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096577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对症用药(第四期)白粉病、叶霉病白粉病、叶霉病第四期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初发生时叶片产生黄色小点,而后 扩大发展成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表面生有白色粉状霉层,为 病菌的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后病斑变黄褐色为病菌的闭 囊壳。一般情况下部叶片比上部叶片多,叶片背面比正面多霉斑早期单独分散,后联合成一个大霉斑,甚至可以覆盖全 叶,严重影响光合作用,使正常新陈代谢受到干扰,造成早 衰,产量受到损失。叶霉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可以 为害茎、花、果实等。叶片发病初期,叶面出现椭圆形或不 规则淡黄色褪绿病斑,叶背面初生白霉层,而后霉层变为灰 褐色至黑褐色绒毛状,是病菌的分生抱子梗和分生抱子,条 件适宜时,

2、病斑正面也可长出黑霉,随病情扩展,病斑多从 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严重时可引起全叶干枯卷曲, 植株呈黄褐色干枯状。果实染病后,果蒂部附近形成圆形黑 色病斑,并且硬化稍凹陷,造成果实大量脱落。嫩茎及果柄 上的症状与叶片相似。对于这两种病害放在一起讲解药剂的防治,是因为很多人认 为防治白粉病和叶霉病的药剂是通用的,农资销售商会告诉 菜农治疗白粉病的药剂都治叶霉病,其实这是一种误导,虽 然大部分药剂通用,但是部分药剂会有专一性,而且白粉病的病原菌和叶霉病是不同属的病害,药剂上会有一些区别。 常用药剂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世高)、43%戊唑醇悬浮剂、 40% 氟硅唑乳油(福星) 、 40%

3、腈菌唑可湿性粉剂(信生) 、25% 丙环唑乳油、 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特富灵) 、25% 乙嘧酚 悬浮剂、 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 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325克/升苯甲醚 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 、 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 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 (露娜森)。药剂的作用特点与 使用方法 提到蔬菜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叶霉病、白粉病时,防治不得不 提的就是三唑类药剂,那么三唑类药剂中哪些药剂两样病害 都防治,哪些药剂只对一种病害有效呢?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世高)对各类作物的白粉病和 叶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应该说随着这几年棚室用

4、药的增 加,苯醚甲环唑防治白粉病和叶霉病的效果明显降低。 10% 苯醚甲环唑的使用浓度在 1000-1500 倍,控制植株长势上作 用不明显,保持在 7 天以上就可以再次喷施,当棚室内湿度 低于65%,温度高于28 C时应停止喷药。43%戊唑醇悬浮剂对白粉病、叶霉病均有效,尤其是对茄果 类的斑点病防治,有很好的效果,使用浓度在 3000-4000 倍 之间,安全间隔期大约在 10 天左右。40%氟硅唑乳油(福星)对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氟硅 唑是活性最高的三唑类有机硅杀菌剂,叶霉病效果不好,安 全使用浓度 6000-10000 倍之间, 氟硅唑残效期较长, 容易产 生累积毒性,建议间隔期 1

5、0 天以上。40%腈菌唑可湿性粉剂(信生)对叶霉病、白粉病防治效果 较好,市面上腈菌唑的剂型很多, 菜农应注意安全倍数, 40% 腈菌唑的使用浓度在 1000-1500 之间。腈菌唑持效期较长, 半衰期大约在 66 天,对作物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建议不宜 连续使用。25%丙环唑乳油对白粉病、叶霉病均有效。使用时要注意浓度不能超过3000倍液,使用时温度最好不要超过28 C,储存温度不得超过35 C。30%氟菌唑可湿性粉剂(特富灵)对白粉病有特效,具有良 好的速效性与持久性、渗透力较强、使用浓度低。使用浓度 为 1000-1500 倍液, 7-10 天一次。另外,对于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的三唑类药剂

6、还有三唑酮、 三唑醇,但是由于其 安全性较差,所以很少用于蔬菜生产。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拿敌稳)、325克/升苯甲醚 菌酯悬浮剂(阿米妙收)都是三唑类复配的药剂,拿敌稳对 于白粉病、叶霉病防治效果较好;阿米妙收主治叶霉病。拿 敌稳的使用浓度为 3000 倍液, 7-10 天 1 次;阿米妙收使用 浓度为 1500 倍液, 7-10 天一次。25%乙嘧酚悬浮剂对白粉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对叶霉病几 乎无效,由于乙嘧酚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均稳定,所以与其 他药剂复配时安全性较高,使用浓度在 750-1000 倍液之间, 每隔 5-7 天 1次,连续防治 2-3 次。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宝

7、丽安)对白粉病、叶霉病有很 好的防治效果,多抗霉素是金色链霉菌所产生的代谢产物, 属于广谱性抗生素类杀菌剂, 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作用。 10% 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的使用浓度在 500-750 倍之间,避免多 次使用植株抗药性的增强。2%春雷霉素水剂(加收米) 对于蔬菜白粉病、 叶霉病都有一 定的防治效果,有较强的内吸性,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而以 治疗效果更为显着。该药渗透性强,并能在植物体内移动, 使用浓度为 600-750 倍液之间。另外,用于治疗叶霉病的药 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加瑞农)就是有春雷霉素与 王铜复配而成的,使用浓度在 500-750 倍之间。 50%氯溴异氰尿酸水溶性粉剂对叶霉病有治疗效果。氯溴异 氰尿酸喷施在作物表面能慢慢地释放次溴酸和次氯酸,次溴 酸的活性是次氯酸的四倍, 有强烈的杀灭细菌、 真菌的能力。 叶面喷施的使用浓度为 1000-1500 倍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