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流通借阅服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90191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8.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图书馆流通借阅服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图书馆流通借阅服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图书馆流通借阅服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论图书馆流通借阅服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论图书馆流通借阅服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图书馆流通借阅服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图书馆流通借阅服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论图书馆流通借阅服务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论文导读: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服务,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是读者服务工作的前沿阵地,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要加强流通部工作人员与读者的相互沟通,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了解图书馆流通借阅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使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一座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的桥梁,图书馆员加强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文献信息服务,真正做到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关键词:流通借阅,服务质量,提升 图书馆工作的核心内容是服务,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是读者

2、服务工作的前沿阵地,服务工作的好坏直接体现了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管理水平和整体形象。“一切为了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宗旨。而在高职院校图书馆,部分读者的不良行为和对图书馆的无知造成图书馆问题频繁出现。影响阅读环境,部分图书损毁丢失不仅是导致馆藏质量和数量的下降,还影响了读者的阅读和学校教学考研工作的正常进行。由此可见,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规范的借阅行为、杜绝藏书损毁、防止藏书丢失,已成为高校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图书馆流通部借阅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措施。1.读者服务工作中的常见问题1.1有些读者素质较差个别读者认为流通部工作人员从事的是简单的体力

3、劳动,对工作人员缺乏应有的尊重。不遵守借阅制度,不主动了解图书馆书库分类排架的知识及有关规章制度,在书架上随意抽取图书,乱插滥放,以致图书乱架、错架现象严重;严重影响了图书的正常流通,加重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严重影响了图书馆为读者服务的质量。还有读者抱着侥幸心理,虚荣心理,垄断心理,乘机浑水摸鱼,不办理任何手续趁工作人员忙时将图书带出,造成图书馆藏书的流失。1.2代借现象屡见不鲜尽管图书馆已明确规定不准代借,但这种现象在流通部却是屡见不鲜,有的读者自己的借书证忘带或已借满而拿其他同学的(捡到的或是拿同学的借书证等)。这些读者利用工作人员忙碌时将图书借出,致使真正持证的同学受到超期或加倍赔偿的处

4、罚,影响了图书馆正常的借阅秩序和图书馆的信誉。1.3不能正确使用代书板有的读者为了贪图方便,总是不能自觉使用代书板,随意将图书乱插滥放,致使图书乱架,影响流通。我馆规定:当读者从书架上取出图书时,必须将代书板插入所取图书的位置,若借阅所取图书,取出“代书板”和图书,到借阅台办理手续。1.4不爱惜图书损坏图书是流通部最常见的现象。论文参考。有些读者养成看书标注的习惯,当工作人员发现时,几乎每一位读者都会找各种理由为自己开脱。这种局面若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与读者的矛盾;但不按制度办,一本新书借不了几次就会面目全非。为了顾及读者的利益,同时考虑到图书馆的利益,我们的借阅台贴出通告:“借阅前请仔细检查

5、,发现书中有勾画、撕页、破损、浸水等请告诉工作人员加章为记,还书时发现问题由学生自己负责”。1.5超期不还我馆规定学生借阅图书期限是:I类是可以借阅30天,其他中文图书可以借阅60天,并可在到期之前在网上续借3次,每次续借可延长10天;教师借阅图书:I类可以借阅60天,其他中文图书可以借阅180个月,但不可续借。论文参考。但仍然有个别教师和学生以各种理由,长期占用图书,图书馆的图书成了他的私人用书,严重影响图书的正常流通。1.6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由于根深蒂固的“以书为本”意识,部分馆员还认为自己是图书的管理者,而不是服务者,习惯于“坐等”的被动服务,接待读者态度傲慢,读者“自助”选书,工作人

6、员懒于巡架,乱架现象比较严重。存在服务意识如此淡薄的工作人员,造成了信息服务的相对滞后,影响了图书馆的发展。2.解决措施2.1建立健全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图书流通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图书馆流通库规章制度的制定应遵循对多数读者有利的原则,有利于图书顺畅流通的原则,方便读者的原则。图书馆制定规章制度和借阅规则的目的是为了保护大多数读者的利益,这一点应该向读者做宣传。同时这些规章制度也是有利于加强图书馆馆员自身建设,更好的为广大读者服务。安装现代化监控设备,事先控制,防患于未燃。一方面起到威慑作用,使读者不敢违规;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防范,发现、制止读者的违规;同时还可以

