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长效机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47085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团结长效机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民族团结长效机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民族团结长效机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民族团结长效机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团结长效机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XXXXXX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学校是教育的中心环节,民族团结教育是学校德育重要组成部 分,我们应当加强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实效性,校党委对民族团结教 育活动高度重视,学校现制定“民族团结教育”长效机制。在学校开 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使青少年受到党的民族政策教育, 播下民族团结的种子,加强教师的引导教育,使学生具备正确对待和 处理民族关系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素质,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 者和接班人。一、充分认识学校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加强民族团结、民族政策教育,不但是少数民族教育的一部分, 也是全民教育的一部分,是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 一项重要内容,我们应站在党和国家事

2、业兴衰的高度重视并抓好这项 工作。在我校开展民族常识教育是党的民族工作的需要, 是对青少年 进行国情教育的需要,是对内加强民族团结、对外反渗透、反分裂形 势的需要,也是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 在我校开展民族常识教育工作,可以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中华民族的 悠久历史、灿烂文化,知我中华、爱我中华,将来才能更好地维护民 族团结。当代少年儿童的现实素质总体上讲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兴趣广泛视野开阔,但他们多为独生子女,在长辈们的精心呵护下,依赖 性强,受挫力差,独立性差,自私心理存在面广,与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勇敢、自强不息、团结友爱存在很大差距。作为一所小学,开展 民族团结教育,

3、拓展教育空间,培养少年儿童的民族自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具有深远的意义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宣传党的民族政策,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一项 长期的重要的任务。学校应当提出切实的要求,注重教育的效果,增 强教育的实效。1、强化措施,抓住关键,充分发挥民族常识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 用(1) 开设民族团结教育课。将民族常识课纳入课程体系,每个 年级每学期上好两堂民族教育课,内容有“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丰 富的语言和文字”、“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等,教学方法要灵活,可 以米用讲解法、演示法、放录像、讲故事、多媒体应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学习起来觉得生动有趣,如“丝绸之路”、“文

4、成公主”、“坎儿 井的故事”等内容都可用讲故事的方法生动形象地讲给学生听。 进行 系统的民族团结教育。(2) 提高教师的民族团结意识和业务素质。选拔优秀教师并分 期对全体教师办系列讲座,增强教职工的民族观念 ,提高政策水平。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教师们在其他学科教学中积极发掘民族团结教育 素材,搞好宣传的补充和延伸,使民族常识课教学和各相关学科教学 有机结合起来。(3) 在相关学科中渗透民族常识教育。教师在授课时把激发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作为教学目的之一。 如语文讲民族英雄故事,讲当地 民族文化、民族经济的发展,讲家庭生活的变化,从而深化了民族常 识课内容;数学课中向学生介绍算筹记数法;音乐学科学习

5、民族音乐、 艺术,让学生欣赏民族乐器演奏的音乐,学跳民族舞等。进一步感受 到国家对民族工作的重视,主动教育孩子在校尊重少数民族同学, 加 强民族团结。2、拓宽渠道,注重结合,积极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1)寓教于乐,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为使民族团结教育 搞得生动活泼,把民族团结教育与民族传统节日、民族体育、艺术相 结合,从班级、学生会两个层面开展活动将民族常识教育引向深入。由德育处和学生会负责筹划,统一要求学习内容、办黑板报和举行主 题班会,班级之间展开竞赛和交流活动,增进团结,加深友谊。在平 日开展唱一首民族歌曲,跳一个民族舞蹈,进行民族歌曲、舞蹈的会 演,举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小

6、型、有意义的体育竞赛。(2)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强调学生的社会参与 与体验,促使学生从认知转化为情感。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尊 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培养少数民族学生自主、自理的能力,增进 各族学生之间的友谊、真诚、友爱和崇高的民族感情。3、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1)组织运作机制将德育工作纳入学校组织系统之中,使德育在学校整体工作中正 常运作并发挥作用。建立并坚持由校长负责德育的一体化运作机制 (一体化不同于一元化),有效地协调并发挥教务处、后勤部、学生会 以及家庭教育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明确各方职能,形成教育合 力。(2)队伍管理机制我们主要抓好主体队伍、辅助队伍和校外队伍

7、三支德育工作的基 本队伍。主体队伍指班主任,辅助队伍指任课老师和后勤人员,校外 队伍是指家长和社区工作人员。三支队伍各司其职 ,相互不可替代, 认真落实“学校处处有德育,事事是德育,人人搞德育”的要求,并 制定了相关措施,以促使“人人都是德育师”由口号转化为行动。(3)流程管理机制努力使制定计划一指导实施一检查总结一考核激励一学习培训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相互促进的流程。任何管理 ,只有当过程中的每 一个环节产生内在和外在的有机联系才会真正见效。为此,我们重视三年规划、学年计划、学期计划的制订和每月、每周主题教育内容和 项目的选择,并辅之以必要的检查、督促、反馈,做到活动有总结,工 作有总结,学期有总结。同时加强考核、评优、聘任制度。如制定班 主任工作量化考核制度,考核分过程性评价(即每月考核)和阶段性评 价(即年度考核);坚持表彰优秀,推动合格,不合格者不聘任的原则, 完善班主任、教师的考核评优的励制度。同时还运用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对班主任、任课老师等进行培 训,并在教师之间组织学习和研究,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通 过“民族团结教育”提高教师队伍的自身素质和育人能力,从而将“学 校民族团结教育”不断深化,使各项教育工作落到实处。XXXXXX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