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Word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29541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校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我校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我校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我校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我校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Word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校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校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Word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我校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梁庆忠(肇庆市德庆县香山中学)摘 要:课外体育活动是实现学校体育目的、任务的重要组织成形式,也是增强体质发展个性的重要途径之一,为提高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效果,本文着重调查研究了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意识与动机,在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每次锻炼投入的时间、锻炼的负荷等方面探索,目的在于及时掌握我校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情况,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为我校搞好课外体育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中生   课外体育活动  调查研究一 、问题提出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确规定:

2、“普通中小学校、农业中学、职业中学每天应安排课间操,每周安排三次以上课外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含体育课)”;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也强调要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2004年教育部周济部长提出:“让每个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 课外活动是体育课的延续,是实施体育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然而,经调查发现,我校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学生不多。笔者认为,我校应该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实施改革的全面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已在全国推广,借鉴高中选项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使他们自主地参与课体育锻炼。二、研究对象与方法1、研究对象分别从我校高中三个年级的学生

3、中随机抽取1800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980人,女生820人。2、研究方法(1)问卷调查法:设计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意识、动机、行为等因素的问卷,本课题共发放问卷1800份(高一、二、三年级分别发出600份),回收1762份,回收率97.9%。(2)面谈法:直接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以此补充问卷调查无法得到的资料。(3)文献资料法:查阅有关高中生参加课外体育现状和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等方面的文献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必要的统计学处理,对调查统计数据的结果和搜集到的重要资料进行系统的比较与实证研究。2 / 7 三、调查结

4、果与分析1、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意识的分析(1)课外体育活动的情感态度 从表1可以看出,很喜欢和比较喜欢课外体育活动的同学分别为22.9%和42%,不喜欢和不太喜欢的同学分别为27.9%和7.3%,反映了我校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是较一般。表1 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的情感态度调查表总人数很喜欢比较喜欢不太喜欢不喜欢人数%人数%人数%人数%男生95523824.942044.023925.0586.1女生80716520.432039.725231.2708.7合计176240322.974042.049127.91287.3(2)、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不但可以反映学生对体育

5、锻炼的作用和功效的认识,还可以反映学生对体育活动的需要和行为的倾向,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多层次的,从男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动机分析可知,男女生则以增强体质为主要动机,其次是缓解学习紧张。说明了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主要为了身体健康,确保在校期间不受身体健康问题而影响学习,凭兴趣爱好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学生较少,说明学校培养学生体育爱好方面做得尚有欠缺点,体育教师必须加强学生体育兴趣培养。表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的情况总人数增强体质缓解学习紧张兴趣爱好健美减肥通过考试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男生95541042.925626.820321.3565.9303.1女生

6、80733741.818723.214217.610012.4415.1合计计176274742.444325.134519.615668.9714.0 2、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行为的分析(1)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选择由表3可知,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选择中,男女课外体育活动项目都是选择球类为主,男女第一选择都是篮球,这与我校的篮球场地多有关,其次是乒乓球、羽毛球、毽球。足球对抗性强、运动量大,女生则不喜欢,她们为了满足健身目的,都是选择运动量小、身体较少接触的项目。表3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项目的情况排序123456男生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排球女生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毽球健美操跑

7、步(2)课外体育活动的频度由表4可知,每周锻炼4-5次以上的学生比例很少,每周锻炼1-2次的学生比较多,几乎没有的占21.1%,说明了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行为较差,必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他们参加课外体育锻炼。表4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次数情况总人数几乎没有1-2次3次4次5次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男生95517618.442844.819120.012012.6404.2女生80719524.234042.115919.79211.4212.6合计176237121.176843.535019.921212.0613.5(3)课外体育活动的强度由表5可知,我校参加课外体育活

