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11479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试论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论文导读: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类型的多元化,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催生了个性化服务这个崭新的服务理念,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时至今日,许多图书馆仍然是传统服务模式,就是坐等读者上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自然就谈不上个性化服务。关键词:图书馆,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指图书馆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习惯、偏好和特点来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一种服务,随着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信息类型的多元化,用户需求的个性化,催生了个性化服务

2、这个崭新的服务理念,为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希望。一、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必然趋势1、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陈旧早在20世纪80年代人们就是讨论图书馆服务将延伸到家庭、办公室等处,人们可以是足不出户即能享受图书馆服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也将更新。未来图书馆员的主要职责是集中精力为用户服务,并且电子形式的情报资源迅速增色,使图书馆的价值减少,但却使图书馆员的价值增加,而图书馆员的价值取决于他是否走出图书馆为用户服务;走出图书馆后,图书馆员怎样为用户服务。时至今日,许多图书馆仍然是传统服务模式,就是坐等读者上门,缺乏主动服务意识,自然就谈不上个性化服务。论文格式。个性化服务与传统的图书馆服务

3、最根本的不同在于服务不再围绕着图书馆的资源这个中心进行,而是围绕着用户个性化需求来进行。个性化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用户高效地利用资源,更加方便地进行数据库检索,从而有效地发挥图书馆的社会功能。2、个性化服务促进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在张扬个性、倡导到新信息社会,信息资源的个性化需求决定着图书馆服务的个性化,个性化服务是信息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信息资源分布的无限分散性与用户需求的特定性之间的矛盾正日益加剧;用户获取信息的障碍已从距离上的障碍转变为选择上的障碍;用户请求图书馆服务的层次由以“本”为单位转变为以“篇”和“条”为单位。这一切都促进图书馆服务的重点发生变化,即由面向大众转向

4、个体,依据个体的需求和特点展开全面细化的个性化服务,根据不同用户提供主动的个性化服务,已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方向。3、个性化服务必须适应经济的飞速发展21世纪是社会进入数字化、信息化的时代,这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极大变化,以信息、知识等无形资产为代表的新财富观的形式,给图书馆的服务带来了挑战。个性化信息服务作为一种信息产品也存在市场竞争问题,在网络环境下,随着信息服务工作的深化和高智能化,带给其经济效益的个性化信息的价值日渐凸显出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谁能迅速及时地获得针对性极强的个性化信息,谁的竞争力就强,所创造出的社会价值也就越高。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新形势下图

5、书馆的必然选择。这种“量体裁衣”式的个性化服务是以用户为本的核心思想在图书馆的具体体现。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内容可能归纳为服务资源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和服务内容的个性化三个方面。1、服务资源的个性化资源是服务的基础,个性化的资源是服务个性化的保证。所谓服务资源的个性化就是指各个图书馆能根据自己用户群的特点和需求建设有特色的信息资源,以满足多元化用户的需求,只有具有个性化,才有针对性和时效性。2、服务方式的个性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主要是要体现服务的层次性,即针对用户的层次结构,有的放矢的提供服务。如对于科研人员,他们要求掌握学科的前沿发展动态,他们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要

6、求体现在更新检索方面;而一般读者主要是对普通图书的使用。服务的层次性才能突出服务的针对性和重点性。3、服务内容的个性化内容的个性化主要是指信息的深度问题。论文格式。要针对层次不同的用户提供深度不一的服务。如公共图书馆服务对象具有社会性,有的用户可能需要一些信息来消遣,而有的用户则需要深层次的信息来进行研究工作。三、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存在的问题1、馆员的素质问题图书馆是一个动态系统,其职能结构形态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服务方式也是随之改变,随着图书馆馆藏的数字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对馆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外语水平等都有更高的要求,馆员除了要不断充电外,还要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一问一答,不问不答

7、的工作状态,要凭据用户的不同特点,采取主动地向用户提供信息资源的服务方式。主动服务是图书馆与用户之间长期保持联系的重要手段,而个性化服务更能吸引用户,主动的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服务的最高境界。用户是否满意及其满意程度如何,是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最终标准,当用户感受到图书馆馆员能力强时,他们就会感到满意,反之亦然。论文格式。目前,许多图书馆馆员队伍结构不合理,馆员整体素质较低,要做到“百问不厌”不难,而要做到“百问不倒”就勉为其难了,因此,馆员的自身的知识结构还有待调整。2、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问题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文献资源总是急剧增加,任何图书馆都不可能收藏和提供所有的文献资源,资源共建共享成为一

8、种必须和发展方向。资源共享是图书馆提高办馆效益的重要手段,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就已经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协作研究和实践,但收效甚微。半个世纪后的今天,人们虽然在思想上认识到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必要性,但各种顽固的传统观念和思维模式仍然根深蒂固,使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在实际运作中困难重重。尤其在网络环境下,资源的开发和增值是一种无形资产,这类资源是不可随意共享的,这直接影响到个性化服务的深入展开。3、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虽然极大满足了读者的个性需求,但服务方式过于分散。应注意适时收集、分析和归纳用户经常提出的典型问题,并对它们进行分类、做好汇集、设计网页,形成信息咨询报告提高菜

9、单,链接相关的数据库,网页和预备答案,制成预设的自动信息咨询服务项目,由系统为需要同一主题的用户,实行集体推送服务,减少成本,避免出现过于繁琐的局面。同时馆员还可以把它整理成共性珠专题解答,产生新的系统化的知识,提供给用户。既方便了用户,又节省了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综上所述,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图书馆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新技术的应用赋予了图书馆主动性、针对性和个性化的动态信息服务功能,把图书馆推向信息服务的前台。图书馆应重新审视和评价自己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方法,从封闭式的部门化的服务转变为整合互动的集约式服务。同时,把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作为实现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手段,以用户为中心在深度和广度上提供“用户需要什么,我提供什么”的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提高服务的有效性,满足每位用户的“个性特征”。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是未来图书馆工作的方向,我们深信,只要精心策划,就一定能把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不断推向深入。参考文献:(1)魏争先 于迎娣 个性化服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的新形式 图书馆学研究 2005.2(2)刘明 个性化服务图书馆服务的新阶段图书馆学刊2006.1(3)胡琪君 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虚拟图书馆服务新模式图书馆学刊 2006.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