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分析报告模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30454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分析报告模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6年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分析报告模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6年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分析报告模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6年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分析报告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内蒙古马铃薯产业分析报告模版.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6 年马铃薯产业分析报告一、生产情况(一)种植面积“九五”到“十一五”是马铃薯种植面积的快速发展时期。“八五”期间年平均种植面积只有408 万亩,“九五”期间跃升到783.9万亩,“十五”和“十一五”分别增加到823.5万亩和968.1万亩,其中“十一五”的2008年和2010 年均突破了1000 万亩,分别达到1019.3万亩和1021.7万亩。“十二五”开局之年的2011 年,马铃薯种植面积 1069.1 万亩,创历史之最;随后的 4 年间,由于国经济形势的影响,以及产业部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科技含量低,产业与市场衔接滞后等问题的显现,马铃薯市场出现大幅波动,导致种植面积逐年下降

2、,年平均下降幅度达到 7.9%, 2015 年降低到 769.5 万亩 , 降回到“九五”期间的水平,年平均种植面积回落到 917.5 万亩;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科技支撑的加强,以及农民种植经营理念的转变, 2016 年种植面积回升到 818.6 万亩,比上年增幅 6.5%。(二)产量形势马铃薯平均亩产波动上升,年均总产量刚性提高。 “九五”期间马铃薯平均亩产鲜薯 842 公斤,年均总产鲜薯 660.2 万吨;“十五”平均亩产鲜薯 953.2 公斤,年均总产鲜薯 788.4 万吨;“十一五”平均亩产鲜薯 865 公斤,年均总产鲜薯 837.5 万吨;“十二五”平均亩产鲜薯

3、969.3 公斤,年均总产鲜薯 889.4 万吨。 2016 年东部马铃薯主产区遭受旱灾减产,但中部主产区降雨较好,产量增幅较大,总体属偏丰年景。全区平均亩产1019.8 公斤,较 2015 年增产 64.6 公斤,增幅 6.8%;总产鲜薯达到 834.8 万吨,较 2015 年增加 99.8 万吨,增幅 13.6%。(三)技术应用情况1. 节水栽培稳定推进2016 年节水栽培(滴灌和喷灌)面积 320 万亩左右,约占水地种植面积的90%,平均亩产 2500 公斤,比上年度降低 100 公斤以上;其中:马铃薯滴灌栽培技术推广面积近 180 万亩,平均亩产 2200 公斤,比上年度降低 200

4、公斤左右。主产区乌兰察布市马铃薯喷灌 40 万亩,膜下滴灌 68 万亩,两项合计占全市马铃薯种植面积的27.7%,占全区节水栽培种植的33.8%。2. 品种结构市场化加速2016 年,全区马铃薯主栽品种克新1 号种植面积约490 万亩左右,占总面积的60%,而市场优势明显,销售较好、价格较高的夏波蒂、荷兰系列、兴佳2 号、冀薯12 号、冀薯 8 号、青薯 9 号、后旗红、龙金、早大白等品种的种植面积占到40%,约 328 万亩,比 2015 年增加约 78 万亩,商品薯的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特别是乌兰察布市克新 1 号的种植面积下降到 270 万亩,占总种植面积的 69.2%,较 2015年

5、降低 5 个百分点,新品种种植面积达到 120 万亩,占到总种植面积的 30.8%,较 2015 年提升 5 个百分点,其中夏波蒂 35 万亩、费乌瑞它 25 万亩、冀薯系列 22 万亩、后旗红 11 万亩、兴佳 2 号 3 万亩、中薯系列 1 万亩,其他品种约 23 万亩。3. 脱毒种薯普及率稳步提升微型薯生产能力达到25 亿粒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16 年实际生产微型薯在8亿粒以上,原种产量在25 万吨以上,脱毒种薯总的生产量170 万吨左右,约占鲜薯总产量的 20%左右。一级以上脱毒种薯的普及率达到65%,较 2015年提升 5 个百分点。主产区乌兰察布市现有马铃薯脱毒组培室25000

6、 平方米,网室5000 多亩,原种田 5 万亩,合格种薯田 50万亩,达到年生产脱毒苗1.2 亿株、脱毒微型薯 4.5 亿粒、原种 10 万吨和合格种薯120 万吨的生产能力; 2016 年全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普及应用率达到 60%左右,较 2015 年提升 8 个百分点左右。二、市场消费(一)消费情况截止 2016 年 12 月底,马铃薯鲜薯销售 550 万吨左右,占总产的 65%以上。其中:乌兰察布市销售250 万吨左右,占鲜薯总产量的55%,比去年同期增加8%。主要销往、江浙、等地。(二)加工转化据不完全统计, 2016 年秋冬,龙头企业的实际加工量 80 多万吨,全区实际加工量近 10

7、0 万吨,加工率 12%。预计到明年春天,马铃薯加工转化率将达到 15%左右。其中主产区乌兰察布市已加工鲜薯 50 万吨,占鲜薯收获量的 11%。(三)价格变化2016年主要品种产地销售价格为:3 两以上克新1 号0.8 1.4元 / 公斤,夏波蒂、荷兰十五、冀薯12 号、冀薯8 号、后旗红等品种1.2 1.8元/ 公斤。与2015年相比,收获初期,收购价格平均每公斤低0.1 0.2元,进入10 月份以来,收购价格持续上涨,与2015年同期相比,收购价格平均每公斤上涨0.1 0.2元,而且销售形势好于2015 年。三、 2016 年存在的主要问题(一)重大自然灾害1. 主要病虫害2016 年主

