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宣传材料之疲劳驾驶的危害.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93256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宣传材料之疲劳驾驶的危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安全宣传材料之疲劳驾驶的危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安全宣传材料之疲劳驾驶的危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安全宣传材料之疲劳驾驶的危害.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安全宣传材料之疲劳驾驶的危害.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全宣传材料之疲劳驾驶的危害.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宣传材料之疲劳驾驶的危害.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安全宣传材料疲劳驾驶的危害驾驶疲劳概述1 定义驾驶疲劳是指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 产生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的失调, 出现视线模 糊、腰酸背疼、反应迟钝、动作呆板,使驾驶机能下降的现象。驾驶疲劳将使驾驶员的注意、 感觉、知觉、 思维、判断、意志、决定和运动诸方面受到影响。2 驾驶疲劳与休息驾驶疲劳不是一种病态, 而是一种生理上的自我保护性反应, 只要经适当休息, 即可解除, 体力和能力可得到完全的恢复。 过度驾驶疲劳则是多次疲劳和连续疲劳影响的积聚而成, 它 是疲劳得不到休息补偿的结果,可能突然以某种病态表现出来。由上可知:驾驶疲劳的后果将与交通事故结缘不能忽视。驾驶疲劳的恢复只需适当的休息

2、不必顾虑。3驾驶疲劳的机理按疲劳的性质,可分为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两种。生理疲劳 是由于人体连续不断地活动, 或短时间内剧烈活动, 肌肉内产生超过负荷能 力的乳酸引起的刺激反应。心理疲劳 是由于长期集中与重复的单调驾驶引起的抑制反应。在驾驶过程中, 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并不一定同时产生, 有时身体并不感到疲倦, 而单调的 驾驶环境反而使其心理感到疲劳; 有时长时间驾驶, 虽身体感到十分疲倦, 但却由于多变的 紧张驾驶环境,又使其心理上仍能坚持驾驶。二者既有区别,又有一定联系和相互制约。如果驾驶员出现生理疲劳, 由于某种动机的刺激或意志的努力, 还可以继续驾驶一段时间, 但决不可能维持过久。 若超过

3、限度, 勉强驾驶引起的必然是过度疲劳, 不仅有碍于驾驶员的 身心健康,还极易酿成本不会发生的交通事故。利害得失显而易见。因此,遵循人体生理、心理规律驾驶是一件绝不能忽视、轻视的事。驾驶疲劳的预防措施1 保证必要的睡眠时间和较好的睡眠效果睡眠是避免驾驶疲劳, 保持旺盛精力最有效的方法,根据人体生理规律, 每天78h的睡眠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出车前保证充足的睡眠极为重要。2 强化自身意识增强对疲劳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 强化安全意识, 培养对驾驶工作的兴趣和爱好, 通过心 理调节和控制,克服部分心理疲劳。3培养合理的饮食习惯,提高身体素质驾驶疲劳的改善方法1 休息、小睡当开始感到困倦时,短暂( 5

4、10min )的停车休息可迅速改善清醒程度。当感到难以承 受的困倦时,应该停车小睡。半小时的小睡,往往能收到解除疲劳的良好效果。2.温度刺激 当开始感到困倦时,停车利用清凉空气或冷水吹、洗脸部,或喝一杯热茶、热咖啡,可迅 速恢复清醒。3 味觉刺激 当开始感到困倦时,吃喝一些酸或辣的刺激性食物,可迅速恢复清醒。4 动作刺激当开始感到困倦时,可停车到室外,做若干次前屈后仰、左转右转或叩齿动作,可促使精神兴奋。5 声音刺激 当开始感到困倦时,收听轻音乐或将音响适当开大些,可促使精神兴奋。6 大脑充氧当开始感到困倦时, 停车下地, 自然站立, 弯腰, 头部尽量朝下, 作深呼吸, 再复原站立,如此重复

5、4 5 次,使大脑尽快得到氧气和血液补充,促使大脑兴奋。7 大脑震荡当开始感到困倦时,停车,用双手拍打(力度以不感觉到不舒服为限)头发部分4050次,疏通头部经络和血管,加快人体气血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和大脑兴奋。特别提示 任何方法只能暂时改善驾驶疲劳的程度,多次使用反而会加剧驾驶疲劳,后果 更为可怕、严重。唯有睡眠才是预防驾驶疲劳和恢复清醒最可靠、最有效的方法。近段时间, 全国发生的特大交通事故牵动了千千万万人的心。 这些惨剧的主要原因是肇事司 机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被称为马路的“隐形杀手”, 当前特大交通伤亡事故中, 由于疲劳驾 驶造成的占了很大比例。疲劳驾驶不但会影响司机的视觉及反应、判断

