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型增值税体会-总结报告模板.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51801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费型增值税体会-总结报告模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消费型增值税体会-总结报告模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消费型增值税体会-总结报告模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消费型增值税体会-总结报告模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费型增值税体会-总结报告模板.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消费型增值税体会俗话说,龙生九子各不同。同样是增值税,在不同国家,税制设计也大不 相同。我们知道,厂商生产商品,离不开三样东西:劳动力、原料和固定资产。 劳动力和原料,一次投入,便将其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过,劳动力的特点, 是能够创造出大于工资的价值,而原料经过加工,只是改变了它的形态而已,价 值并没有改变。固定资产如机器设备、厂房等,它们的价值,则要通过折旧,分 期分批转移到商品中去。在计算一件商品的增值额时,由于对固定资产价款的处 理方法不同,增值税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消费型增值税、收入型增值税、生产型 增值税。目前国有大都改制完毕,正需要重新整合资源,进行新一轮设备更新。而现 行的生产

2、型增值税,却横刀立马,使有心技改,无钱纳税。同时乡镇、民营异军 突起,如果再照老方子抓药,不分青红皂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将会抑制整个 社会的投资热情。增值税出现以前,流转税曾经大行其道。流转税,即对商品的流转环节征 税,而且按商品全部流转额征收。为此,人们形象地称它为“层层剥皮,道道征 税”,其弊端不言自明,那就是重复课征。增值税取代流转税的地位,缘于它的税制设计更为科学、更加合理,更适 应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让我们来看个例子:假设某织布厂进了 30万元的棉花,织成布匹,然后以60万元价格,卖给服装厂;后者将其加工成 服装后,以80万元的价格,卖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以 100万元的

3、价格,卖给零 售商。如果流转税的税率为5%,那么,纳税总额将是多少呢?前面说过,流转 税的特点,是按照每个经营者的销售收入全额征税,那么,织布厂应纳税额为: 60X 5%= 3 (万元);服装厂应纳税额为80X 5% = 4 (万元);批发商应纳税额 为100X 5%= 5 (万元),该批商品的总税额为3 + 4+ 5= 12 (万元)。现在改为 征收增值税,即只对价值增值部分征税,税率仍为 5%。那么,织布厂增值额是 60- 30= 30 (万元),应纳税额为30X 5%= 1. 5 (万元);服装厂的增值额为80 60= 20 (万元),应纳税额为20X 5%= 1 (万元);批发商的增值

4、额为100-80 =20 (万元),应纳税额也是20X 5%= 1 (万元)。这样计算下来,总税额为1. 5 + 1+ 1 = 3. 5 (万元)。两相比较,很显然,实行增值税,整体税负远低于流转 税,即使专业化分工再细,生产环节再多,也不存在重复计征的问题。所谓消费型增值税,就是允许纳税人在计算增值额时,除扣掉生产原料价 值以外,还可以把外购的固定资产价款全部扣除。 也就是说,厂商外购的生产资 料,不算入产品增加值,而只是对消费资料征税。如此一来,便大大降低了厂商 税收负担。对此,厂家自然双手赞成,而政府征税也顺风顺水,执行成本自然较 低。与消费型增值税大笔一挥,把固定资产一笔勾销相比,收入

5、型增值税就显得 不太痛快了。它的做法,是在计算增值税时,扣除掉外购固定资产的折旧部分。 根据宏观经济学的定义,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减去全部固定资产的折旧,等于 国民收入。从一国范围看,扣除固定资产折旧,对国民收入征税,这也正是“收 入型”增值税得名的原因。目前实行这种税制的国家,主要有阿根廷和摩洛哥。 与前两种税制相比,生产型增值税最不彻底,纳税人的税负也最重。它在计税时, 既不扣除全部固定资产,也不扣除折旧,课税对象相当于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的 总和,从整个社会来看,与国民生产总值一致,故称其为生产型增值税。目前只 有印尼和中国采取这种增值税制。我们知道,税收的作用,不 仅是增加财政收入,而且

6、,政府借助于税收手 段,能够对宏观经济发挥调控作用。增值税设置不同,对经济的影响也不同。实 行消费型增值税,在计税时,把厂商购入的固定资产,做了一次性扣除,税负减 到了最轻,客观上起到了鼓励投资、鼓励设备更新的作用。投资、消费和出口, 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世界上多数国家之所以选择消费型增值税,正是英 雄所见略同,把推动经济快速增长,看得比短期内增加税收更为重要。 实行生产 型增值税,既不扣除固定资产,也不扣除折旧,对来说,税收负担较重,客观上 会降低生产者的投资热情,减慢设备的更新速度。而收入型增值税,在计税时,扣除固定资产当期折旧部分,零打碎敲,操作起来添了许多麻烦,无形中增大了 征税

7、成本。1984年,我国正式建立增值税制度,经过近 XX年的完善,至V 1993年底, 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构建起生产型增值税体系。根据条例 规定,凡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进口货物,提供工业性和非工业性的加工、修 理修配劳务的,都要缴纳增值税,税率设置,分17%和13%两档。增值税的开征,对财政的贡献可谓功勋卓著,财政收入的近 90%来源于税收,而税收中近 一半是增值税的功劳。但是,正如前面所说,生产型增值税对经济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有资料显示,国际上消费型增值税税率,大致在 8%-20%左右。而我国生产型 增值税率17%,换算为消费型增值税,在 23%左右,税负明显过高。当然,生 产型增值税的出台,也是当时的形势使然。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国有大都已 完成了改制,正需要重新整合资源,进行新一轮设备更新。而现行的生产型增值 税,却横刀立马,使有心技改,无钱纳税。难怪界流传这么一句话:不搞技改等 死,搞了技改找死。另外还要看到,这些年来乡镇异军突起,民营三分天下有其 一,如果再照老方子抓药,不分青红皂白,实行生产型增值税,便会抑制整个社 会的投资热情,在内需不足、经济紧缩的新背景下,生产型增值税的缺陷愈益凸 显,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