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 (2).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55383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5.8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 (2).docx(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一次综合组教研活动记录第四次教研活动记录时间:2011.05.06; 地点: 记录人:教研主题:如何创建高效课堂一教研人员:甘屯中学全体音体美及综合教师 主持人:中心发言人:教研记录:Xx:板书设计要有网络性。一堂课的板书,是对课堂教学内容的高度概括,内容应完整系统,对于讲课提纲、基本内容、重要结论等起到强调作用。因此,高效课堂的板书应具备网络性,以便于学生在课后利用板书的章、节、目、条、款,进行归纳小结,收到再现知识、加深理解、强化记忆的效果。设计板书还要做到语言确切精当、言简意赅,充分体现画龙点睛、指点引路的作用。Xx: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及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只有科学、合理、的利用好这

2、两个方面才能成为高效课堂的助推剂,否则只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实施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设计教案时,教师首要考虑的应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教研收获:高效课堂的板书要有网络性,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精心设计教学情景,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第五次教研活动记录时间:2011.05.20; 地点: 记录人: 教研主题:如何创建高效课堂二教研人员:甘屯中学全体音体美及综合教师 主持人:中心发言人:教研记录:Xx:我认为要成功创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该树立新的观念,即在师生对话中建

3、构知识、在互动中生成知识、在质疑中升华知识、在探索中寻找知识、在激励中拓展知识、在过程中掌握方法、发展能力、培养情感。Xx:我认为教学方式也要创新,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视情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互动式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主动地、富有个性的过程。教研收获:课堂教学活动中应该始终牢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的观念新颖、方法灵活是创建活动取得实效的先决条件。第六次教研活动记录时间:2011.06.04 地点: 记录人:教研主题:立足新课改,全面落实学科素质教育教研人员:全体音体美及综合教师 主持人:中心发言人: 教研记录:以创新为灵魂,扎实抓好课堂教学改革一、

4、继续推行备课改革,大力倡导个性化备课,本学期的备课改革将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落实: 1.重视目标确定; 2.形式不拘一格; 3.拓展教学内容;4.注重课后反思,坚持自己写,不从网上下载;5.用心写好每一节教案。二、落实新课改精神,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三、认真进行集体备课,高标准完成备课任务。教研收获: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第七次音体美教研活动记录活动时间:2011.06.17; 地点: 记录人:教研主题:教”也是一种需要教研人员:全体音体美及综合教师 主持

5、人:中心发言人:教研记录: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与“学”这个最根本的黄金分割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常常反思自己的教学,大胆的探索与尝试,并不断的总结经验,以下是我一些教学随感,希望同仁们指正帮助,以便提高。一、从“教”的必要性说起:1、人们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还有待提高;2、教学方法不合理; 3、评价机制落后,考核制度不够完善、形式单调。二、教学相长,领悟精神,整合教材资源:1、营造民主、和谐、宽松的学习气氛,培养合作精神;2、融学于教,重新认识教与学的关系;3、开放网络学习室,提供网络学习机会。信息技术老师在遇到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内容,该不该大胆放手的让学生学,要冷静的

6、分析和对待。教研收获:只有教师适时运用自身的“教师”优势,结合自身扎扎实实地探索,实现师之讲与生之学的黄金分割,才能还给小学信息技术一个教学相融的明亮课堂。教研组活动记录表时间11.28周次14地点办公室记录人张 涛参加人员全体老师活动内容教学案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活动记录一、学案的设计 学案的设计要以教案为依据,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心理特点,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它一般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一)学习目标。 (二)重点难点。(三)知识构成。(四)学习方法。(五)技能训练。二、先学后教的操作流程环节一、学生自学。环节二、课堂导入。环节三、自学检测。环节四、重难点突破。环节五、课堂总结。环节

7、六、课堂巩固三、先学后教法的作用 (一)以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为根本目的,把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师“导”的技能,增加学生“学”的活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师巧妙点拨、指导。 (二)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效率,提高课堂利用率,减少学生分思走神的机会。学生在课堂上要不断地听、读、记、思、答,可谓多种感官齐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三)便于学生记笔记,便于学生查阅和复习,这等于给学生了一份历史学习活动提纲。学生透过学案,就可以清晰地回忆上课时的情景。 (四)变教为诱,变学为思,以诱达思,促进发展,克服了旧模式中学习的机械性和盲目性,它使学生主动学习,掌握学习技巧,培养了历史思维能力。实现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实现了教与学的有机统一,也达到了创新思维的训练,有利于素质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1.历史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还需要进一步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技艺尚需进一步提高。 2.教师的教育研究、创新能力尚待提高。 3.三维课程目标如何实现有机结合至今不得要领;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如何更好进行活动探究和如何使小组合作交流更有效?至今还在探索之中。2010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