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181353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分析及应对措施【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0019(2014)03-0306-01 护士工作压力巨大,正确评估护士职业压力来源并采取 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非常必要。制定合理的制度,不断优 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构建融洽的护患关系,提高住院患 者满意度,是护理工作得以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将探 讨护士的压力来源,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以供临床参考。职业压力是指当职业要求迫使人们作出偏离常态机能的 改变时所引起的压力。适当的压力源可以对个体产生促进和 催化的作用,但是持续过度的压力在个体身上造成的影响却 是病理性的,偏离常态的,这包括生理和心

2、理两方面。随着 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士所承受的高负荷职业压力也广泛被人们关注。 国外从 20 世纪 80年代起对护理工作压力的研究逐步增 加,国内近年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 1 。研究表明:护士 的职业压力过大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体健康、工作满意度、 出勤率、人员流动率等,还会影响到护士所提供的护理质 量。1 护理工作中压力源的分析1.1 不良的工作环境:医院既是一个社会学、技术学、 生物学和心理学的复杂体系,同时也是一个充满焦虑、变 化、沟通障碍的场所。这种环境带来的许多不良刺激既影响 病人又影响护理工作者,许多有毒的致病因素如细菌和病 毒、核放射的威胁、拥挤的工作空间以及不适的气味,均是 护

3、士不得不面对的环境因素1.2 心理压力:护士的工作既是体力劳动又是脑力劳 动,工作辛苦,而付出的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持续而 快节奏的紧张工作会使护士产生疲乏感,特别是医疗事故 处理条例实施后,患者及家属的自我维权意识增强,对护 理质量的要求日趋增高,医疗民事诉讼日益增多,护士经常 担心会发生差错事故。1.3 文化压力源: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医疗技术和设 备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先进设备和技术都需要高端的护理保 障,因此社会对护理工作的标准逐渐提高,这就要求护士必 须了解新的技术,不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响应 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显然这势必会对护士造成较大的精 神压力。1.4 社会地位

4、因素:护士的社会地位较低,晋升深造机 会少。医生护士都接受高等教育,但是人们重医轻护的观念 很严重,认为护士只是医生的助手或附属品,对护理服务的 评价偏低。患者痊愈出院后往往对主管医生的水平和服务赞 不绝口,对护士的工作感谢甚少。医护之间的工资待遇差距 较大,护士在回报之间找不到平衡点。这些都大大挫伤广大 护士工作的积极性。1.5 家庭性压力:社会性压力源大部分护士都是女性, 工作与家庭都必须兼顾。妇产科护士长期工作在充满“应激 源”的环境中,要正确对待产妇苦楚的呻吟,要面对千差万 别的患者,有的对护士工作过于挑剔,有的不愿意配合护士 的安排,有的随意辱骂护士。此外,护士更多时候面对的是 饱受

5、病痛折磨、病情变化莫测的人群,面对生死弥留、骨肉 分离的悲惨场面,让护士感到悲哀、无助、压抑,这些负性 心理在短时间内难以摆脱在精神上给她们造成严重负担。回 到家,还要承担起作为妻子,作为母亲的责任,肩负工作与 家庭的双重压力,有的护士还不被家庭所理解,从而出现家 庭抵触,产生和加重心理压力。2 应对措施2.1 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加强室内空气流通,定 时开窗换气,提供良好的休息环境;努力营造和谐、愉快、 团结进取的工作氛围,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同事支持系 统;保证充足的营养,进食高热量、高营养的饮食;保证足 够的睡眠休息,每周至少 2 次规律的运动;可通过看书、听 音乐、画画等使精神放松

6、,必要时向专业医师寻求帮助;积 极参加文娱活动,丰富业余生活,并定期组织专题心理讲 座、个别沟通等,保持心理健康,面对应激事件尽量采用积 极的应对方式,避免回避方式,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2.2 护士自身减压:作为护士,要客观而深刻地认识护 士工作的特殊性,正确认识自我,理解患者的患病的心理特 点,耐心地向患者家属讲解问题和疑问,心平气和地帮助他 们。除此之外,鉴于护士职业的特殊性,经常要上夜班,所 以应多多与家人交流、沟通,得到家人的支持。护理管理者 应了解科室中各护士的家庭情况,以便良好地调节她们的情 绪,在特殊情况时亦可针对性的调整白班或以放假的形式让 护士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这些都会让护

7、士自身保持一个良 好、健康的心理状态。2.3 提供深造、进修的机会:医院要想办法提供护士继 续深造、进修的机会,如给予在职研究生学习的护士提供时 间和学费支持;选派护士到院外进修学习、培训或学术交 流,将国内外护理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和新方法学会并带 回传播。2.4 社会方面:社会各界应提倡尊重护士、关爱护士的 观念,加强对护士工作的宣传,让社会更多的了解和认同护士工作。提高护士的社会地位,重 视护士劳动价值。卫生行政部门应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为护 士提供良好的课程培训,使护士能及时更新知识,卫生学校 的课程应更多地增设人文科学方面的内容,如心理、伦理 等,使护生工作之后能从容面对心理压力。参考文献1 孙晓颖国内外护士职业压力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6,25( 1 ): 42 包家明中国护士职业压力调查分析J.护理与康复, 2002, 1(1): 293 谭玉兰.宋玉兰.运用 RoY 适应模式管理护士职业压 力初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 (2): 954 潘春娟.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 J .护理研究,2002,16( 9): 5445 王虎娥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J.护理研 究,2008,22( 5C)11392-13935 孙玉英.沟通障碍导致护患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J.护理研究, 2008, 22( 3C): 826-8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