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卓越的工程.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60703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8课卓越的工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8课卓越的工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8课卓越的工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8课卓越的工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8课卓越的工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8课卓越的工程.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8 课 卓越的工程罗广林学习目标1、记住都江堰和郑国渠两大水利工程的地理位置及修建年代,记住秦长城的东西两端。2、通过想像都江堰、长城等重大工程的修建情况,培养历史想像能力。3、通过了解古代卓越的工程,理解都江堰的特点、功效和秦长城的价值,体会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学习重点都江堰和秦长城学习难点都江堰、郑国渠等工程的一些技术性问题教学过程导 入:课前播放古代卓越的工程图片引入本节课。目标展示: 首先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请小组同学一起站起来朗读)自主学习:了解学习目标后, 接下来请同学们按 PPT 要求,自主学习本课内容,完成如下导学单。一、完成下列表格1、都江堰工程名称地理位

2、修建年代国名主持者特点意义置都江堰2、郑国渠工程名称地理位置修建年代国名意义郑国渠二、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教材回答问题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河套地区) ;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 是时蒙恬威振匈奴。史记·蒙恬列传1、秦朝为什么要修筑长城?2、秦长城的起止点分别在哪儿?一、都江堰1.学单评讲:请学生回答都江堰“地理位置”“修建年代”“主持者”“国名”“特点”(特点: PPT 展示)2. 进一步深化认识都江堰(突破难点) ,体会都江堰设计的科学性及其蕴含的水利学原理。(请同学观看视频学生指出三大工程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3.意义:都江堰的

3、修建具有重要的意义,请小组同学们思考讨论。二、郑国渠1.学生齐读“史海拾贝”2.根据导学单第二个表格完成“郑国渠”的学习。探究一 为什么战国时期两大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和郑国渠)都修建在秦国境内?这对秦国的发展有何影响?(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提示)探究原因: 1.商鞅变法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 2.秦国地处西部,境内水利资源异常丰富。 3.秦统一天下的事业需要充足的粮食作后勤保障。(商鞅变法、水利资源、统一大业)探究影响 1.使成都平原和关中地区成为著名粮仓, 大大提高秦国的经济实力。2.为秦统一天下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3.提高和改善了秦国人的生活。三、秦长城:1.看秦长城

4、视频,然后回答导学单上的材料题。(播放长城视频)2.请学生指出辽东和临洮位置。探究二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修建万里长城?(从积极、消极两方面思考)(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展示;教师进行必要的提示)积极方面: 1.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是世界建筑奇迹之一; 2. 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体现了我们祖先的创造力; 3. 对抵御匈奴起了一定的作用等。消极方面: 1.万里长城的修建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是秦暴政之一; 2. 是秦统治者奴役人民的历史见证; 3.影响了交通,隔断了内地与匈奴的交往等。拓展延伸: 1.回忆歌曲(请你回忆哪些歌曲里有“长城”?)2.说长城含义的变化。四、灵渠(略讲):秦朝在灭六国后,为保障粮食等物质的运输,在湘水和离水之间还修建了另一重要工程灵渠。它的修建联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小结:(见幻灯片)板书设计 :(略)学习测评: 考考你(见幻灯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