆形的名称,初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师:图形王国里又来了一位新朋友,看!这是什么图形?(椭圆形)它像什么?我们还请来了它的好朋友圆形,请小朋友用手摸一摸圆形和椭圆形的边,说说你发现了什么?三、通过操作比较,进一步感知椭圆形的特征。1、通过两图形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

8、圆形比圆形扁。师:小朋友把圆形和椭圆形卡片重叠在一起,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幼儿操作比较,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2、通过测量圆形和椭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发现圆形两条中心线折痕一样长,椭圆形两条中心线折痕不一样长。(1)师:我们用吸管测量椭圆形和圆形的红色折痕和黑色折痕,发现了什么?教师提出测量要求:先测量圆形的红线和黑线,再测量椭圆形。(2)幼儿动手操作,教师个别指导。(3)操作后提问:你在测量圆形和椭圆形折痕中,发现了什么?(4)教师小结: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都是一样长;椭圆形的两条中心线折痕不一样长(一条折痕长、一条折痕短)。总结椭圆形的主要特征:没有角、只有边,弧线围成鸭蛋圈,圆圆扁扁的

9、。四、寻找生活中的椭圆形,巩固椭圆形的特征。1、从课件中找出像椭圆形的物体。师:小红家里也藏着很多像椭圆形的物体,我们来找找!2、从各种生活实物中找出像椭圆形的物体。师:请小朋友找找桌面上“哪个东西的什么地方像椭圆形”,找到后跟同伴和客人老师说一说。师:我们到教室外面继续找找还有哪些东西像椭圆形吧!【活动延伸】1、区域活动:数学区:找椭圆形(提供几何圆形装饰卡,让幼儿找出椭圆形,并进行装饰涂色)美工区:椭圆形添画(提供椭圆形的基本图案,让幼儿自由添画)益智区:图形棋(投放图形棋,让幼儿通过下图形棋熟悉各种图形)2、家庭活动:回家继续寻找生活中像椭圆形的物品。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4设计意图数学

10、是抽象性,思维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游戏是幼儿学习的最好方法。将教学目标和内容巧妙地融入其中,大胆尝试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操作,进一步认识椭圆形,培养幼儿扩散思维。活动目标1.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2.乐于参与椭圆形的探究活动。3.能在与圆形的比较重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重点难点重点: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难点:能在与圆形的比较中学会正确感知椭圆形。活动准备1各种椭圆形物品若干。(如:椭圆形的盘子、镜子、饼干、哈密瓜、红枣等)2.幼儿用书。3.教师演示用具:可以从圆形变成椭圆形的细铁圈,圆形与椭圆形的图片。4.幼儿学具:地板上画的有圆心的圆形和椭圆形,幼儿测量长度的绳子。活动过

11、程(一)导入部分1.观察感知椭圆形。教师把圆形变成椭圆形,幼儿观察由圆形变成椭圆形的过程。2指导幼儿观察认识椭圆形的形状特征。(二)展开部分1.操作、比较,展开讨论,找出椭圆形的特征。(1)教师:“小朋友,刚才老师用圆形慢慢地变出了椭圆形,那么圆形和形一样吗?到底哪儿不一样呢?下面,小朋友自己来测量比较一下,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2)教师指导幼儿用绳子测量地板上的圆形与椭圆形。由于幼儿有测量圆形的经验,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幼儿通过测量,得出椭圆形的特征。(3)指导幼儿讲讲自己的发现:圆形边上任意一点到圆心的距离是相等的,而椭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是不同的,从而知道圆形是正圆,椭圆形是圆。(4

12、)教师进行小结,出示圆形和椭圆形图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从圆心到边上的距离,从而证实幼儿的发现是正确的。2实践应用,观察寻找并介绍生活中的椭圆形物体。(1)教师:“小朋友,刚才我们认识了椭圆形,知道了椭圆形的特征。现在,我们来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找到了之后,用你的小手摸一摸它的边缘,感知一下椭圆形,然后把椭圆形的东西放到前面的椭圆形的筐子里。”(2)数师组织幼儿到教室的各处找椭圆形物品。3教师组织幼儿检查椭圆形筐子里的物品是否正确,并进行总结。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圆形的东西,请你仔细想想,还见到过哪些椭圆形的东西(三)结束部分完成幼儿用书中的圆形派对“练习教师:“

13、请小明友将图中的椭圆形圈出来。”四、活动延伸幼儿创意活动“圆形变变变”。教师提供画有椭圆形的纸张,水彩笔、彩纸、胶棒等材料,幼儿通过粘贴、添画等方式制作图形创意画活动总结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认识了椭圆形,了解椭圆形的主要特点,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见到的类似椭圆形的物体。孩子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对椭圆形的认识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5活动目标:1、认识椭圆形,根据生活经验尝试找一找日常生活中椭圆形的物体。2、通过对圆形和椭圆形进行比较,探索椭圆形的基本特征。3、能积极地参与操作活动。活动准备:1、教具:椭圆形和圆形彩色纸片各一张。2、学具:幼儿人手两张圆形、椭圆形纸。幼儿用书地18页,1

14、9页,彩色笔若干,各种几何图形以及胶棒。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认识椭圆形。教师分别出示圆形和椭圆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他们有什么不一样?启发幼儿观察比较这两个图形,并将圆形和椭圆形纸片重叠起来进行比较,让幼儿主动地探索发现圆形和椭圆形的不同之处。2、在幼儿探索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幼儿分别对圆形和椭圆形进行上下对折和左右,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的两条折印一样长;而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也可让幼儿将椭圆形和圆形纸片折一折,比一比,再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探索圆形和椭圆形的特征。3、教师小结:圆形无论图和对折多一样长,椭圆形则不一样长,并且,圆形无论怎么折都可以重合,而椭圆形只有