7、作为证据,使违规读者心服口服,强化对其教育。完善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依法治馆。2.2加强读者教育工作。读者教育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在于提高读者文献利用能力。(1)新生入学时,要进行馆前教育,使读者了解和熟悉图书馆的资源,馆藏位置,检索技术,检索方法和图书馆规章制度,使读者尽快了解图书馆,进而更好地利用图书馆,提高他们对馆藏文献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认识,增强爱惜文献的意识。(2)引导正确使用“代书板”,在书库进出口设有醒目的宣传板 ,详细介绍“代书板”的使用方法,并以警示性语言告诫读者应规范自己。读者在进库时,应随手拿“代书板”,在翻书取书时,将“代书板”放在相应位置上,阅后

8、放回书架取出“代书板”,使用“代书板”方式管理,既减少了乱架现象,方便了读者,又减轻工作人员频繁整架的烦琐劳动。(3)在读者中广泛开展爱护图书的宣传活动,树立良好的社会公德意识,使读者了解图书馆并遵守图书馆的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召开读者座谈会、报告会、专题讨论会等形式来提高读者明辨是非和道德评判的能力,利用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宣扬和倡导文明行为。(4)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的课程,培养他们的检索意识、方法和技能,使其能迅速、准确地获得所需信息资料。(5)同时应建立严格的奖惩制度,对乱拿乱放,不使用“代书板”的读者 ,过期还书,等等给予一定的处罚。(6)开展图书上架比赛和找书比赛,促进读者形成

9、良好的借阅习惯。2.3提高流通部门馆员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流通部门不仅是图书馆最前沿的服务阵地,更是精神文明的窗口,它担负着为全院师生教学科研服务的重要使命。这就要求我们的流通工作人员不但要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高的业务素质,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要熟悉馆藏,博览群书,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文献都要有所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快速地解答读者的咨询,当好读者的向导,从而减少读者盲目找书所造成的乱架现象,节省读者的时间。流通人员知识结构的全面提高,还要靠工作实践中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积累,每一次咨询服务都是一次学习。流通工作人员除了解答读者的一般咨询外,还要适时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的读者需求,对文献进行

10、二次开发,指导和帮助用户准确、高效地获取和利用文献。论文参考。馆领导要重视流通部门的管理,全面提高图书馆人员的整体素质,以短期岗位培训、学术交流或考察访问、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工作人员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读者服务规律、信息加工知识和职业道德规范的培训,提高一线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建立学科馆员制度,让学科馆员直接与院系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将文献知识信息与读者需求有效地结合,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对各种知识和信息的需要。提高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敬业精神,加强巡库检查。管理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有强烈的图书馆意识和进取心,体现在工作中就是要求自己嘴勤,手勤,腿勤,只有勤走多看,多教育

11、,多示范,多指导,才能发现问题,减少问题。在保证流通工作有序进行的前提下,应每天及时准确地上架、整理 ,发现乱放错放的图书随时纠正,并且要定时对流通率高的图书进行集中整理,包括纠错顺架,修复破损图书,剔旧换新书标等等,加强巡库检查,工作人员发现读者的乱插放行为及时予以批评指正,提醒读者应自觉地遵守查阅制度。在书架侧边摆放书车,读者无法放回原位的图书,可置于书车上,再由工作人员上架,降低错架率。3 .结束语高校图书馆承载着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文献信息保障这一主要任务,这也突显出高校图书馆的重要性和强大生命力。图书流通是近代图书馆区别于古代图书馆藏书楼的重要标志。高校图书馆流通部是图书馆与读者直接

12、联系的部门,它在读者与图书馆之间起着桥梁作用。要加强流通部工作人员与读者的相互沟通,让读者进一步了解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了解图书馆流通借阅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使图书馆员与读者之间建立一座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谅解的桥梁,图书馆员加强服务意识,提供优质文献信息服务,真正做到让读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参考文献】1 范玉霞开架借阅中乱架现象分析与对策J山东图书馆,2004(2)2 张波对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几点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7(5)3 王世伟没有满意的馆员就没有满意的读者J图书情报工作,2005(1)4 张炳常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应与时俱进J图书馆论坛,2004(8)5 周武华提高流通人员素质,强化图书馆人文精神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