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笔记第十四章.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60244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笔记第十四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笔记第十四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笔记第十四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笔记第十四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笔记第十四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笔记第十四章.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三编社会运行的宏观 分析第十四章城市化一、 城市的起源、演变与城市化(一)城市的产生和发展1. 城市是一种主要 有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组成的、规模较大、结构较复杂的地 域社会共同体。2. 世界上第一批城 市始于公元前 4500 年前后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出现的。3. 工业革命以前的 城市统称为“前工业城市 ”。(二)近代以来的城市化1. 城市化的概念及其历史起点城市化,通常是 指伴随人口集中,农村地区不断转化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的历史发 端于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的产业革命。在 21 世纪人类将最终完成从传统的乡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变。2. 城市化的必然性(1)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2、这是城市化发生 与发展的最基本动力或决定性因素。工业化导致了工商 服务企业在特定地域集聚,同时由于工商服务业较之农 业具有更强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必然促进农村人口的 城市化。( 2)农业生产工业化 的趋势必将改变农村社区的固有特点,从而推动农村地 区的城市化。( 3)城市文明不断向 农村地区传播,也是导致农村城市化的重要原因。3. 世界城市化的历程( 1)自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 的工业革命到 19 世纪中叶,为世界城市化的兴起 阶段。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基本实现城市化的国家。(2)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中叶,城市化由英国向各国推广,欧美各国城市化 基本实现,发展中国家进入城市化

3、的起步与初期推进阶 段。( 3) 20 世纪中叶以后,为 城市化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与基本实现阶段。这个 阶段的突出特点是:城市化速度加快 。城市人口稳步增 长。人口继续向大城 市、较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带开始出现。(三)中国城市发展与城市化1. 中国城市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城 市产生较早的地区之一。进入封建社会以后,城市数目 和规模都有了较大的发展。( 2)明清以后,由于 商品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城市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 。城市发展的动力 发生了变化城市的功能和性 质发生了变化城市的社会关系 发生了变化2. 中国城市化的起步和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 1949-1957 城市化水平达

4、到 15.4%( 2)第二阶段 1958-1965 城市化水平下降到 14%,城市人口大起大落,起伏 很大( 3)第三阶段1966-1978 城市化水平停滞 不前,下降到12.5%( 4)第四阶段 1979 以后 加速发展,目前近 40%3. 关于中国城市化探索( 1)城市化道路:主要是指以什么类型城市为主实现城市化。我国政府对城市 类型的划分是: 50 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为大城市, 20 万人口以下的为小城市, 20-50 万人口的城市为中等城市。( 2)几种观点小城镇重点论中等城市重点论大城市重点论并举论二、 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变动(一) 城市空间结构的古典模型1. 欧内斯特·伯吉

5、斯的“同心环带”模型20 世纪 20 年代,城市社会学的著名派别芝加哥学派的社会学家欧内斯特 ·伯吉斯根据对芝加哥市的研究,提出一个假设,即现代城市 空间的扩展是有一定规律的,他把自己的这一发现称为 “同心环带”模型。根据这一模型,城市可以划分为五个区:中心 商业区、过渡区、工人住宅区、中产阶级住宅区和通勤者区。2. 霍默·霍伊特的 “扇形”模型1939 年,美国学者霍默·霍伊特提出了一个“扇形”模型。该模型认为,人们 从城市中心向外移动是沿着向切开的馅饼状的扇形而不是同心 环带的方式展开的。3. 昌西·哈里斯等的 “多核心”模型1945 年美国学者昌西

6、·哈里斯和爱德华·乌尔曼 提出了“多核心”模型。这种 模型认为,在一个城市的发展过程中要形成许多商业、产业和 住宅区的次中心,而这些中心都有可能向外扩展。(二) 城市空间结构分析1. 市区( 1)一般而言,市区处于一个城市的中央部位,人口比较密集、经济比较发 达的地方,也是市区易于趋向的部位。( 2)城市的大小主要是根据市区的规模来决定的。一般来说,市区的规模与其 所在的城市的规模成正比。( 3)对市区空间结构的划分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行政或政治上的划分;二 是按照功能分区,即按城市空间的用途而将市区分成各 种区域。(4)现代城市的功能分区: 在一个城市中, 不同功能区并非

