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的调控.docx

上传人:罗晋 文档编号:12112885 上传时间:2021-12-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因表达的调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因表达的调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因表达的调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因表达的调控.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因表达的调控.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基因表达的调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因表达的调控.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第十三章基因表达的调控一、基因表达调控基本概念与原理:1基因表达的概念:基因表达(gene expression)就是指在一定调节因素的作用下,DNA分子上特定的基因被激活并转录生成特定的RNA,或由此引起特异性蛋白质合成的过程。2基因表达的时间性及空间性:时间特异性: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temporalspecificity)是指特定基因的表达严格按照特定的时间顺序发生,以适应细胞或个体特定分化、发育阶段的需要。故又称为阶段特异性。空间特异性:基因表达的空间特异性(spatialspecificity)是指多细胞生物个体在某一特定生长发育阶段,同一基因的表达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器官不

2、同,从而导致特异性的蛋白质分布于不同的细胞或组织器官。故又称为细胞特异性或组织特异性。3基因表达的方式:组成性表达:组成性基因表达(constitutivegene expression)是指在个体发育的任一阶段都能在大多数细胞中持续进行的基因表达。其基因表达产物通常是对生命过程必需的或必不可少的,且较少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这类基因通常被称为管家基因(housekeepinggene)。诱导和阻遏表达:诱导表达(induction)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激活,从而使基因的表达产物增加。这类基因称为可诱导基因。阻遏表达(repression)是指在特定环境因素刺激下,基因被抑制,从而使基

3、因的表达产物减少。这类基因称为可阻遏基因。4基因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适应环境、维持生长和增殖。 维持个体发育与分化。5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基因表达的多级调控:基因表达调控可见于从基因激活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各个阶段,因此基因表达的调控可分为转录水平(基因激活及转录起始) ,转录后水平(加工及转运) ,翻译水平及翻译后水平,但以转录水平的基因表达调控最重要。基因转录激活调节基本要素:顺式作用元件: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element )又称分子内作用元件,指存在于DNA分子上的一些与基因转录调控有关的特殊顺序。 反式作用因子:反式作用因子( trans-acting factor

4、)又称为分子间作用因子,指一些与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的蛋白质因子。反式作用因子与顺式作用元件之间的共同作用,才能够达到对特定基因进行调控的目的。 顺式作用元件与反式作用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大多数调节蛋白在与DNA结合之前,需先通过蛋白质 - 蛋白质相互作用,形成二聚体或多聚体,然后再通过识别特定的顺式作用元件,而与DNA分子结合。这种结合通常是非共价键结合。二、操纵子的结构与功能:在原核生物中,若干结构基因可串联在一起,其表达受到同一调控系统的调控,这种基因的组。1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织形式称为操纵子。典型的操纵子可分为控制区和信息区两部分。信息区由一个或数个结构基因串联在一起组成; 控制区通常由调

5、节基因 (阻抑蛋白编码基因) 、启动基因 (CRP和 RNA聚合酶结合区)和操纵基因(阻抑蛋白结合位点)构成。1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原核生物乳糖操纵子(Lac operon) 的控制区包括调节基因,启动基因 (其 CRP结合位点位于RNA聚合酶结合位点上游)和操纵基因;其信息区由- 半乳糖苷酶基因(lacZ ),通透酶基因(lacY )和乙酰化酶基因(lacA )串联在一起构成。当培养基中乳糖浓度升高而葡萄糖浓度降低时,乳糖作为诱导剂与阻抑蛋白结合,促使阻抑蛋白与操纵基因分离;另一方面,细胞中cAMP浓度升高, cAMP与 CRP结合并使之激活, CRP与启动基因结合并促使 RNA聚合酶与启动

6、基因结合,基因转录激活。2原核生物色氨酸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 trp operon )属于阻遏型操纵子,主要调控一系列用于色氨酸合成代谢的酶蛋白的转录合成。色氨酸操纵子通常处于开放状态,其辅阻遏蛋白不能与操纵基因结合而阻遏转录。而当色氨酸合成过多时,色氨酸作为辅阻遏物与辅阻遏蛋白结合而形成阻遏蛋白,后者与操纵基因结合而使基因转录关闭。 色氨酸操纵子的调控还涉及转录衰减 (attenuation) 机制。即在色氨酸操纵子第一个结构基因与启动基因之间存在有一衰减区域,当细胞内色氨酸酸浓度很高时,通过与转录相偶联的翻译过程,形成一个衰减子结构,使RNA聚合酶从DNA上脱落,导致转录终止。3原核生物

7、转录的整体调控模式:由成群的操纵子组成的基因转录调控网络称为调节子。通过组成调节子调控网络,对若干操纵子及若干蛋白质的合成进行协同调控,从而达到整体调控的目的。典型的整体调控模式是SOS反应,这是由一组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酶和蛋白质基因组成。在正常情况下, 这些基因均被LexA 阻遏蛋白封闭。当有紫外线照射时,细菌体内的RecA蛋白水解酶被激活,催化LexA 阻遏蛋白裂解失活,从而导致与DNA损伤修复有关的基因表达。三、真核基因组结构特点:1转录产物为单顺反子:真核基因的转录产物一般是单顺反子(mono-cistron),即一个编码基因转录生成一个mRNA分子,并指导翻译一条多肽链。2大量重

