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初探_实习实训基地建设.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11480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初探_实习实训基地建设.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初探_实习实训基地建设.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初探_实习实训基地建设.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初探_实习实训基地建设.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初探_实习实训基地建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初探_实习实训基地建设.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初探_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论文导读::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初探。论文关键词:双师型,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针对近几年我国职业教育事业规模急剧扩张的现状,规划纲要十分注重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关注“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为发展夯实资源保障基础。规划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强调通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来提高质量。为了培养高技能人才应通过学校组织的的生产性实训,因此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一是要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要真正实现学生顶岗实习;三是要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只有达到上述三个目的,才是真正意义

2、上的生产性实训。达到以上三个目的需要具备很多方面的因素,具有生产能力教师团队的建设是其中的重要一环。本文主要阐述如何建设“双师型”教师团队。一、生产性实训教学团队的重要性“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关键,是要有一支能够“工学结合”的教师队伍。因为符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要求的专业调整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设计并实施、生产性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都要靠这样的教师队伍去操作完成。所以,要真正创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建立起完整的中、高职教育的教育教学制度,必须下苦功夫建设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二、目前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不足当前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中、高职学校专

3、业教师不能完全适应生产型实训教学的任务与要求,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理论教学水平高却对生产实际无从适应,要么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却不知如何教学;二是熟悉专业理论的教师不熟悉岗位实践,熟悉专业技术的教师不了解市场、管理、教学等诸多问题。三、加强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培养途径所谓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课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即要求专业课教师具备两方面的素质和能力:一要具有较高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教研及教学能力和素质;二要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三要有一定的组织生产经营和科技推广能力,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和素质。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

4、型”教师的培养主要有三大类途径:一是校本培养,立足学校,利用本校教育资源予以实施,如我校通过常规的实训和外加工给教师提供培养生产能力的机会,同时结合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建设进行培养;二是校外培训,将教师派到国内外培训机构、企业进行学习和训练。三是校企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1、校本培养:利用校本培训,培养一专多能的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教师的专业技能包含了解现代高新技术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内的某些传统及高新设备操作、维护等技能。要使教师及时跟进科技进步的步伐,可以采取有计划地安排企业第一线的工程师来校组织专业的培训,使教师对行业最新技术有感性的认识,并利用现有实训场所,使教师在

5、企业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自我,提高专业技能。2、校外培养:鼓励专业教师取得相关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证书、专业技能考评员资格或教育部组织的教师专业技能培训合格证等中国论文网。加强本地区中、高职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由教育管理部门进行统筹与规划,建立一系列中、高职培训基地。定期对现有中、高职教师进行一系列集中的培训。培训基地要重视培训内容和方式,及时推出有一定市场前景的培训项目。促使基地教师到学校去,主动了解学校要求,找准师资培训的突破口,将教师培养和学校要求结合起来。避免基地院校提供的培训与学校教学实际相脱离的现象。我校每年的寒暑假都安排专业课老师外出培训、学习,使他们拓宽知识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6、,开拓眼界。这种,通过让专业课教师“走出去”的方法使得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那么受益的不仅是老师更是学生。3、校企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走出去”是指专业学科带头人及专业教师经常化、制度化的到企业对口实践,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感受,才能获得最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利用现有的校企合作资源,由学校统一安排在编专业课教师到生产第一线进行专业实践训练,同时利用寒暑假开展行业、专业社会调查。避免因脱离实践时间较长而使双师素质下降。“请进来”是指:由专业部、学校教务部门、学校、教育行政部门出面聘请相关企业、行业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技术讲座,聘请技术人员利用学校现在实训场所,短期带班

7、主讲,专业教师作助手。四、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教师团队建设的保障措施1、派青年教师进行多种形式的短期培训,参加学术会议。同时支持他们以自己的专业和教学过程为研究内容,走出去与行业企业合作,承担相应的科研课题。2、对专业课教师进行需求性培养,增强企业经验和实践能力。将团队中具备一定生产能力的“双师”素质发展趋势的这一部分教师,快速地培养成符合中、高等职业教育需求的具有生产能力的“双师”型素质教师。3、鼓励青年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熟悉生产过程,提高专业实践能力。4、经验丰富的教师参与企业项目等实践内容过程中,搭配青年教师参与,强化职业能力。参考文献:1.丁金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2.刘勇.论结构型“双师”教师团队建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93.樊艳君.中等职业学校开展校企合作教学的探讨-以永州市职业中专为个案4.卢兵.抓住核心内涵建好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第19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