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和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方案.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34919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和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和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和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和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和5倍数的特征教学设计方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案模板教学设计表学科数学授课年级五年级学校南关小学教师吴鹏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计划章节名称1 课时版)五年级下册第 17、 18 页学时这部分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倍数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学好找学习容分析因数、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重要基础,还有利于学习约分、通分知识。因此,掌握能2、5的倍数的特征,对于本单元的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习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因为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都跟倍数的个位学习者分析有关,容易理解和掌握。同时,前面学生已经掌握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会求一个数的倍数,因此归纳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并掌握,对学生而言不是很难。课程标准:

2、1、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2、帮学生建立“猜想-验证“的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3、师生互动,自由对话,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 2、 5 的倍数的特征。2、使学生知道奇数、偶数的概念。教学目标3、会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5 的倍数。4、培养类推能力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总结出2 、 5 的倍数的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发现、概括、合作意识。教学重点及解决措1、概括理解 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含义。施2、灵活运用 5 和 2 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教学难点及解决措1、概括理

3、解 2、 5 倍数的数的特征;理解奇数和偶数的含义。施2、灵活运用 5 和 2 的倍数的特征及奇数、偶数的概念进行综合判断教学设计思路教材首先安排学生在百数表中圈出 5 和 2 的倍数,再分别观察圈出的数,发现 5 的倍数和 2 的倍数的特征,进而利用 2 的倍数的概念教学偶数和奇数的意义。 “想想做做”通过判断、选择、分类,用数字按要求组数等形式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的理解,结合练习还引导学生发现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的数的特征。依据的理论以学生自主合作为主。信息技术应用分析知识点学习水平媒体容与形式使用方式使用效果2 的倍数的特征课件与图表播放操作良好奇

4、数与偶数课件播放良好5 的倍数的特征课件与图表播放操作良好2和 5共同的倍课件播放良好数的特征教学过程(可续页)所用教学环节教学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导入倍数复习4 分钟引入知识点学生举例引入新课学习新课2 的倍数的9 分钟课件展示百数动手操作,归学习新知特征图、引导。纳、总结、识记学习新课奇数与偶数4 分钟介绍定义举例学习新知学习新课5 的倍数的6 分钟课件展示百数动手操作,归学习新知特征图、引导。纳、总结、识记2和5共同归纳、总结、识4 分钟学习新课的倍数的特引导、总结记学习新知征巩固练习练习题5 分钟出示习题练习巩固新知5 分钟用数学卡片组拓展练习按要求组数提出要求数巩固提高总结

5、2和 5的倍3 分钟提出问题回忆、总结知识条理化数的特征开始导入学习新知课课件 1、堂百数图表教学流课件 2、百数图表程图课件 3、百数图表出示百数图, 引导观察表的特征,说说学生发现规律自己的发现指导学生给图表涂色、合作、探索、中 2 的倍数涂色发现、总结。总结出 2 的倍数的特征指导学生给图表涂色、合作、探索、中 5 的倍数涂色发现、总结。总结出 5 的倍数的特征课件 4提出要求学生操作课件 4提出要求总结布置作业结束通过这节课的教学,使我认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活泼的、主动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空间。教学后感觉自己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1、联系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注意沟通数

6、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了问题情境,在学生提出问题之后,又让学生利用百数表这一学具自主探究2、 5 倍数的特教征,把数学和生活有机联系起来,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初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真正也让学生体会到了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即数学 ”。2、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索的过程反整节课让学生经历 “观察 操作 讨论 验证得出结论 解决问题 ”的探究过程,实现课程、师生、知识等多层次的互动。整个教思学力求把知识的传授、 思维的训练、 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能力的培养、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机融为一体。3、通过平等对话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与学生是课堂生态系统

7、中的两个主体因素。教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努力让课堂教学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而且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从而实现师生知识共享、情感交流、心灵沟通。不足之处是:在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探索规律时,我认为猜想可以锻炼孩子们的创新思维,但猜想必须具有一定的基础,需要因势利导。在开展探索规律时,我先组织让学生猜想秘诀是什么?由于学生缺乏猜想的依据,因此,他们的思维不够活跃,甚至有的学生在“乱猜 ”。这说明学生缺乏猜想的方向和思维的空间,也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需要考虑的问题。专教学设计以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为宗旨,教学目标准确合理,很好的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涵,教学家过程自然流畅。反思不但提出了成功之处,而且指出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教学的设想,很难得!值得借鉴!点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