8、动大部分以中等强度负荷为主,男女生的情况有所不同,男生以中等强度以上为主,女生以中等强度以下为主,女生怕大汗淋漓,表现出克制态度,与女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有关,而男生激情参与,投入精力较多,与他们喜欢对抗性项目有关。表5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采用的负荷情况总人数无明显感觉微微发热微微出汗中等出汗大汗淋漓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男生生955009810.322323.431132.632333.8女生807121.516320.231038.425031.0728.9合计1762120.00726114.853330.256131.839522.4(4)课外体育活动投入的时间由表6可知,在投入

9、时间方面,每次活动在60分钟以下的学生占被调查人数的87.4%,每次投入活动60分钟以上的学生占有12.6%。教育部规定在校学生每天应参加一小时的体育活动,从统计结果来看,远远未达到规定标准,我校只有12.6%的学生达到要求,很多学生反映学业重、作业多,很难抽时间锻炼。表6学生每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投入的时间情况总人数少30分钟3040分钟4050分钟60分钟以上人数%人数%人数%人数%男生95517218.041843.822323.414214.9女生80718823.336445.117521.7809.9合计176236020.478244.439822.622212.6  (

10、5)影响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由表7可知,影响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业紧张,所占的比例为50.5%,其次是学生缺乏体育兴趣占28.1%,这两点严重制约了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表7影响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因素情况总人数学业紧张缺乏兴趣缺乏场地器材缺乏组织指导人数%人数%人数%人数%男生95549551.825026.111712.3939.7女生80739548.924630.510613.1607.4合计176289050.549628.122312.71538.7 四、结论与建议1、结论(1)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人比较少,说明学生对体育活动的认识

11、不高,其课外体育活动的动机,大多数人是为了增强体质和缓解学习紧张,不是凭自身体育兴趣来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2)我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和次数远远达不到教育部要求的在校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的体育活动的标准。我校每天参加体育活动时间60分钟以下占87.4%,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12次占43.5%,每周几乎没有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占21.1%。(3)我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项目的选择上,大部分都是球类为主,运动项目比单一,大大地制约了我校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4)我校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运动负荷以中等强度为主,男生以中等强度以上为主,女生以中等强度下为主,男生喜欢有激烈的身体对抗,并且负荷量相对较大

12、的运动项目,女生则喜欢身体对抗少、负荷量不大的运动项目。(5)影响我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学业紧张,大部分学生觉得作业太多了,学习时间不够用,很难有时间运动,这是社会重视升学率的弊端;其次是学生的体育兴趣缺乏,这是体育老师值得注意和研究改进的问题。 2、建议(1)体育教师要加强学习,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特别要学习好新课标,以及运用好新课标。在校园内要积极借助体育课程改革在全国推广的东风,大力宣传新时代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精神,使全校师生便进一步深入理解体育锻炼的意义(2)体育教师要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发展观,应该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借鉴现代科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成果

13、,选择以素质教育为特色的新方法,在课堂上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之慢慢地养成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3)体育教师应大胆地实施新课程改革,重视改造传统运动项目和引入新兴的运动项目,精选适应时代要求,又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体育项目引入课堂,从而使我校课外体育活动由单一的球类运动变成有多种多样的运动项目的课外体育活动,满足我校学生的体育活动的需求。(4)体育教师要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每学期要定期举行各种体育比赛,以及要成立各种各样的体育兴趣小组,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如体育教师不足,可利用学生会,充分发挥学生会的作用,让学生会来

14、协助组织工作,甚至可以挑选体育特长生或体育骨干担当课外体育活动指导。(5)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的重要保障。体育教师除了要积极向学校领导争取经费投入外,更重要的是积极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器材,根据学校的场地和校园地形地貌以及周边环境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开发和利用体育场地,简易的体育器材体育教师可自制或通过旧物改造而成,同时也可发动学生自带体育器材回校等。 参考文献:(1)黄克勤,肇庆学院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意识与现状研究 西江教育论丛,2007年第4期(2)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实验稿),2003年7 月 (3)樊林虎. 山西省农村中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体育科学, 2004年第5期。 -温馨提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可联系文库删除处理,感谢您的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