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做善观察会观察的幼儿教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06655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2做善观察会观察的幼儿教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12做善观察会观察的幼儿教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12做善观察会观察的幼儿教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做善观察会观察的幼儿教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2做善观察会观察的幼儿教师.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做善观察会观察的幼儿教师中国教育报 2013 年 5 月 19 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杜丽静观察是一种运用多感官直接或间接对人、事、物进行有目的、有计划、较为 持久的知觉活动。 教师要做一个善于观察的研究者要掌握三个要点: 首先,“多 感官”意味着观察不只用眼睛看,还需要调动听、触、嗅、味等感官参与其中, 可以凭借照相机、 摄像机等设备间接感知对象的特征; 其次,“有目的、有计划” 指观察者在开始观察前务必做到“心中有数”, 明确观察什么、 观察哪些人, 提 升自身的观察敏感性;再其次,“持久”意即观察必须历时性长。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指出,教师应掌握观察、记录等了解幼 儿的基本方法。

2、但现实中, 教师倾向于将“看过了”归结为“观察了”, 教师与 真正的“观察”相距甚远。 做一名会观察、善观察的教师已成为 学前教育 蓬勃发 展时期幼儿教师重要的任务。做心中有数的观察者“心中有数”的观察者在行动开始之前就清晰地理清思路,明确观察目标: 我想了解幼儿的哪些情况?需要观察哪些幼儿?包括哪些行为?在什么时间段、 地点进行观察?观察这个行为有什么限制?确定观察目标后,教师要做好充分的精神准备和物质准备。所谓精神准备, 是指观察者对将要观察的人、事、物具有敏锐的意识,能够恰当、敏捷地捕捉到 有效信息。 为了提高自身的敏感, 教师可以到幼儿熟悉的场所和幼儿互动, 让幼 儿在进行各项活动中熟

3、悉教师的存在, 利于幼儿在教师在场时依然能自然地表现 出个人的喜好、 倾向。而物质准备是指教师在观察之前必须准备好观察和记录的 工具,如:在活动室的四个方位都放有方便拿取的便签纸和笔、观察表,随手可 拿的数码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甚至需要定时检查数码相机、录音机、摄像 机是否可以正常使用,以免“物到用时方恨坏”,流失了珍贵的瞬间。一般而言,幼儿园教师常用的观察有两类:一类是时间取样法,一类是事件 取样法。时间取样法是指在规定的一段时间内,观察预先确定好的行为。例如, 教师想观察幼儿之间的互动,她可以选择一个不打扰幼儿但能一览全局的地方。 在上午 9:30 至10:00 的幼儿活动时间段,每隔

4、 5 分钟观察一两位幼儿的行为、 语言,并将这些行为和语言分类,准确地记录在观察表格中。事件取样法是以选取行为或事件作为观察样本的方法。 行为或事件一出现或 开始,教师就要观察,持续到行为或事件结束。例如,教师想观察幼儿在游戏中 的争吵行为, 首先对“争吵行为”下操作性定义, 预先设计观察维度: 争吵行为 的发生背景、言行、结果、影响、类型,幼儿在游戏时一旦发生争吵,教师就可 以对整个争吵事件进行持续观察。两种观察都需要教师经常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练习, 每次几分钟或者每次观 察一两位幼儿,耗用的时间并不长,采集的事件也平平淡淡,但天天如此,教师 会惊讶地发现如此短暂的时间却能收集到丰富的一手资

5、料, 这比刻意用一段漫长 而完整的时间完成任务要高效得多。做实事求是的记录者 幼儿在不同的情境、面对不同的伙伴、操作不同的材料时往往会有各异的言 行,尽管教师努力用记忆将幼儿的种种表现保留在脑海中, 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 转瞬即逝的讯息令教师难以全部记住, 因此, 教师需要借助有效的记录方式, 还 原幼儿行为、语言、事件的本真面目。记录本身是一个澄清事实、组织思路的过程。观察者在记录的同时,就在深 刻反思,利于对幼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效策略。幼儿园教师常用的记录方式有三类:文字描述记录、表格记录、仪器设备记 录。文字描述记录是观察者运用文字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记录。 但观察者较难同 时兼顾观察、

6、记录两件事情,因此,为了确保观察细致、记录详实,一般使用观 察时速记,观察后整理、添加细节的方式。例如,教师观察幼儿的娃娃家游戏时 做了简短的记录:娃娃家、洋洋玩医生道具、心跳、血压计。当教师结束了一天 的工作后,可以将事实详实叙述:在娃娃家,洋洋正在玩医生的道具。他默默地 为娃娃吸氧气、量体温、测验娃娃的反射动作。他带着听诊器:“我听到你的心 跳了,心跳正常。”一会儿,洋洋又拿出血压计,把它绑在娃娃的手臂上,观测 血压计的数值。表格记录是指观察者根据不同的观察目的、内容,自行设计观察记录表,在 观察时对照项目用不同的符号进行记录。 例如:教师观察幼儿区域活动时的学习 品质可以设计:对活动兴趣

7、、遵守规则、持续注意力等等维度逐个进行登记。设备记录是指用录音机、摄像机、数码相机等视听设备辅助记录。如果教师 想观察的幼儿行为同时在不同的游戏、 不同的区域活动中都出现, 而教师一人无 法全面掌握所有的信息, 就可以借助视听设备。 视听设备可以重复播放, 以便教 师反复倾听、详实记录、认真研究与评估。以上三类记录方式,都需要教师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力求用平实、具体、 客观的语言和视听材料,将幼儿的各项发展真实还原。做客观公正的分析者 记录幼儿的活动,不只是关注或赞叹幼儿的行为与作品,也不只是对幼儿的 行为进行知觉记忆, 更重要的是对记录下的信息进行意义建构、 分析解读。 针对 一系列记录进行

8、客观、公正地分析和解读,这有利于教师透彻了解幼儿的兴趣、 需要、发展区,以分析结果为指南,设计出更适宜幼儿发展的活动、提供更丰富 恰当的支持。如一位教师在美工区观察幼儿绘画,幼儿正在画我的家。教师 对三位幼儿观察后进行了深入剖析: 从绘画区角的三位幼儿的神情、 动作可以看 出,幼儿画看书的爸爸时会“犹豫一下”, 不知如何下笔,画看电视的妈妈时“放 下了笔”, 想办法翻看自己的图画书, 从处于绘画水平中等的幼儿来看, 班里的 幼儿对人物的动态绘画经验尤其是人与物的直接关系尚有欠缺,还需提升经验。从某种程度上说,观察是一直被高调提及,却较少被真正实践的重要能力。 从事幼教工作,教师要将观察幼儿的使命融入自己的职业生命,为幼儿的健康、 和谐、全面发展提供适宜、有效的支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