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地理选考加试题解题策略.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43775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高考地理选考加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新高考地理选考加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新高考地理选考加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新高考地理选考加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新高考地理选考加试题解题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高考地理选考加试题解题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高考地理选考加试题解题策略.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新一轮学考选考即将在4月开考。新高考中,选考成绩纳入高考总分,如何正确解答选考加试题显得尤为重要。策略一  仔细审题1审设问 解读设问    注意设问动词和限定词有“简析干旱的自然原因”、“应对干旱的农业措施”、“比较气候差异”、“分析气候差异成因”、“比较地方时差异”、“分析输电的原因”、“农业有利自然条件”、“弥补不足”、“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应对措施”、“有利自然条件”、“土地资源保护措施”属于列举式设问,列举式设问是指罗列几个例子或对象,只需纲目式地罗列,不需深入解析。“简析原因”、“分析成因”“分析原因”属于分析类设问,分析类设问

2、要求对地理事物或现象予以剖析、分解,分析局部事物在全局中的地位或作用,表述要有因有果,逻辑清楚。“比较气候差异”、“比较地方时差异”、“弥补不足”属于比较类设问,比较类设问注重分析相同事物之间的差别、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答题时要特别关注比较,一般不能独立描述或分析,但“弥补不足”属于独立定性分析。当然,除了本题提到的设问类别之外,还有描述类、评价类等设问形式,考生应该清晰地知道各类设问的内涵及答题要求。2带着设问审材料,解读材料信息本次考试中有两幅区域图(非洲中部、甘肃及局部区域放大示意图)、一幅气候资料图及简单的文字描述、一张表格和一段文字材料。【题例1】(2015年10月地理选考第28题)

3、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图1为非洲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图2为图1中地(海拔380米)和地(海拔457米)气候资料统计图。(1)近年来,非洲东部不少国家遭受严重的旱灾,简析其大旱的自然原因。应对干旱,这些国家在发展农业中可采取哪些措施?(2)比较地和地气候特征差异并分析其成因。(3)当乞力马扎罗山迎来一年内日出最早的那天,请计算地(12°N)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并比较该日、两地日落时的地方时差异。【题例2】(2015年10月地理选考第29题)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2015年6月,甘肃至湖南特高压直流

4、输电工程在湖南湘潭正式开建,建成后甘肃电力将源源不断输送到湖南。近年来,甘肃与电商巨头建立战略合作关系,通过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目前,甘肃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和特色农产品基地。材料二下图为我国甘肃和某农业生产基地略图。下表为甘肃2012年和2014年电力装机容量构成表(单位:%)。(1)分析甘肃能够向湖南输电的主要原因。(2)甲所在农业生产基地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有_、_ 。利用电商平台销售特色农产品,可以弥补传统贸易方式的哪些不足?(3)该农业生产基地在土地资源保护方面应采取哪些主要措施?  地图的阅读首先要遵循一般的读图顺序,从图名到图边,从图边到图中,尤其是图边的图例更能

5、直观地体现有用信息。其次依据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从经纬度位置探寻其热量条件,从海陆位置探寻其水分条件,结合地形推理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如28题,依据图中纬度位置可知:(1)以赤道低气压带与信风带影响为主,推出图示地区以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进一步结合图中山脉提示东部地势较高,东部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2)热带地区,气温较高,蒸发量大;(3)地受信风带影响时间长,地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时间长;(4)地纬度比地低,仅从纬度位置考虑,气温年较差较小;(5)地纬度比地高,昼夜长短变化辐度比地大,冬至日昼比地短。再如29题,依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可知,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6、,冬冷夏热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土地荒漠化问题(沙漠化和盐碱化)严重;依据图边图例可知,能源种类多。解读气候资料图及文字材料可知:(1)地的年均温比地低;(2)地的气温年较差大于地;(3)地的年降水量小于地;(4)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的地月均温反而较低,但降水量较大;(5)在分析气候影响因素时,地形地势是相近的,地势因素可忽略。解读29题表格及文字材料可知:(1)甘肃多种能源发电;(2)20122014,水电与火电的比重下降,太阳能与风电的比重上升;(3)甘肃已成为全国的能源基地,可见其能源是供大于求的;(4)甘肃至湖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湖南湘潭正式开建,可得出已掌握特高压直流输

