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冬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28236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暖冬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暖冬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暖冬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暖冬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暖冬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暖冬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暖冬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暖冬气候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及其对策探究(孟津县气象局 河南 洛阳 471100 )摘 要: 最近一些年,农作物受到冬季温度的影响较为 深远,集中体现在群体较大,生长发育进程较快,存在较为 严重的冻病害,扩大后期倒伏面积。所以,在生产上应当制 定相应的解决对策,笔者就针对小麦的例子,对农作物受到 暖冬气候的影 ?进行论述,针对性制定应对措施。关键词: 暖冬气候;农作物;生长;小麦;影响;对 策120.5引言 在气象学中对暖冬的含义进行了界定:即为在当年 月到第二年 2 月两个月的时间内, 平均气温高于历史同期 度以上的冬季。因为出现了暖冬气候,因而严重影响了农作 物的正常生长。人们也对这一气候事

2、件越来越重视。1 暖冬对小麦的影响1.1 小麦生育期相关研究显示,气候变暖,暖冬产生后逐渐增加了春前 积温,使得冬春季节小麦生长情况变化,和以前相比,改变 了我国小麦播种期。郜庆炉等针对小麦选取了较为典型的豫 麦品种,对河南地区的小麦播种期的变化进行研究,得出的 结论为:早播让小麦越冬之前加快幼穗的分化发育,而在越 冬期,小麦在幼穗发育期越高,则在暖冬气候条件下,越容 易受到冻害的影响;晚播让小麦前期生长发育速度减慢,并 且单株平均分蘖数量较少,后期发育速度更快,穗小粒少, 也难以提升产量。为减少气候变化不利于小麦的影响,应选 择合适的品种,对播种期进行合理调整。1.2 小麦病虫害通过温室效应

3、产生的气温与降水的变化,将会对产生各 类病虫害的分布、生长、存活、行为、生殖、迁移、种类动 态产生影响,还可能引发巨大的病虫害危机,特别是将更严 重地影响受温度控制的病虫害的活动。条锈病菌源是否能安 全过冬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冬季气温的高低,并对下年该病 虫害产生与流行的程度产生影响。气候变暖特别是冬季温度 升高,对条锈菌越冬有帮助,能增加菌源基础,春季气候条 件合适, 会加重小麦产生条锈病, 并扩大该病害的波及范围 在气候合适的年份,小麦条锈病的范围将逐渐往南方转移。 小麦赤霉病也是具有代表性的气候型病害,气候条件对该病 害的产生有巨大的影响,由于气候逐渐升温,在黄淮流域和 陕西关中地区或多或

4、少都可能产生小麦赤霉病。由于近些年 冬季气候逐渐变暖,也增加了根腐病的爆发几率,少数地区 甚至达到了 100%的发病率。温室效应还增加了一些病虫害 的生长季节,增加世代害虫的繁殖,延长了一年中的危害时 间,当前,受到温度影响的害虫活动范围也会由于温度上升 而扩大危害范围。然而对害虫生长季延长的时间,危害地区 波及范围以及对小麦危害的具体程度,当前尚未作定量研究。1.3 小麦产量 众多学者纷纷研究小麦产量受到温度升高这一因素的 影响。黄淮海平原得出的结论为:秋冬季节温度适当升高, 有利于提高小麦产量,而春季增温则相反,升温越高,则越 会减产;降水量增加有利于缓解小麦减产,并且春季降水量 的改变,

5、使冬小麦产量受到显著的影响。分析新疆地区各个 时段温度和小麦产品得出的结论为:越冬开始前小麦产量和 热量大体上成正相关,冬季降雪量较为稳定的情况下,温度 升高有利于冬小麦增产,然而就小麦拔节后温度和产品出现 负相关,换言之,夏季气候变暖有可能导致冬小麦减产。江 淮地区气候变化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可针对越冬期气温和 春季降水方面展开分析,冬小麦产量和冬季气温出现正相关, 若将来春季降水减少,则不会过多影响冬小麦产量。通过试 验可知, CO2 浓度逐渐增加会严重影响冬小麦后期的生长发 育,由于C02浓度升高,则冬小麦的株高和生物量都可能会 提升,然而针对各种品种小麦会有不同的反应程度。2 应对气候影

6、响的有效对策2.1 做到适期迟播 适期播种即为播种小麦之后的温度和光线资源能适应 其群体与个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培育出要求高产的个体素质 与群体质量。按照小麦栽培的积温学说、小麦高产栽培模式 与高产栽培时间,针对上述三点合理确定本地小麦适合的播 种期。第一,充分保证小麦安全拔节,不受冻害,小麦拔节 后十周内不会产生低于-2 C的晚霜冻害,即为安全拔节期, 能有效防止小麦冻害或减轻冻害。第二,根据壮苗越冬期选 择合适的播种期。春性品质越冬之前必须有 5.5 张叶片, 2 到 3 个单株分蘖,幼穗发育停留在二棱期,积温需达到 500-550 C之间。半冬性品种需要 6到6.5张叶龄,3到4个 单株分

