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12458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9.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年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现已公布,2016年湖南公务员考试大纲,具体事宜如下:为便于报考人员充分了解湖南省201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 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湖南省2016年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 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 分。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二、作答要求(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报考人员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人员必须用 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 号,并在答题卡上作答。在

2、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二)申论报考人员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人员必须用 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 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 用圆珠笔、铅笔作答一律无效。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一)测试内容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 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 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人员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 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

3、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 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 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题型: 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人员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 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 常见题型:数学运算等。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人员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 绎和归纳等。常见题型: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 等。资料分析主要测查

4、报考人员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 数字及文 字材料构成。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人员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 综合管 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 自然、科技等方面。(二)题型介绍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 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 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 题型介绍。1 .言语理解与表达每道题给出一段语言文字,要求报考人员根据对这段文字的理解 或运用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答案。例题1:解决科

5、技与经济结合的问题始终是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以往的改革从技术商品化、科技运行机制、组织结构、人事制度 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着力在微观组织层面。改革进程发展 到今天,需要更多地从宏观管理层面思考问题。换句话说,改革已经 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政府科技资源配置 的理念需不需要转变?对科技活动管理的模式需不需要改变?管理科技活动的组织机构需不需要调整?回答了这三个问题,才有可能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的问题。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应从政府管理角度思考科技体制改革问题B.进行国家科技体制的深层次改革迫在眉睫C.明确政府职责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前提D.科技与经济相脱节是我国

6、科技体制的弊端(答案:A。根据“改革已经改到了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政府管理者自己头上” 一句,可知 A为正确答案。)例题2: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 纵然,滔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 ,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 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夸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 半是用舌头的。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能言善辩 讷口少言 实现B.绘声绘色不露声色完成C. 口若悬河片言只语创造D.侃侃而谈缄口不言获取(答案:Co从上下文的意思,及词语本身的含义,可知选项C更为贴切。)2 .数量关系数学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 字,要求报考

7、人员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 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 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 1290人次。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A. 8 B. 10C. 12D. 15(答案:Do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 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 15 次。)3 .判断推理第一种题型:图形推理。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 人员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

8、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例题:(答案:B。黑点在正方形中顺时针移动。在第 5个图形中,应该正好移动到左上角。)第二种题型:定义判断。每道题先给出一个概念的定义,然后分 别列出四种情况,要求报考人员严格依据定义选出一个最符合或最不 符合该定义的答案。例题:职业枯竭是指人们在自己长期从事的工作重压之下,产生身心能量被工作耗尽的感觉。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职业枯竭状态的是:A.老周不能胜任自己现有的工作,每天都会忙得焦头烂额B.刚参加工作的小李觉得这份工作太累,产生了跳梢的念头10C.刘经理每天工作繁忙,缺乏充足的休息,情绪也越来越糟糕D.在从事过许多不同的职业之后,老王觉得所有工作都索然无 味(

9、答案:Co根据题干所给定义,正确答案为 Co)第三种题型:类比推理。给出一组相关的词,要求通过观察分析, 在备选答案中找出一组与之在逻辑关系上最为贴近或相似的词。例题:螺丝:螺帽A.水杯:暖瓶B.线:纽扣C.插座:插头D.筷:碗(答案:C。螺丝和螺帽是一组必须配套使用的东西,选项 C中 插头与插座的关系与螺丝与螺帽的关系一样。)第四种题型:逻辑判断。每道题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 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要求报考人员根据这段陈述,运用一定的逻 辑推论,选择一个最恰当的答案。例题:在一次考古发掘中,考古人员在一座唐代古墓中发现多片 先秦时期的夔(音ku 1 )文陶片。对此,专家解释说,由于雨水

10、冲刷 等原因,这些先秦时期的陶片后来被冲至唐代的墓穴中。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质疑上述专家的观点?A.在这座唐代古墓中还发现多件西汉时期的文物B.这座唐代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C.并非只有先秦时期才使用夔文,唐代文人以书写夔文为能事D.唐代的墓葬风俗是将墓主生前喜爱的物品随同墓主一同下葬(答案:B。该选项中“古墓保存完好,没有漏水、毁塌迹象” 从根本上排除了 “雨水冲刷”的可能性,最能质疑专家的观点。)4 .资料分析针对一段资料一般有15个问题,报考人员需要根据资料所提 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推测和计算,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符合 题意的答案。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表2010年

11、三大经济圈产业结构及增长速度()三大经济圈中,2010年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有几个?A. 0 B. 1C. 2 D. 3(答案:B。通过比较表格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三次产业增长速度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只有珠三角,故正确答案为B。)5 .常识判断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人员对有关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的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 自然、科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及其运用,要求报考人员通过分析、判 断和推理,选出最符合要求的一项。例题:匾额是中国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建筑物的性质。 下列匾额与建筑物对应正确的一组是:A.明镜局悬贡院B.万世师表一一

12、关帝庙C.还我河山一一武侯祠D.正大光明一一乾清宫(答案:Do关于匾额的具体内容可能很多人都没有系统的知识, 但是仔细考察四个选项,你可以依据有关历史常识,判断出 A、B、 C三个选项的对应关系都不准确,只有 D选项中的匾额与建筑物能 够对应,故正确答案为Do)四、申论介绍申论试卷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主要通 过报考人员对给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等,测查报考人员 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文 字表达能力等。阅读理解能力一一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 准确理解给定 资料的含义,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 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综合分析能力一一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 观点或 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 价。贯彻执行能力一一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能力一一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具体问题作 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文字表达能力一一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 议论等方式,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相关推荐:16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