7、电技术。不同的材料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带着设问审材料,就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对解答问题有用的信息。策略二 灵活运用原理、知识、规律仍以2015年10月首次学考选考地理科目的两道加试题为例,看看答题时具体如何运用基本知识来灵活解题。 28题(1)旱灾(自然灾害)是指长期降水偏少或无降水导致农作物、林木干枯死亡,而严重干旱可使河流、水塘甚至湖泊干涸,造成人畜用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困难。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是形成干旱的直接原因,而大气环流异常,海气和陆气相互作用会导致降雨偏少,蒸发加剧,这是干旱发生的根本原因。应对干旱的农业措施主要从水的开源、节流以及农作物的适应

8、能力入手,如开源节流,合理灌溉;兴修水利,搞好农田基本建设;选育抗旱品种,提高抗旱能力;耕作和覆盖保墒,抑制农田蒸发等等。 28题(2)气候特征主要体现在气温高低(年均温及最热最冷月均温)及变化(日较差、年较差)、降水多少(年降水量)及变化(季节变化)、气温降水的组合等方面。气温的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下垫面状况(包括海陆分布、地形类型、洋流、植被状况等)、天气状况(降水影响太阳辐射)等。降水的影响因素有: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季风)、下垫面状况、人类活动等。 28题(3)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昼夜长短变化的基本规律(南半球日出最早的一天即白昼最

9、长的一天即冬至日,同一纬度日出日落地方时相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当地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差)。 29题(1)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 29题(2)尽管有些同学认为第二设问好像与书本知识没有多大联系,但认真分析,不难发现其与第一设问有着密切的关系。第一设问着重于对甘肃农业发展有利自然条件的分析,而第二设问着重强调甘肃农业发展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销售环节)。

10、其调动的知识应该是农业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土地(地形、面积、土壤)+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水源(指灌溉水源);社会经济因素:科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等技术的发展,使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在地域上大为扩展,即市场对农业区位的影响减小)、市场(人口数量、饮食习惯,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了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交通运输(商品农业、外向型农业)、劳动力(数量、素质)、政策等。 29题(3)土地资源保护(选修环境保护中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问题是质的问题土地退化严重(土地的荒漠化、盐碱化等)

11、和量的问题人均耕地面积小(包括非农用地占用过多);土地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从质的改善上有防治荒漠化、盐碱化,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发展农业;从量的改善与保护上有依法保护耕地、整理土地等。策略三  精确表述紧扣分值特征(新学考地理加试题与原先文综地理综合题最大的区别是每一得分点的赋分值变小了,往往一个得分点只有一分),依据教材知识,结合材料有用信息,正确使用地理学科的术语表述地理事物和现象,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特征。 28题(1)(依据经纬度位置及地形特点) 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变率大;(根据纬度位置)气温高,蒸发量大;(设问中出现的近年来的新变化)近年来气候异

12、常,降水偏少。修建水库等水利工程;提高区域用水协作协调能力;培育抗旱农作物等。(回答措施时注意多角度回答,不要在一个角度上举多个例子) 28题(2)(根据气候资料图和纬度位置) 地年降水量较小,主要受干燥的东北信风影响时间长;地年降水量较大,主要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大;地年均温要低于地,因其靠近赤道,雨天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较强。 28题(3)(根据冬至日,直射点为南纬23.5°,利用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90°12°23.5°)54.5°;(不考虑地形等因素时,同一纬度日落地方时相同即昼长相同导致日落地方时相同

13、,因此两地的日落地方时差异是昼长差异造成的。白昼较长时,地方时数值较大;昼长差异最大时,日落地方时数值差异最大)地日落地方时数值比地小,两地日落地方时数值差距最大。 29题(1)(依据区域图)甘肃能源资源丰富;(依据表格)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依据文字材料)电力供大于求,(根据资源跨区域调配知识)湖南能源资源缺乏。也可补充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掌握。 29题(2)有利自然条件:(依据图中河流信息)灌溉水源有保障、(依据图中位置解读气候)光照充足、(根据西北地区的地理背景)土地资源丰富等。不足:(依据地理位置)远离市场,信息闭塞;(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市场规模较小,农产品收益较低;(按照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商业网点的影响)贸易环节较多,运输成本较高等。 29题(3)(针对西北地区的土地退化)植树种草,防沙治沙;合理灌溉,防治土壤盐碱化;因地制宜,发展农林牧业生产;(针对土地数量问题)严禁非法占用耕地;土地整理,增加农用土地面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