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51947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建筑抗震概念设计基本内容建筑抗震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 应重视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 合理的建筑布置在抗震设计中是头等重要的 ,提倡平、立面简单对称。 “建筑结构的规则性 ”包含了对建筑的平立面外形尺寸 ,抗侧力构件布置、 质量分布 ,承载力分布等诸多因素的综合要求。抗震概念设计应坚持的原则1)刚柔相济原则。在抗震设计中 ,不能一味地提高结构的抗力 ,一般是根 据初定的尺寸和混凝土等级算出结构的刚度 ,再由结构刚度算出地震力 然后计算配筋。 如果结构刚度太大 ,地震作用效应就很大 ,这样为抵御地 震而需配更多的钢筋 ,因此 ,增加了结构

2、的刚度 ,反而使地震作用效应增 强。在较大的地震力瞬间袭来时 ,极易造成局部受损 ,最后导致各个击破 ; 而太柔的结构虽然有很好的延性 ,可以消减外力 ,但容易造成变形过大 而无法使用 ,甚至整体倾覆。在抗震设计中 ,为了实现刚柔相济的原则 , 既满足变形要求 ,又能减小地震力 ,最主要的方法是进行隔震消能设计。 在抗震设计中 “,刚柔相济 ”可以通过合理控制设计总信息来实现。比如 周期、位移、地震力应满足 GB 500112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限值要 求或者不超规范太多。2)多道设防原则。强烈地震后往往伴随多次余震 ,如果只有一道设防 ,在 首次破坏后再遭余震 ,结构将会因损伤积累而导

3、致倒塌。 因此 ,一个抗震 结构体系 ,应由若干个延生较好的分体系组成 ,并由延性较好的结构构 件连接起来协同工作 ,如框架 剪力体系是由延性框架和抗震墙两个分 体系组成。抗侧力结构和构件应设计成延性结构或构件延性是指构件或结构具有 承载能力基本不降低的塑性变形能力的一种性能。在“小震不坏 ,中震可修 ,大震不倒 ”的抗震设计原则下 ,结构应设计成延 性结构。 当设计成延性结构时 ,由于塑性变形可以耗散地震能量 ,结构变 形加大 ,但结构承受的地震作用不会直线上升 ,延性结构的构件设计应 遵守“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弱杆件 ,强底层柱”原则,承受竖向荷载 的主要构件不宜作为主要耗能构件。应

4、有意识地加强薄弱环节1)结构在强烈地震下不存在强度安全储备 ,构件的实际承载力分析 (而不 是承载力设计值的分析 ) 是判断薄弱层的基础。2)要使楼层 (部位 ) 的实际承载力和设计计算的弹性受力之比在总体上 保持一个相对均匀的变化 ,一旦楼层 (部位 ) 的这个比例有突变时 ,会由 于塑性内力重分布导致塑性变形的集中。3)要防止在局部上加强而忽视整个结构各位刚度、承载力的协调。4)在抗震设计中有意识、有目的地控制薄弱层 (部位 ) ,使之有足够的变 形能力又不使薄弱层发生转移 ,这是提高结构总体抗震性能的主要手段。 应采用合理的建筑结构体系建筑布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 ,结构单元抗侧力结构的布置

5、宜规则、 对称 , 受力明确,传力合理,传力途径不间断 ,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1) 抗侧力构件应布置合理。如在框架 剪力墙结构中 ,剪力墙宜均增布 置在建筑物的周边附近、楼梯间、电梯间、平面形状变化及恒载较大 的部位 ,剪力墙间距不宜过大 ;平面形状凹凸较大时 ,宜在凸出部分的端 部附近布置剪力墙;纵、横剪力墙宜组成L型、T型和L型等形式;剪力 墙宜贯通建筑物的全高 ,避免刚度突变 ;剪力墙开洞口宜上下对齐 ;抗震 设计时 ,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各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2) 结构的整体性要好。 高层建筑结构中 ,楼盖对于结构的整体性起到非 常重要的作用。楼盖相当于水平隔板 ,它不仅聚集和传

6、递惯性力到各个 竖向抗侧力的子结构 ,而且要使这些子结构能协同承受地震作用,特别是当竖向抗侧力子结构布置不均匀或布置复杂或各抗侧力子结构水平 变形特征不同时 ,整个结构就要依靠楼盖使各抗侧力子结构能协同工作。 楼盖体系最重要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平面内刚度和抗力 ,并与竖向各子 结构有效连接。所以房屋的顶层、结构转换层、平面复杂或开洞过大 的楼层、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分的地下室楼层应采用现浇楼盖结构。 一般楼层现浇楼板厚度不应小于 80mm , 顶层楼板厚度不宜小于 120mm,普通地下室顶板厚不宜小于160mm;作为上部结构嵌固部位的 地下室楼层的顶楼盖应采用梁板结构 ,楼板厚度不宜小于 18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