8、复序列:真核基因组中含大量的重复序列,这些重复序列大部分是没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 DNA片段,可占整个基因组DNA的 90%。根据重复频率可将其分为高度重复序列、中度重复序列和单拷贝序列。3断裂基因:真核生物中的基因具有不连续性,即一个基因的编码序列往往被一些非编码序列分隔开。基因中能够转录并进一步编码多肽链合成的部分称为外显子(exon),而在转录后会被剪除的部分则称为内含子(intron)。四、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特点:1RNA聚合酶活性受转录因子调控:真核生物中存在RNApol 、 、 三种不同的RNA聚合。2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酶,分别负责转录不同的 RNA。这些 RNA聚合酶与相应的转录因

9、子形成复合体,从而激活或抑制该酶的催化活性。2染色质结构改变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真核生物DNA与组蛋白结合并形成核小体的结构,再进一步形成染色质。当真核基因被激活时,染色质的结构也随之发生改变。主要的改变有:单链 DNA形成:基因被激活后,双链DNA解开成单链以利于转录,从而形成一些对DNAase的超敏位点。DNA拓朴结构改变:天然双链 DNA均以负性超螺旋构象存在,当基因激活后,则转录区前方的 DNA拓朴结构变为正性超螺旋。正性超螺旋可阻碍核小体形成,并促进组蛋白解聚。核小体不稳定性增加:由于组蛋白修饰状态改变,巯基暴露等原因而引起核小体结构改变。4正性调节占主导:真核基因一般都处于阻遏状态

10、, RNA聚合酶对启动子的亲和力很低。通过利用各种转录因子正性激活 RNA聚合酶是真核基因调控的主要机制。5转录和翻译过程分别进行:转录与翻译过程分别存在于不同的亚细胞部位,可分别进行调控。6转录后加工修饰过程复杂:特别是mRNA,转录后仅形成其初级转录产物 HnRNA,然后再经剪接、加帽、加尾等加工修饰,才能转变为成熟的mRNA。五、真核基因转录调控元件及激活机制:1顺式作用元件(分子内作用元件):启动子:存在于结构基因上游,与基因转录启动有关的一段特殊DNA顺序称为启动子。与原核生物类似,也含有一段富含TATA的顺序,称为TATA盒。除此之外,还可见CAAT盒和 GC盒。增强子:位于结构基

11、因附近,能够增强该基因转录活性的一段DNA顺序称为增强子。增强子的特点是: 在转录起始点5或 3侧均能起作用; 相对于启动子的任一指向均能起作用; 发挥作用与受控基因的远近距离相对无关; 对异源性启动子也能发挥作用;通常具有一些短的重复顺序。沉默子:能够对基因转录起阻遏作用的DNA片段,属于负性调控元件。2 反 式 作 用 因 子 ( 分 子 间 作 用 因 子 ): 真 核 生 物 反 式 作 用 因 子 通 常 属 于 转 录 因 子( transcriptionfactor,TF)。(1) 转录因子的种类: 非特异性转录因子(基本转录因子) :非选择性调控基因转录表达的蛋白质因子称为非特

12、异性转录因子。真核生物中存在的三种RNA聚合酶分别有相应的转录因子,即TF ,TF , TF 。其中, TF 一共有六种亚类。 TF D是唯一能识别启动子 TATA盒并与之结合的转录因子,而 TF B 则可促进聚合酶 与启动子的结合。 特异性转录因子:能够选择性调控某种或某些基因转录表达的蛋白质因子称为特异性转录因子。目前较清楚的是调控免疫球蛋白基因表达的核内蛋白质因子( NF)。(2) 转录因子的结构:反式作用因子至少含有三个功能域,即DNA结合功能域,转录活性功能域。3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和其它转录因子结合功能域。DNA结合功能域带共性的结构主要有:HTH和 HLH结构: 由两段 -螺旋夹一

13、段- 折迭构成, - 螺旋与- 折迭之间通过- 转角或成环连接,即螺旋- 转角 - 螺旋结构和螺旋 - 环- 螺旋结构。 锌指结构:见于TF A 和类固醇激素受体中,由一段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构成。每四个半光氨酸残基或His 残基螯合一分子Zn2+,其余约 12-13 个残基则呈指样突出,刚好能嵌入 DNA双螺旋的大沟中而与之相结合。 亮氨酸拉链结构:见于真核生物DNA结合蛋白的C 端,与癌基因表达调控有关。由两段 - 螺旋平行排列构成,其 - 螺旋中存在每隔7 个残基规律性排列的Leu 残基, Leu 侧链交替排列而呈拉链状。两条肽链呈钳状与DNA相结合。转录因子的作用特点:同一DNA顺式作

14、用元件可被不同的转录因子所识别; 同一转录因子也可识别不同的 DNA顺式作用元件; TF 与 TF 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当 TF 与 TF, TF 与 DNA结合时,可导致构象改变; TF 在合成过程中,有较大的可变性和可塑性。3转录激活及其调控:真核RNA聚合酶 的激活需要依赖多种转录因子,并与之形成复合体。其过程首先是由 TF D 识别启动子序列并与之结合; 继而 RNA聚合酶 与 TF D、B 等聚合形成一个功能性的前起始复合体 PIC;最后,结合了增强子的转录因子与前起始复合体结合,从而形成稳定的转录起始复合体。4 欢迎下载精品文档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5 欢迎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