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docx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2104841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54.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制造工艺学实验.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加工误差统计分析实验目的1 .通过检测工件尺寸、 计算,画出直方图,分析误差性质,理解影响加工误差的因素。2 .掌握加工误差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1 .外径千分尺。2 .工件200件。、掌握要点数据的分组,正态分布曲线的绘制。1 .本和样本容量:采用调整法成批加工某种零件,随机抽取其中一定数量进行测量,抽取的这批零件称为样本。样本的件数称为样本容量,用n表示。2 .尺寸分散与分散范围:由于随机误差和变值系统误差的存在,这些零件加工尺寸的实际数值是各不相同的,这种现象称为尺寸分散。样本尺寸的最大值Xmax与最小彳t Xmin之差,称为分散范围。3 .分组及组距d:将样本

2、尺寸按大小顺序排列, 分成k组,则组距d为:d=(Xmax-Xmin) /k。4 . 分组数k的选定表如下:样本容量n50以下50 100100250250以上分组数k6761071210 205 . 际分布曲线(直方图):以工件尺寸(或 误差)为横坐标,以频数或频率密度作纵 坐标,即可作出该批零件加工尺寸的等宽 直方图。再连接直方图中每一直方宽度的 中点(组中值)得到一条折线,即实际分布 曲线,见右图。6 .实践和理论分析表明, 当用调整法加工一 批工件时,其尺寸误差是由很多相互独立 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如果其中没有一 个因素起决定作用,则加工后零件的尺寸 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曲线(又称高斯

3、曲线), 见右图。式中Y 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1依a正态分布曲线的均值(T 正态分布曲线的标准偏差4寸Y = (均方根偏差)用7方5不同的警正疝效F的富苏分布 (小不向/第十一JR茅间小枕哨鼠特点:1) .均值a决定正态分布曲线的 中心位置,且在其左右对称。111ax当X=a时,是曲线Y的最 大值,即:;在X=a 土 b处曲线有 拐点;曲线以X轴为渐近线,曲 线成钟形。2) .标准偏差b是决定曲线形状 的参数。b值增大,则 Ymax减小,曲线将趋于平坦,尺寸分散性越大;相反,b值越小, 则曲线瘦高,尺寸分散性越小。故。值表明 了一批工件加工精度的高低 (b值小,Ymax 值大,加工精度高)。3

4、) .分布曲线下所包含的全部面积代表一 批加工零件,即 100%零件的实际尺寸都在这一 分布范围内。如右图中,C点代表规定的最小极限尺 寸Xmin, CD代表零件的公差带,在曲线下面CD两点之间的面积代表加工零件的合格率。曲线下面其余部分的面积(图上无阴影线的部分)则 为废品率。在加工外圆时,图上左边无阴影线部分相当于不可修复的废品, 右边的无阴影线部分则为可修复的废品;在加工内孔时,则恰好相反。四、实验内容1 .在车床上连续加工一批试件(约 100件),按加工顺序在测量其尺寸,并记录之。把测 量所得的尺寸大小分组,每组的尺寸间隔为0。002毫米。2 .实际分布曲线(直方图):以工件尺寸(或误

5、差)为横坐标,以频数或频率密度作纵坐 标,即可作出该批零件加工尺寸的等宽直方图。再连接直方图中每一直方宽度的中点(组中值)得到一条折线,即实际分布曲线。五、测量与处理数据分组尺寸范围(mm)实测尺寸(mm)实测尺寸(mm)实测尺寸(mm)实测尺寸(mm)实测尺寸(mm)实测尺寸(mm)实测尺寸(mm)每组数量(个)六、心得体会二、车刀角度测量一、实验目的1 .加深对车刀角度标注方法的理解。2 .掌握万能角度尺的使用方法。3 . 了解车刀几何角度对加工质量的影响。二、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1.万能角度尺2,外圆车刀三、掌握要点了解车刀的结构,加深对车刀几何角度的理解,了解刀具的几何角度在加工中的作用

6、。可转位车力出工 外源车用的其型空叱序式车刀的基本角度:前角丫 o:是切削的主要角度,前角越 大,刀子就越锐利,切起来越省力, 但前角太大了影响刀刃的强度后角a o :是为了减少刀具与工件的 摩擦,后角越大,摩擦愈小,但后角 过大时则影响刀具的强度主偏角K r:是在基面与进给方向之 间的夹角,它能改变径向切削力与轴 向切削力的比例副偏角K r ':副切削刃在基面上的 投影和进给方向之间的夹角。它影响 已加工表面的光洁度,并能减少副切 削刃与工件的摩擦刃倾角入s:在切削平面内主刀刃 和基面的夹角,它影响切屑的流 出方向及刀尖的强度。刀尖角£ r:主切削刃与副切削刃在 基面上投影

7、之间的夹角,它影响刀尖 强度及散热性能刀具几何角度的选择(1) 前角的选择:常用值 丫0= 5° 车削脆性材料或硬度较高的材料, 粗加工时应选较小前角;困2车刀的养面型*35°选较小前角; 车刀材料的强度、韧性较差,前角取小值。(2) 后角的选择:常用值 a 0=5。12。 车削脆性材料或硬度较高的材料,选较小后角;粗加工时应选较小后角;车刀材料的强度、韧性较差,后角取小值。(3) 主偏角的选择:常用值 450、750、90° 工件刚性差,应选较大的主偏角。加工阶台轴类的工件,取kr>90°。 车削硬度较高的工件,选较小的主偏角。(4) 副偏角的选择:一般取k r' =6。8。精车时副偏角选稍小些。(5) 刃倾角的选择:车削一般工件,则取入s=0o 粗加工和断续切削时,取负值入 s。精车时,取正值入s。三点注意事项:(1) 任何车刀角度的选择必须遵循选择原则。(2) 工作过程中,车刀不能磨负后角。(3) 车刀主偏角永远为正值。四、实验内容1 .绘制车刀图。2 .在基面Pr内测量主偏角Kr、副偏角Kr3 .在主剖面Po内测量前角丫。、后角o o4 .在切削平面Ps内测量刃倾角入s:5 .测量刀尖角£ r。6 .记录测量数据。五、心得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