15、上下折和左右折可以重合。4、启发幼儿想一想,找一找,在家里、在幼儿园、在其他地方,哪些地方像椭圆形。二、操作活动。1、观察蝴蝶和花,说说:他们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这些图形有什么?引导幼儿按标记记录图形的数量。2、引导幼儿观察数字和圆点的数量,启发幼儿添画圆点,使点子和数字一样多。3、观察画面,说说:画面上有什么?是由哪些形状组成的?启发幼儿找出椭圆形,并给椭圆形涂上喜欢的颜色。4、启发幼儿用各种几何图形拼图,并贴在方框中。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6活动名称:认识椭圆形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活动准备: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

16、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认识椭圆形。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椭圆形两

17、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二、小组活动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7活动目标:认识椭圆形,感知椭圆形的基本特征。活动准备:教具: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学具:人手同等大小的圆形、椭圆形各一个,纸条一根(与圆形的直径等长);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第三、四组,给最多的圆点打"*"第五、六组:看符号

18、填圆点。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1、认识椭圆形。出示椭圆形,"它是不是圆形呢?"(不是)"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不是圆形的呢?""我们一起来比一比。"(引导幼儿将前面的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进行比较,证实椭圆形比圆形长。)"那么这个图形叫什么名字呢?"(椭圆形)"椭圆形除了比圆形长以外,还有哪里和圆形不一样呢?"(引导幼儿先将圆形左右对折再上下对折,并用纸条测量两次的折印,验证圆形两条折印一样长;然后再引导幼儿将椭圆形上下对折,再次测量折印,验证椭圆形的折印不一样长。2、小结椭圆形的特征。"椭圆

19、形两头比圆形长,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3、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你在家里、幼儿园里还看到哪些东西像椭圆形?"二、小组活动1、第一、二组,给椭圆形涂色。"把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第三、四组,给最多的点子打"*"3、第五、六组,看符号填圆点。三、活动评价展示个别幼儿给椭圆形涂色的作业。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8活动目标1.初步认识椭圆形。2.能够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活动准备材料准备:PPT、熊妈妈、熊

20、妹妹、椭圆形的镜子图片、圆形、操作册活动过程1.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活动。引导语:“有一天,熊妈妈和熊妹妹一起去逛街。它们看到一家店里挂了好多的镜子,就走了进去。熊妹妹拉着熊妈妈走到一面镜子前问:“妈妈,这面镜子真奇怪!”2.引导幼儿认识椭圆形的基本特征。(1)出示椭圆形的镜子图片,请幼儿自由发挥。(2)出示圆形,让幼儿感知椭圆形和圆形不一样的地方。3.小结椭圆形的特征,重点引导幼儿能用语言表达椭圆形的基本特征。(1)椭圆形两头比圆形长。(2)上下对折和左右对折出来的折印不一样长。4.引导幼儿说出日常生活中类似椭圆形的物体。5.分发操作册,幼儿探索操作:(1)引导按照颜色进行分类。(2)引导幼儿

21、按照大小进行排序。(3)以游戏的形式帮助幼儿进一步认识椭圆形。6.幼儿操作,老师巡视指导并重点指导能力较弱的幼儿动手操作。7、老师对本次活动的操作情况进行评价。教学反思: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

22、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中班数学认识椭圆形教案9活动目标:1、初步感知认识椭圆形,能将椭圆形与其它图形进行区分。2、能够让幼儿找到与椭圆形相似的物体。3、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活动准备:音乐认识椭圆形,红色、黄色椭圆形若干个、各种颜色的图形若干、小组操作图、椭圆形和圆形卡片每人一份。活动过程:一、初步感知:今天我们去参观“图形游乐园”,路上要经过很多的图形,我们一边走一边读出它们的名字吧。幼儿听音乐一边走一边复习已认识的图形。1、引导幼儿观察“图形游乐园”里有什么图形?2、找一找“图形游乐园”里来了什么样的新朋友?3、猜一猜新朋友叫什

23、么?跟读“椭圆形”4、点击“环球动漫城”图标,幼儿欣赏动画。“我们刚才听到的儿歌名字叫“认识椭圆形”,今天有三个小伙伴被带入了椭圆形王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二、认知理解:1、教师提问:魔镜是什么形状的呢?他们踩着什么样的图形来到巧克力喷泉边?2、视觉感知椭圆形:出示椭圆形,引导幼儿观察其边缘。(光滑没有棱角)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椭圆形教具,这些都是椭圆形。3、视觉辨别椭圆形:出示圆形和椭圆形,通过重叠比较的方法发现椭圆形比圆形扁,呼啦圈演示。通过比较椭圆形和圆形的两条中心线不一样长。出示所有大小、颜色不同的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请幼儿从中找出椭圆形。并验证。三、操作体验:1

24、、第一组幼儿给椭圆形涂色:将椭圆形找出来、涂上同一种颜色。2、完成迪多游戏乐园第21页游戏。四、经验迁移:寻找生活中见过的哪些东西是椭圆形的如:椭圆形的鸡蛋、镜子、包装盒、饼干等。“我们去外面看看有没有椭圆形的东西好吗?跟客人教师再见!”随音乐退场。教学反思:这节认识椭圆形的活动课结束了、觉得孩子还是学会了至少目标是达到了。我的这节活动是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中去学习认识图形、我还是在课前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本班孩子的特点来安排的,我们班幼儿很活泼所以不能用太沉闷的教学模式来上、我是想让孩子在动静交替的模式中去学习去探索。这节活动整个设计流程不错、就是在对孩子提问上有点差错、老是提问的不够准确。有的问题太过成人化了、这是我不足的地方。还有上课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老师把握程度不够。这是我应该注意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