6、能力,而且也会影响司机的警觉性和 对问题的处理能力。 特别是由于疲劳而产生的短暂“微睡眠”期增多, 成为交通事故的一大 潜在因素, 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 从事故报道中惊心动魄的文字描绘中, 可以想象到 司机的疲劳程度。 疲劳对司机的危害可比酒精据有关专家介绍, 睡眠不足、睡眠障碍、睡 眠规律改变是引起疲劳的主要原因。疲劳对驾驶员的危害可与酒精相比,18 小时不睡觉相当于半醉, 24 小时不睡觉则相当于大醉了。其次, 掌握一些放松的技巧。 比如, 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 闭上双眼, 默念: “放 松,放松。不要紧张,不要皱眉。”反复默念一分钟,对酸痛的颈部、疼痛的背部,以至全 身的松弛,都

7、会有良好的帮助。再进一步,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膳食,每周最少两小 时的有氧运动, 让神经精神抖擞。疲劳积累的速度是惊人的, 只有经常休息、在未疲劳前休 息,才能最有效的防止疲劳。关爱生命,安全回家,不让疲劳驾驶流行病大流行。夏季行车注意事项夏季气温较高, 拖拉机和驾驶员在较高的温度环境中工作, 容易发生人机疲劳, 若操作使用 不当,极易造成拖拉机事故和人身伤亡。因此,夏季行车应注意以下问题。一、注意防止机体过热进入夏季之前, 应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的检查和保养, 及时清除冷却系水箱、 水套中的水垢, 保证冷却水循环的畅通。 行车过程中, 注意观察水温表读数及水箱中冷却水的水位, 低于规 定水

8、位时及时添加冷却水。但要注意在水箱“开锅” 时不能骤加冷水,以防箱体骤冷引起裂 纹。万一水箱“开锅”,应先将拖拉机开到阴凉处停机一段时间,掀开发动机罩壳散热,待 箱内水温降到70 C左右时再添加冷却水。机体过热时不能采取向其泼浇冷水的办法降温。、注意正确用油夏季气温较高,应为发动机选用凝点较高的燃油和润滑油。南方地区夏季一般选用10号或0号燃油和14号润滑油。夏季选用高凝点的油料,不仅能满足发动机工作的要求,而且经 济性较好。若因错用低凝点的燃油导致燃油系产生气阻而引起供油不畅、功率下降,应立即停车,扳动手油泵使油路中充满燃油。夏季用低凝点的润滑油因温度较高而变稀,会严重影响润滑效果,导致机体

9、的急剧磨损。三、注意防止车胎爆裂气温高时,轮胎内空气膨胀系数增大而使胎面硬度下降,在重载下或遇路面有石子等尖锐物时,很容易引起轮胎爆裂而诱发倾覆事故。因此,夏季给轮胎充气时气压应比冬季低10%左四、注意防止蓄电池电解液不足 夏季温度高,蓄电池内电解液中的水分蒸发快,如果电池极板露出液面,露出部分极易硫化。 因此,夏季应经常检查蓄电池电解液液面高度, 并及时补充蒸馏水, 保证正常的液面高度和 电解液密度(夏季应不大于1.24克/立方厘米)。五、注意防止制动器失灵在高温环境中,制动液易汽化,在制动管路中形成气阻;制动蹄片也易烧蚀,从而造成制动失灵。因此,夏季应及时检查调整制动系统,注意添加或更换制

10、动液, 彻底排净制动系统中的空气,维修保养制动软管和制动蹄片。行车途中如遇踩制动踏板不费力或费力较小时应立 即停车检查。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行车。如发现制动鼓发烫,应在阴凉处停车降温(不可采用浇冷水的方法)。六、注意防止驾驶员疲劳瞌睡和高温中暑夏季气温高,容易致人睡眠不足。 因此出车前驾驶员一定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不要在自己习惯睡眠的时间开车。 行车中若感到疲劳, 出现打哈欠、手足无力等瞌睡征兆时,应停车 休息一会儿,下车活动活动,待精力恢复后再行车。另外,如遇头晕、恶心、无力等中暑症 状时,应立即停车休息,及时治疗,待身体恢复正常后方可继续行车。夏季行车注意事项夏季气候炎热、光线强烈、路面变

11、软、雨水多、容易困倦等特点使驾驶条件变得恶劣,给夏季安全行车带来一定难度,因此,夏季行车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防机体过热:夏季环境温度高,发动机容易过热。因此,夏季应加强对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检查、保养, 及时清除水箱、水套中的水垢和散热器芯片间嵌入的杂物;认真检 查节温器、水泵、风扇的工作性能,损坏的应及时修复,同时注意调整好风扇皮带的张紧度;及时加注冷却水。当水温超过100C时,应在荫凉处停车降温,让发动机怠速运转,并掀开 发动机罩以利散热。 当水箱开锅、 发动机过热时, 切勿将发动机熄火 (电机驱动风扇的除外) , 也不可向发动机泼冷水,以防机体炸裂。二、防燃油气阻:温度越高,燃油(特别是汽油