7、只是各有一个,而是数量不等。 不同功能区的边 界常常不是很明显。 完全单一的功能 区是不存在的。2. 郊区( 1)郊区是围绕在市 区四周的环状地带。( 2)一个城市的郊区 在空间上往往是连续性的,一直围绕市区形成一个不规 则的圈型地带。( 3)郊区是在为解决因城市化的迅速推进而导致的市区人口过度集中问题的 过程中而不断的到发展的。(三) 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动1. 集中和分散( 1)集中产生的经济优越性和社会优越性 集中可以降低成 本 集中可以降低流 通费用 集中有利于促进 学习、刺激竞争集中便于融资集中便于提高管 理效率社会优越性:急 速并加深了人的现代化过程,为人的素质提高创造了前 提。(2)

8、分散集中带来的问题 :人口及活动的高度集聚,市区地价不断上升,中心商业 区的地价更高,导致企业生产、流通成本的上升。集中带 来了交通拥挤、堵塞,交通事故经常发生。人口和企业的 过度集中恶化了城市的生态环境。人口及其活动的过度集 中导致城市居民的生存空间变得拥挤不堪。人口及其活动 的高度集中还带来了严重的失业、犯罪等问题。从 20 世纪 40 年代末、50 年代初起,以“郊区化”为标志的分散过程在发 达国家首先发生。2. 生态隔离(专门化)城市生态学把城 市里各人口集团的分隔过程叫生态隔离。“专门化”系指 城市范围内某些特定地区被限于或集中了某种专业用途或特殊 活动的现象。城市生态学发现 ,伴随

9、专门化的过程,商业区日益集中于地价最高的区域,大 银行、日用品商店、百货公司、大旅社等位居地价最高的地段 ,而且中心商业区地界明显。3. 侵入和承继( 1)侵入:是指一种 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进入另一种人口集团或专门活动集 中地域的过程。( 2)承继:是继侵入 过程的不断发生而出现的。三、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1. 社会学家的有关研究(1)滕尼斯:礼俗社会和法理社会德国社会学家滕 尼斯是最早主张城市生活具有自身特点和研究价值的社 会学家。他把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 ,即以乡村为特征的礼俗社会何以城市为特征的法理社 会。(2)齐美尔:大城市的精神生活齐美尔将“大城 市型特性”描述为个人

10、主义、个性、自由、非人性、理 性和非情感化,并把这种独特的城市个性看作是城市居 民适应和接受工业化城市新环境的结果。(3)沃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城市性城市具有三种基 本的人文(社会)生态学上的特征,即众多人口、高人 口密度与高人口异质性。2. 城市的社会文化特征概述( 1)城市人口规模大 、密度高( 2)城市人口异质性 强( 3)城市社会分工复 杂,专业化程度高( 4)城市社会关系具 有匿名性与非人情性( 5)城市社会活动科 层化( 6)城市社会阶层结 构趋向开放,社会流动性高( 7)城市文化世俗化( 8)城市生活方式现 代化( 9)城市社会控制以 正式手段为主,社会整合度低四、 城市问题与城市规划(一)城市问题1.城市问题概述城市问题是指存 在于城市社区的各种社会病态现象。2.社会学家对城市问题的解释城市决定论人口构成论亚文化论(二)城市规划1.城市规划概述所谓“规划 ”,按照英国城市规划学家霍尔的解释,是指编制一个有条理的行 动顺序,是预定目标得以实现。2. 对近现代城市规划产生重要影响的欧美城市规 划思想简介霍华德的“花园 城市”芒福德的“有机 秩序”马塔的“带型城 市”勒·柯布西埃的 “阳光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