8、要病虫害发生面积264.3 万亩,造成减产95.4 万吨,经济损失8.9 亿元。其中:中部马铃薯主产区乌兰察布市、锡盟、市晚疫病发生面积87.5 万亩,与常年发病围较广、程度重、损失大,经济损失近6 亿元,特别是乌兰察布市发病面积 50 万亩,减产50 万吨,经济损失5 亿元。2. 气象灾害2016年马铃薯生产受干旱、雹灾、洪涝等气象灾害面积210.5万亩,造成减产100 万吨,经济损失9.4 亿元。其中:呼伦贝尔市受旱面积64.5 万亩,减产近20 万吨,经济损失1 亿元以上。(二)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 主栽品种有悖于市场需求主栽品种克新一号,由于牙眼深,薯形较差,商品性一般,近几年,市

9、场价格低,销售不畅,但其适应性好,具有耐旱稳产等优点,目前没有替代品种。商品性状好,市场销售好的品种,如荷兰薯、夏波蒂、青薯9 号、冀薯 8 号和 12 号等,对水肥敏感,要求较高的管理和投入水平,种薯的级别要求高,种植成本较高,规模种植尚可,农民一家一户的种植风险较大。缺少适应性、商品性好的更新换代品种。2. 土传病害风险加大中部马铃薯主产区由于中后期降雨量多、土壤湿度大,疮痂病、粉痂病的发生较重,对马铃薯商品品质影响较大,直接影响到销售和经济效益。综合分析近年来生产情况,按照病害发生发展规律,病菌基数的积累已经达到较重发生程度,一但条件适宜,加重发生将不可避免。3. 耕地质量仍在持续下降近

10、年来,虽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耕地地力,但有机肥施用围和数量仍然偏少,微生物菌剂的应用刚刚进入大力推广阶段,只是减缓了耕地质量的下降速度,地力的提升任重道远。四、 2017 年马铃薯产业发展形势分析预测(一)种植面积稳定增加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加之市场拉动和种植经营理念的进步,马铃薯种植面积预计增加 10%左右,达到 900 万亩以上。(二)品种结构进一步优化随着现代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应用以及种植条件的逐步优化,适应市场及主食化发展的高产优质品种种植面积会进一步增加,但由于受种薯数量、投入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增幅不会太高,预计种植比例在 4245%之间,较 2016 年提升 25 个百分点。(三

11、)市场潜在风险增加在政策、市场、效益的促动下,2017 年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将持续增加,据专家预计将增加3%左右,同时,随着马铃薯生产科技含量的提升,产量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若无较重、较大的自然气候灾害等特殊因素影响,全国马铃薯鲜总产量将比2016 年有较大幅度的增加,鲜薯销售价格波动会加剧。北方一季作马铃薯生产区收获时间集中,总量大,占全国的 55%左右,季节性供大于求的现象将更为突出,价低滞销的情况发生机率大幅增加,市场风险加剧。五、 2017 年马铃薯产业发展建议(一)强化科技培训一是突出重点培训对象。要针对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植大户以及农民经济人和种植、经销、物流等企业开展专向培训。二

12、是提升培训容。在政策宣传和现代种植技术推广地基础上,要针对种植和经营理念、市场信息的把握、营销模式方法、品牌建设等方面全方位进行培训提升。三是确保培训效果。要逐步建立回访机制,对培训对象进行跟踪回访,持续提升培训效果。(二)强化舆论引导加强马铃薯主食化的宣传,拓展消费群体,提升消费水平和质量,营养引导消费,消费拉动产业。(三)强化信息服务一是加强气象灾害的预警服务。二是加强病害的预测预报服务。三是逐步建立市场信息发布体系。(三)强化监督管控一是加强对种薯市场的监管,确保规健康发展。二是加强对种薯生产企业的建档立案工作,逐步建立种薯的质量追溯机制,确保种薯质量。三是强化对农资市场的监管。(四)强

13、化地标和品牌建设一是要引导扶持强化现有地标和品牌的宣传、维护和使用,充分发挥其经济和社会效益。二是立足优势,针对性的打造一批名优特地标和品牌。(五)切实做好生产环节的风险防控一是着力做好“减药控肥增效”工作;二是持续开展耕地地力提升工作;三是加大资源节约型(重点是节水)节本低耗增效农业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力度;四是进一步拓展马铃薯价格保险试点规模,完善运行机制;五是继续推进清洁生产,加强残膜清理、回收、再利用的扶持力度;六是继续鼓励扶持现代化马铃薯贮藏设施建设和现有设施的升级改造;(六)提前做好秋季可能出现鲜薯价低滞销的应对准备工作一是充分利用展销会、各类媒体等渠道,立足我区绿色优质的特色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拓展销售市场。二是政府搭台,采用多种方式将采购商请进来,与种植户和生产企业实现良性互动,拓展和稳定销售渠道。三是立足各地实际,提前制订优惠促销的相关措施。四是引导种植户树立主动销售的理念。五是协调组织、扶持加强农民经济人队伍以及营销和物流企业的建设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