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电视节目播音主持英文名称:Broadcast i ng And Anchor i ng I n TV Programs课程编码:x3120661学时数:96其中实践学时数:80课外学时数:0学分数:6.0适用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一、课程简介电视节目播音主持是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电视新闻播音、电视纪录片解说、电 视节FI主持、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形体与化妆等方面的理论概要、训练要点与提示讲解,并配有各 单元相应的演播间和舞台实训课程。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们不仅要对电视播音主持的各类节目主持样态基本掌握,更要适应 新媒体发展需求,在即兴主持和即兴
2、表达等环节进行充分学习和锻炼,形成个人的主持风格和特色, 从而更加适应未来行业发展的需求。二、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表课程目标毕业要求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电视播音主持的节 目类型、风格、播音主持要求,了解媒体 宣传的舆论导向性:支撑毕业要求的第1点:热爱社会主义祖国, 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和严谨作风的新时代大学生风貌。2、在类型节目的策划和主持中学习相关通 识知识,为将来更好驾驭各种节目做好准 备:支撑毕业要求的第2点: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 知识,通过学习与本专业相关的文学、美学、艺术 理论等多学科的通识性知识提升学生的
3、综合素养:3、让学生具有初步策划和编辑广播录播节 目和直播节目的能力;支撑毕业要求的第3点:掌握标准的普通话,具 有良好的播音主持发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 广播、电视及新媒体平台各类型节目的采、编、播 初步能力,具有文学作品朗诵和影视剧演播、配音 的创作能力。4、现场报道和新闻稿件撰写,演播间出镜 训练和不同类型播音主持的演播音要求, 演播间设备的适应;支撑毕业要求的第4点:熟悉党和国家新闻宣传 报道的方针、政策和相关法规,具有新闻宣传报道 的基本能力,熟悉基本的传播技术与设备。5、节目策划和创新能力。支撑毕业要求第5项: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应变能力。 支撑毕业要
4、求第6项:具备英语听、说、读、写 的基本能力和使用网络、计算机的基本能力。 支撑毕业要求第7项:拥有健康的体魄,在能够 独立完成个体工作的基础上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 极参与团队讨论、与团队成员协作共同达成工作目 标。三、课程教学内容、基本要求、重点和难点()电视播音1、电视新闻播音2、电视新闻现场报道3、电视纪录片解说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电视播音主持的含义;理解播音与主持的不同要求:掌握不同类型节目的 播音要点;熟练掌握不同节目的播音技巧。教学重点:镜头感、交流感、亲和力。教学难点:态度情感与控制。(二)电视节目主持1、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主持2、电视社教类节目主持3、电视综艺类节目主持4、电视谈
5、话类节目主持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电视主持的含义;理解电视主持的基本要求;掌握电视节目主持的各种形 式;熟练掌握不同形式的节目主持要求。教学重点:镜头感、现场互动。教学难点:新闻评论类的态度表达。(三)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形象造型1、电视播音员主持人化装造型2、电视播音员主持人的基本形体教学基本要求:了解造型、仪表的重要性;理解造型、体态是为波音主持服务;掌握化妆要领, 对发型、服装、配饰等副语言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力;熟练掌握副语言的应用要点。教学重点:出镜形象设计。教学难点:面部妆容。四、各教学环节及学时分配序号主要内容主要教学方式学时分配辅导答疑比例一电视播音讲授、实践24 (4+20)4:1二
6、电视主持讲授、实践56 (8+48)4:1三化妆造型讲授、实践16 (4+12)4:1五、课程其他教学环节要求教学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以演播间实战为主,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充分消化吸收及 应用。教师有演播间环节采取“一对一”辅导的方式,针对学生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指 导。六、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基础课程播音主持艺术导论播音创作基础,专业课程即兴口语表达、广播节目播音 主持等课程都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特别是广播与电视的播音主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又有很大 差异性,学生应在不同模式下进行播音主持方式的自由切换。七、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1、电视播音与主持,付程、罗莉,中国传媒大学出版
7、2013年9月2、电视节目播音主持,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 年10月八、课程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办法本课程以基础的理论知识考核为主线,建立开放式的全程体系,采用形成性考试和终结性考试 相结合的方式。形成性考试包括平时表现、课堂讨论和到课率情况,平时分数占学期总成绩的40%, 终结性考试成绩即期末考试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60%。总评成绩二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创新实践加分,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创新实践加分3 - 5分。评价项目评价环节课程目标平时成绩(40分)出勤+课堂讨论(40%)支撑课程目标的第1、2、3点期末考试(60分)口试(60%)支撑课程目标的第4、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