7、蘖,积温要求为 700-800 C。冬前的高峰苗控制在约 70 万。第三,按照小麦适播期温度标准对播期进行合理确定。 春性品种日平均气温在 13 C到15C之间,半冬性品种气温 在 15 C到 17C。2.2 降低播种量 因为暖冬年有效积温较高,对小麦增加分蘖量和群体数 量有促进作用。所以。减少播种量和适期相结合,有利于减 少群体数量,改善群体质量,增加茎蘖成穗率,有效避免冻 害的产生。生产上配合降低群体起点和适期播种,推动冬前 麦苗早发生长,增加小麦拔节时间,增强抗寒抗冻能力。适 播期内的高产田实施扩行播种, 保持 30 到 33cm 的行距, 通 常大田行距保持在23到26cm,能减轻病害

8、,培养壮苗,提 高其通风透光能力,促进植株的健康成长。适期早播的田块 适合精量播种,每 667m 2 基本苗保持在 8万到 12 万之间。 在适期范围内适合推迟播种和减量播种,每 667m 2 基本苗 控制在 12 万到 18 万之间。比适期播种较迟的,以常年适期 播种的播量适合,尽可能匀播,保证高质量播种。群体和个 体协调生长,能增强抵御寒冷、抗病虫害、抗倒伏的能力。2.3 合理使用化学调节 生化制剂的正确运用能有效保证小麦壮苗安全越冬。不 但能矮化促壮,加快分蘖,而且能延缓小麦生育进程。在进 行播种之前,可选择 15%多效唑1.5g或矮苗壮2g拌1kg麦 种,提升苗素质,提升其御寒能力。还

9、可以在小麦播节前喷 施叶面,使用15%多效唑75g兑水75kg,控旺促壮,控上促 下,冻害也能得到有效缓解。2.4 调整基苗肥的使用比例 在使用对小麦施肥的肥料时,广泛存在基苗肥比重和面积较大的情况,而拔节孕穗肥使用数量不足,面积较小。对 于暖冬气候,必须将基肥尤其是氮肥使用量适当减少,以对 冬前单株生长过旺群体较大的现象进行控制。非特殊情况通 常不适合施苗肥,而对拔节孕穗肥与粒重总的施肥量进行重 施,通常田块使用尿素必须在 25kg 以下,其中 60%为基肥, 30%为拔节孕穗, 10%为粒肥,一次性驶入磷钾肥等底肥。2.5 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小麦雌雄蕊分化期、四分体期对低温敏感度较大,容易

10、 遇到冬季寒流、春季“倒春寒” ,产生严重的冻害,尤其是 小麦冬季拔节田块易受到巨大的危害。小麦冻害必须根据苗 情进行调整和补救,落实好各项补救措施后,有利于快速恢 复灾后情况,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只要在冬季越冬期产生 冻害或早春受冻麦田,必须及时施加恢复肥,小麦产生冻害 之后,应增加尿素 112.5kg/hm 2 ,加快小麦分蘖生长,及时 补救穗数。对冻害发生早、群体小、冻害重的田块,多施肥 料,一促到底。小麦拔节至孕穗期发生“倒春寒”的麦田, 以孕穗肥和中后期喷叶面肥相结合,可结合氮肥补施磷、钾 肥,后期用磷酸二氢钾 100g 加 1%尿素对水喷雾,以提高穗 粒数和粒重进行补救。2.6 选

11、用抗寒性强的品种 针对当前小麦受冻的现状而言,偏春性的品种较多,而 不易受冻的则是半冬性品种,在淮北地区10 月 15 日之前,适合播种半冬性品种; 10月 20日之后适合播种偏春性的品 种。结语 综上所述,农业受到气候变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最大, 所以,气候变化也会较大影响小麦的生产,亟待针对相关方 面深入展开研究。当前,我国必须对气候变化的多种因素展 开分析研究,尽可能使各种气候变暖带来的有利影响发挥积 极作用,趋利避害,减少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推动我国小麦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参考文献1 董昀 . 暖冬气候对小麦的影响及对策 J. 农村百事通, 2008,(23):36-37.2 董昀,刘成,王映红,周德慧 . 暖冬气候对小麦生长 发育的影响及对策 J. 作物杂志, 2008,(04): 95-96.3 孙继洲,朱阿林,夏济珠,崔秀萍,王芬 . 暖冬气候 对大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 J. 江苏农业科学, 2007,( 03): 36-38.作者简介:王洪新( 1978- ),男,河南洛阳人,大气探 测工程师,从事地面观测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