12、)蒸发越快,越容易在油路中形成 气阻。因此,夏季应及时清洗燃油滤清器,保证油路畅通。一旦燃油系产生气阻时,应立即 停车降温,并扳动手油泵使油路中充满燃油。三、防电瓶亏水:夏季气温高,蓄电池电解液中的水分蒸发快,液面下降快,甚至 极板露出液面, 造成蓄电池“亏水”而早期损坏。 因此,夏季应经常检查蓄电池内液面高度, 并及时添加蒸馏水,以保证正常的液面高度(一般为10 15mm和电解液密度(夏季一般为 1.24 ),保证蓄电池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四、防制动失灵:制动液在高温环境中易蒸发汽化,在制动管路中形成气阻, 制动蹄片也容易烧蚀,造成制动失灵。因此, 夏季应及时检查调整制动系统,及时添加或更换

13、制 动液, 彻底排净液压制动系统中的空气, 并保证制动皮碗、制动软管和制动蹄片的完好,行 车中如发现制动踏板变“软”时, 应及时排气; 下长坡途中应注意停车“晾”刹, 保证制动 性能良好;若发现制动毂发烫,应停车降温,但不可浇泼冷水,以防制动毂破裂。五、防车胎爆裂: 夏季机车轮胎内的气压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容易产生爆胎事故。 因此,出车前应适当降低车胎气压。若行车中胎温过高时, 应及时将车停于荫凉处休 息降温, 切勿采用泼冷水的办法降温, 否则易使胎层拉裂; 也不得采用放气的方法降温降压, 否则胎温胎压还会继续上升。六、防润滑不良: 温度高时, 机油粘度下降, 抗氧化性变差, 造成润滑不良

14、。 因此,夏季应及时换用高牌号机油(如 E-CA40),经常检查油量油质,并及时添加或更换;及时 清洗保养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 保证机油畅通、散热良好,并尽量避免发动机超负荷工 作。七、防高热中暑: 夏季日照强、 气温高, 驾驶员流汗多, 精力消耗大, 易发生中暑。为预防中暑, 驾驶员在出车前和行车途中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 多饮用清凉饮料,并注意补充盐分。要随车携带水壶和毛巾,并备带人丹、十滴水等防暑药物; 保持驾驶室内通风良好,途中注意休息。八、防发动机爆燃: 发动机因过热而产生爆燃, 会使气缸上部的磨损增强 35倍。 因此, 进入夏季之前就要对燃烧室、 气门头等部位

15、的积碳进行一次彻底的清除, 使之保持良 好的散热和正常的压缩比。调整点火正时时间,适当减少点火提前角。调整化油器主油针, 使混合气略稀,防止爆燃的产生。九、防疲劳磕睡:夏季气温高,驾驶员睡眠不足,行车中容易疲劳磕睡。因此,出车前或空闲时间应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当行车中感到疲劳、打哈欠、手足无力等疲劳征兆时,应立即停车休息,或用冷水淋洗头面,活动四肢,待精力恢复、头脑清醒后再行车。十、防途中遇险:在炎热的天气里,路面上的灰尘较多,附着系数下降,沥青柏油路面在太阳曝晒下变软。 制动时,表面的沥青粘在车轮上被揭起,降低了制动性能。驾驶员应谨慎驾驶,降低车速,不要轻易使用制动,以防侧滑。十一、绝

16、对禁止酒后开车。 在闷热的夏季,一杯清凉的啤酒绝对是个享受。可是喝完酒千万别再动车,惨痛教训不胜枚举。十二、注意不可驱赶蚊虫。 开着车窗的时候,有时会飞进来一些小虫子,扑到脸上十分可恶。但绝对不能边开车边驱赶拍打,否则很容易因为注意力不集中发生交通事故。十三、注意不可盲目涉水。雨后路上有积水,要跟着前车走,以免落入深井。如果积水较深,最好绕道行驶。必须涉水时,要等旁边没有车行驶时才能慢慢进入,以免旁边车辆驶过形成波浪淹没发动机导致熄火。汽车涉水时,要用低挡、大油门,不可以换挡或收油,以免排气管进水导致熄火。此外,盲目涉水导致车牌丢失的情况电视台已经多次暴光。十四、注意不可以穿拖鞋驾车。 穿拖鞋很凉快,样子也好看,殊不知在发生紧急情况的时候,很有可能因为鞋子不跟脚延误了刹车时机造成交通事故。十五、注意选好墨镜。切忌选择颜色过深、边框过大的墨镜,十六、注意不可加油过满。汽车油箱盖都有通气孔,如果汽油加得溜满,行驶中的颠簸会使汽油溢出,遇上静电就会引发火灾。十七、注意不要在车内放置打火机、芳香剂、可乐等罐装饮料,特别是仪表台上,因阳光直射可能产生爆炸十八、保管好随车灭火机,掌握灭火机的正确使用方法。十九、在教学练车的过程中,各位教练员要密切注意行人、车辆动态,及时纠正学员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