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党校系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doc

上传人:吴起龙 文档编号:1218919 上传时间:2018-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党校系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8年党校系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8年党校系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党校系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党校系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8年党校系统工作总结-范文精选党校系统工作总结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坚强的党性锤炼人党校系统工作总结县委党校坐落于县城西北角风景优美的皇庄坡麓,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前沿阵地和党性修养锻炼的熔炉,也是在县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干部和理论骨干的学校。特别是彝县成立以来,经过20年的努力,县委党校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集干部理论培训、国家公务员培训和干部学历教育以及马列主义理论研究为一体的干部培训学校。因此,20xx年3月,为适应大规模培训公务员队伍的需要,县委、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县委党校成立漾濞彝族自治县行政学校,与县委党校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2、可以说过去的20年,是县委党校“积极有为,硕果累累”的20年。一、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县委党校创建于1962年10月,建校后曾多次易址。1969年2月曾迁至距离县城25千米外的脉地镇江桥村平地坝,并一度改为“五七”干校。1972年10月,方恢复县委党校建制。1982年,为了解决县委党校离县城较远,不便于培训轮训干部的实际困难,县委决定在县城附近金星村十九街社皇庄坡麓征地5030平方米,并先后建起了县委党校校舍,1984年3月,正式迁入现址。现有教职工10人,5名教师均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有高级讲师2人,讲师1人,在职在读研究生1人;5名行政后勤管理中除1人为中专学历外,均为大

3、专学历。县委党校目前的基础设施为:教学楼1幢和职工宿舍楼1幢,教室2个,厨房1幢,餐厅1个,可同时提供70名学员的食宿和150人规模的培训。设有图书室和微机室,所拥有的数千册藏书和每年所订阅的数十种报刊杂志,能基本上满足学校日常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需要。县委党校成立以来,完成了各个历史时期干部教育和培训任务,特别是自1985年彝县成立以来,肩负起提高彝县干部思想理论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加强党性修养,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重任。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突出特点,始终服从服务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级党委的中心工作,在开展教学科研,干部短

4、训、轮训,以及干部学历培训工作等方面作出了显著成绩。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形式不断更新,办学领域不断延伸,办学队伍不断壮大,基础设施也有了较大改善。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20xx年新一届校领导班子制定出县委党校20xx20xx年建设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年以来,先后投资26万元改造了教学综合楼、大教室、厨房和绿化美化了校园环境。目前,正在稳步向校园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教学功能齐全的既定发展目标迈进。二、“主渠道”作用发挥充分,理论培训业绩辉煌作为党性锻炼的熔炉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前沿阵地,为了充分发挥在干部培训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县委党校始终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作为办学

5、的宗旨和理念,着眼于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运用、着眼于实际问题的思考、着眼于推动彝县政治、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全县脱贫致富奔小康目标的全面实现,积极开展干部培训轮训工作。20年来,我校始终从全县乡科级领导干部和乡村基层干部的思想实际、工作实际出发,结合不同时期本县社会经济实际和发展的迫切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的培训方针,并采取多种形式的灵活培训方式,使培训范围不断延伸和扩大。本校不仅圆满完成了每年的干部理论培训、公务员岗位培训任务,而且还拓展了学校的办学渠道,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和声誉。为了提高培训的效果和档次,我校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多次会同县委组织部、县委宣

6、传部等部门聘请省州专家学者和有关领导为理论培训班学员授课。本校的教师也经常应邀到县级其他单位和深入11个乡镇及部分村委会,进行理论辅导或讲授党课。20年来,我校共举办了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干部理论培训、短训班和公务员岗位培训班以及县级各部门业务骨干培训班360余期,参训人员达18000多人次,其中干部理论培训班150多期,参加培训的乡科级领导及村干部达8500多人次。三、学历教育成绩显著,办学层次不断提高党校的干部学历教育兴起于改革开放之初,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形势和改善干部学历结构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以在职党员干部为主要培训对象的干部教育形式。1986年,经云南省干部教育委员会批准,开办了学

7、制为两年的全日制党政干部中专班,先后招生两届,共毕业学员85名,八六级毕业45名,八八级毕业40名。从而使本校在大理州党校系统中至今为止,同大理市委党校一道成为办过全日制党政干部中专班的两所县级党校之一。1989年,我校又开办了中专函授专修班,结业学员54名。1992年,还开办了中专函授全科班,毕业学员34名。1995年以来,又先后开办了七届省函大专漾濞教学班,共有349名学员取得了大专文凭。20xx年,开办了第一个中函本科漾濞教学班,20xx、生动性和实效性。2、树立以人为本的学生观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知和感悟,我们引导他们区关注生活,珍视学生独特的生活经验,强调

8、体验式、探究式和研讨式等学习方式,帮助他们尝试着自己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就要尊重他们的权利 和个性发展,在基本的式非标准基础上,允许他们在多元价值中做出不同的选择;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关注“边缘儿童”,对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发展性的、鼓励性的评价,帮助他们感受成长的逾越!3、梳理与时俱进的教师观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是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活动的你说: “ 信念能在我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激励我,鼓励我,永远在心中跳动、呼喊。 ” 虽然你很平凡,不违反纪律,老师跟你说话你说的是 “ 哦 ” ,但从普通的眼神,平时的点滴中,老师看出了你的坚强,挫折面前默默承受,默默起航!20xx年

9、又连续招收了两个中函本科漾濞教学班,目前在校就读的有三届中函本科班的共150名学员。20年来,在我校接受学历教育的学员共672名,现已有522名学员取得了大中专毕业文凭(含取得结业证的54名学员)。这些从本校完成学业的学员,通过学历培训和教育,不仅糸统地学习和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通过全面糸统地学习了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接受了新的理论武装。如今这些科学文化素质有较大提高,理论基础比较扎实,党性修养又上一个新台阶的学员活跃在全县各条战线上,把所学到的知识奉献给党的事业,做出了显著成绩,并涌现出许多先进模范人物,不少被提拔到领导岗位上,成为彝县“三个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四、“教

10、学”促“科研”,硕果累累科研工作是党校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是提高党校教育质量的基础和先导。县委党校不仅历来都大力提倡以科研促教学,积极为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添砖加瓦的奋斗方向,而且始终都将科研工作作为提升学校教学层次和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因而,县委党校的科研气氛一直都是非常浓厚的。教师在认真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着眼于为县委、县人民政府决策服务,为教学服务,为社会服务的“三为”方向,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从事科研活动和开展社会调查工作,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成果还获得有关部门的奖励。据不完全统计,20年来,本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共有19次获得有关部门的奖励,其中获省州级奖11项。县委党校教师先后在云南日报、云南支部生活、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创造、云南纪检监察、大理日报、白族文化研究、大理文化、滇西北论坛、大理宣传等省州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和调研报告100多篇。另外,部分教师根据县委的安排,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漾濞彝族自治县历史大事记(已由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编写工作,有的教师应聘担任了漾濞文史资料和漾濞民间故事(已由学苑出版社出版)的编委,并具体参与了漾濞文史资料第二至六辑的编辑工作和收集整理了24则3万余字的漾濞民间故事,为全县的理论研究宣传和地方民族文化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20xx年3月,我校被命名为县级“文明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