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二语心理词汇角度看语篇意识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_词汇僵化-论文网.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10876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二语心理词汇角度看语篇意识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_词汇僵化-论文网.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二语心理词汇角度看语篇意识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_词汇僵化-论文网.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二语心理词汇角度看语篇意识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_词汇僵化-论文网.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二语心理词汇角度看语篇意识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_词汇僵化-论文网.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二语心理词汇角度看语篇意识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_词汇僵化-论文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二语心理词汇角度看语篇意识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_词汇僵化-论文网.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从二语心理词汇角度看语篇意识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_词汇僵化-论文网论文摘要:二语词汇的心理表征和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形式阶段、母语词目中介阶段和整合阶段。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达到第二阶段后出现词汇僵化现象,解除英语教学中学生词汇僵化的最有效途径是语篇意识的培养。教师要从观念上引导学生,要具体指导学生语篇意识的培养。论文关键词:心理词汇表征,词汇僵化,语篇意识一、引言英语教学中,学生词汇僵化是一普遍现象,解决方法各家论说不一,但是鲜有文章强调语篇意识培养对克服词汇僵化的重要性及具体实施方法,也少有人从二语心理词汇角度来论证这一问题。本文拟做一探讨,从双语心理词汇表征和二语心理词汇发展表征角度,分析一语和

2、二语在二语习得中的关系,并借此指出克服英语教学中学生词汇僵化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还是阅读,也即语篇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二、二语心理词汇发展表征模式心理语言学家Levelt(1989)认为心理词汇中的词条包括词位和词目,进而提出每个词项内部结构由四个方面的知识组成:其中词位包含形式(发音和拼写)和形态知识,词目包含句法和语义知识。以Levelt(1989)的理论为基础,蒋楠(2000)提出二语心理词汇习得的发展表征模式,该模式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叫做形式阶段。在这一阶段,词条中只包括形式信息(发音和拼写),词条中的词目是空缺的。第一阶段中,二语学习者接触二语单词时只注意单词的发音和拼写形式,而不

3、注意二语单词的语义、句法和形态方面的内容,二语单词的语义是通过与母语翻译对应词相连接而通达概念系统的。第二阶段是母语词目中介阶段。二语词汇的形式和母语翻译的词目信息反复地同时激活,导致了二语单词的形式和母语翻译的对应词目之间更加紧密的联系。这一阶段,二语词汇的心理表征和母语词汇的心理表征不太一样,因为二语词汇的词目空间被母语翻译对应词的词目信息所占据。另外,在这一阶段二语单词与概念表征之间联系非常弱。第三阶段叫做二语整合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习者将从高度语境化的语言输入中汲取的语义、句法、形态等信息整合入词条,二语词汇和概念之间建立起直接、强大的联系,二语学习者获得类似于使用母语的自动运用二语

4、词汇的能力。从理论上来讲,二语学习者如果有充足的高质量语言输入,都可达到词汇发展的第三阶段,即整合阶段。而在实际学习中,蒋楠1指出大多数二语学习者的词汇发展在第二个阶段就中止了,也就是说,二语学习者未能习得二语词目,词汇发展到中高级阶段会出现僵化现象。从二语词汇心理表征的第二发展阶段可以看出,母语词目中介作用是导致词汇僵化的主要原因。而要克服词汇僵化,最有效的途径是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语篇意识。三、语篇意识与词汇教学通常来讲,语篇,抑或篇章就是你正在读或听到的这篇文章;语境就是上下文。上下文有两类:句子上下文和篇章上下文。和篇章上下文相比,句子上下文更短,所以对于要学习的目标词来说,句子上

5、下文更加直接经济。但是,“DeBeaugrade(1980)在他对上下文的定义中,特别强调只有篇章,而不是句子,才能真正代表语言中的上下文。由于语篇通常包含较完整的图式,因此语篇应比一个个互相独立的句子更有利于对离散的词汇概念的联想。”(转引自董燕萍2005)陈新仁(2002)根据他们所做的词汇学习专项调查,了解到“许多外语教师在讲解生词时采取的路线一般是:外语生词到同义词语释义再到例句,附加学生的操练。”只是将生词运用到句子上下文中,比将该词运用到合适的语境中更容易,但是这种做法容易导致的结果是,“学生了解生词的意思,而在超出语句的更大语境中使用时却没有把握,难以做到触景生词”。我们知道,学

6、生扩大词汇量主要应靠课外阅读和学习。而学生在课外学习时主要依靠单词表,查电子词典,只满足于了解相关词的汉语意思。笔者发现,近几年,即使是英语专业的学生也几乎是人手一部电子词典,而使用纸质字典的同学倒成了“凤毛麟角”;阅读除课本以外文章的同学越来越少,背词汇书的同学越来越多。上述做法导致的结果是:学习初期被动词汇量增长迅速,但是到了中级阶段,单词的各类知识的增长就基本停滞不前(吴旭东,陈晓庆2000)。这同时也印证了蒋楠的词汇发展在第二阶段会出现僵化的理论。这就表明,初期阶段背生词表有助于量的提高,但中高级阶段要突破词汇僵化,必须在语篇、语境中学习、教授词汇。董燕萍(2005)结合实证研究的结果

7、,告诉我们“对于缺乏听说环境的中国学习者来说,学习英语的一个又简便而又有效的方法就是阅读”。葛传槼教授(1981)说:“要掌握词的运用,决不可停留在知识上,必须从读物的实例中揣摩,模仿,才能做到正确、妥帖”。那么,为什么要培养二语学习者的语篇意识呢?其一,在篇章中学习单词,有助于准确理解二语词义,完善对二语词汇概念意义的认识,而不是仅仅将二语词汇知识与母语翻译词相对应。“语境中的词汇和短语具有语篇一致性特征,不仅在句法上一致,在语义上也必定会一致。出现在语篇中的词汇,其语义了解往往不需要查阅词典,依赖语境和通过概念整合便可获得最清晰的诠释”(蒋炳炎、范瑞珍2009)。那么在读物中“揣摩”“模仿”,渐渐会领悟到二语与一语在概念、词法、句法、甚至文化上的差异,有助于二语词汇知识表征不断从母语翻译对等词中分化出来,那么二语词汇形式,即词位和二语词汇知识,即词目之间联系不断加强巩固,如此才能在理解和使用二语时做到“正确”和“妥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