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落”该不该换成“新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34263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花落”该不该换成“新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花落”该不该换成“新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花落”该不该换成“新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花落”该不该换成“新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花落”该不该换成“新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花落”该不该换成“新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花落 ”该不该换成 “新绿 ”早晨在教学楼巡视,各班的晨读声在廊道中此起彼伏,甚是好听。路过四年级一间教室时,传来了齐读宿新市徐公店的声音,本来慢慢地走过了,却又忍不住退回去,第二句听着怎么那么别扭呢?是孩子们读错了吗?好奇心促使我走进教室,悄悄探身看向孩子们手中的书,于是看到教材上堂而皇之地将我们非常熟悉的宿新市徐公店的第二句 “树头花落未成阴 ”改成了 “树头新绿未成阴 ”。这套小学语文统编教材是 2019 年秋季在全国推广使用的。随着时代的发展实时更新教材势在必行,教材内容会有大弧度的更改在情理之中;新编教材增加了古诗词积累的数量,我们非常赞同,在教材中增加古诗词就是很郑重地弘扬中国优

2、秀传统文化,是真正践行 “有根 ”教育的实在表现。但是把经典古诗词的原文也进行了改变就让人诧异了。今年我上六年级,前不久刚刚与学生赏析了金色的鱼钩。对文章末尾处在原来的基础上删去了 “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很是不理解,我认为原来的结尾照应了标题,升华了主题,这句话存在比删去更有价值,所以在教学时还专门为学生补上了那一句话。今天当我无意中发现四年级教材上居然把宿新市徐公店的诗句都改了,让我产生了很多的疑惑。我作了这样的猜测:难道是因为宿新市徐公店本来存在不同的版本,需要通过现行新编教材向孩子们更全面的呈现吗?我也试着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此诗的相关资料,除了现行教材,没

3、有看到其他地方有 “树头新绿未成阴 ”的交代。如果不存在多版并存的情况,那么我们的编者是基于什么原因要对流传千百年的古诗进行改变呢?给学生呈现改编后的古诗让学生去积累,其初衷是什么?是原作品不够完美不能原形出场吗?原作品不好又为什么要从不可计数的古诗词中挑选出来呢?宿新市徐公店是杨万里的作品。杨万里素来以观察细致著称,其作品很多都从小处着眼,寥寥几笔,化平凡为神奇,意趣盎然,形神兼备。杨万里为官清廉,曾遭奸相嫉恨,被罢官后长期村居,对农村生活十分熟悉,这也形成了诗人对此诗中所涉及的对象了然于胸的必然性,并且用情不浅,尤其从后1 / 2两句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可以看出,那菜花、

4、那黄碟、那急走的孩子,定格成一帧真切感人、别有风趣的画面,读来总是让人忍俊不禁又回味无穷。曾经读到该诗并留在记忆里的 “树头花落未成阴 ”,如果本身就出自杨万里之手,相信它也是诗人利用习惯的细致观察后促成的诗句。徐公店外有一棵或者几棵开花的树,在暮春初夏时节,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刚刚长出,生机盎然。 “花落”二字可以勾起读者无尽的想象,想象出不久前的花开满树,甚至还能嗅到没有褪尽的馥郁的芳香,刚刚接替繁花的新叶芽就这样悄悄展露出来,虽未形成浓阴的稠密,但是确显示出新生的蓬勃。“新绿未成阴 ”是事实,但它缺少留白,欠缺丰富,哪里能跟 “花落 ”相比呢?如果那些树仅仅是落叶乔木,不曾开出花来,

5、 “新绿未成阴 ”倒是切合事实,但是流传了这么久的 “花落”又是打哪来的呢?向来严谨细致的杨万里又怎么会在一贯的细腻中出这样的差错?我们尚且能用 “通假字 ”的概念来解释古人的错别字;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他的文章中有很多不符合现在规范汉字的存在,我们都能以尊重原作者的态度,把那些作品最真实的一面摆在学生面前。新编教材以全国通用的目的面世,其使用面之广、影响之大是空前的。在正式投入使用前,每一个细节都应该认真的审核,每一个改变都应该全方位的考虑。但是我上面说到的这些对原作品的改变究竟该不该,很值得推敲,我没有接触到的教材不知道还有没有这些让人费解的现象。在提倡创新的今天,我们的教育要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新一代,但是篡改经典古诗词绝不是创新的表现。我们无法追寻到真正的 “徐公店 ”外的几棵树来作为铁证,但是尊重古人,敬畏经典,还是该有一个态度的。2 /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