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实习报告范文4篇汇总word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31953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实习报告范文4篇汇总word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植物实习报告范文4篇汇总word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植物实习报告范文4篇汇总word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植物实习报告范文4篇汇总word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植物实习报告范文4篇汇总word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实习报告范文4篇汇总word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本文目录植物实习报告范文湛江植物实习报告植物学野外实习报告植物园实习报告范文以下是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植物地理学实习报告,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一 .为配合植物地理学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使同学们对学科知识有更全面的认识,巩固教学成果。我们在周兴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针对本学期课程内容的野外实习。 XX 年 5 月 30 日我们在校园内认识校园植物种类及分科情况;XX 年 6月 16 日至 6 月 18 日,我们从学校出发,先后到达大明山、马山县弄拉风景区,最后一天我们爬上了大明山 600 米左右的海拔的地方。 主要是了解和掌握广西的植物的主要类型、性状及分布规律 ;了解大明山植物垂直分布规律及生

2、长环境 ;学会群落的抽样调查。二 .野外实习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措施,是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野外实习,印证课堂理论,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土壤、植物和其它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土壤和植物的发生、发展与分布规律 ;学会土壤地理和植物地理野外工作方法,掌握基本技能,为将来从事地理工作打下基础。三 .通过野外实习,综合研究和掌握地球表层各自然要素的性质和特点,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人类与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等内容,激发对祖国、对广西大好河山的热爱,增强珍惜资源、合理和集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为达成人与自然和谐之目标,为建立和谐社

3、会贡献力量。四 .5 月 30 日广西师范学院6 月 16 日广西大明山脚 (武鸣 )6 月 17 日马山弄拉自然保护区6 月 18 日广西大明山 (上林 )五 .(一)5 月 30 日,我们在校园开始植物实习,主要认识校园内植物种类,并对植物进行分类。学校地处南宁,是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归属南亚热带气候范围,因此植物种类繁多,且以热带植物居多。同时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分布许多人工树种及引进树种。(二)6 月 16 日,我们来到武鸣大明山山脚进行植物地理学野外实习。大明山位于上林、马山、宾阳、武鸣等县交界地区,居北纬23 °10 23 °8 ,东经108 °18 10

4、8 °5,处于南亚热带向北热带过渡地带,恰恰落在北回归线上。该山山脉呈西北东南走向,总面积约1100 平方千米。同时大明山也是我国南亚热带森林植被保护较好的区域之一。区内地貌复杂,土壤为赤红壤,微团粒性和渗透性较好。气候条件多样,森林植被茂密,为众多植物的生存与繁衍提供了优越的条件。根据大明山气候特点,原生植被群落应属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现植被类型主要是以马尾松桃金娘灌丛为主。通过观测,山脚森林由于人类大面积栽种经济树种和用材树种,破坏了原有的森林结构和生态结构植被,但植被生长良好,覆盖较好,但植物群落简单,植物种类较为单一,主要森林植被优势种为马尾

5、松,灌木层植物主要是桃金娘,草本植物则有铁芒箕。如今,大明山低海拔处退化的生态系统植被正处在恢复当中,处在马尾松先锋林阶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大明山原生生态系统能够得到较好的恢复。当天,我们在武鸣县大明山西南坡麓,海拔230 米左右,北纬 23 度 31 分28 秒,东经 108 度 20 分 14 秒左右的地方,对当地的植物群落进行了抽样调查。在样方面积为 10*10 的观察内,我们主要对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及层间植物的数量及生长状态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乔木调查表 (见表 2)灌木层调查表 (见表 3)草本层调查表 (见表 4)层间层调查表 (见表 5)乔木层的建群种是马尾松,郁闭

6、度大约为0.5 左右,层高 3 至 8 米左右。灌木层的优势种是桃金娘,郁闭度大约为0.38 左右,层高 0.2 至 0 米左右。草本层主要代表植物为铁芒箕,其生长活力旺盛,郁闭度大约为0.1 左右,层度多在 0.1 到 0.6 米 左右,且多数处于孢子期。层间植物多为爬山虎、木防己、海金沙、牛白藤等藤类。层高遍布整个植物样方。(三)6 月 17 日,我们来到广西弄拉自然保护区。弄拉自然保护区是位于马山县东部,以古零镇为中心的喀斯特石山区,与大明山的不同,这里是由白云岩、龙岩、石灰岩发育而成的黑、棕色石灰土,有石漠化。土壤淋溶等现象,属峰丛洼地型地貌。东西长15 公里,南北宽 5 公里,保护区

7、总面积88 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 47% 。该保护区也是石灰岩地区适生树种造林技术推广示范区,该地石山区原生植植被类型属于,其中分为实验区、缓冲区和核心区。其中保护区海拔最高山峰为 766m 。弄拉林区森林资源较为丰富,同时为了发展经济,在保护区中有许多用材林、经济林和农作物。蕴藏的生物种类较多,同时由于土壤性质特点,不利于植被的生态恢复,因此建立保护区对保护原生态植被和野生动植物有重要作用。在弄拉我们观察到了许多植物,包括内容如下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是最原始的维管束植物。大都为草本,少部分为木本。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其中保护区内的蕨类植物主要有蜈蚣蕨、乌蕨等。双子叶植物是被子植物门中两大类之一。种子的胚有两枚子叶。 植物体各异,叶脉网状,花的各部多为五数。保护区内包括的双子叶植物主要有豆科、马鞭草科、大戟科、无患子科、芸香科、蔷薇科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