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工作是一门很有学问且须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工作,教学过.doc

上传人:大张伟 文档编号:12267650 上传时间:2021-12-0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工作是一门很有学问且须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工作,教学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工作是一门很有学问且须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工作,教学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工作是一门很有学问且须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工作,教学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工作是一门很有学问且须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工作,教学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工作是一门很有学问且须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工作,教学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学工作是一门很有学问且须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工作,教学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工作是一门很有学问且须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工作,教学过.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教学工作是一门很有学问且须不断提高和改进的工作,教学过程中要做到重点突出,效果明显,语言精炼确实是件很不容易,但也是须不断努力奋斗而争取达到的目标。经过这次物理课堂教学培训学习后,我对自己:“欧姆定律”一节教案做一番推敲。原教案中理论分析和数学推理部分,虽然系统性很强,但初中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相对比较差,不易形成明确的概念,达不到重点突出,效果明显目的。所以对此教案进行修改,加重了学生实验操作和探究成分。现附新教案一份,请各位多加指教,谢谢。西南模范 顾贤璋165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 执教者:顾贤璋 教学任务分析:学习本节内容所需要准备的知识和技能主要包括:(1) 电流、电压、电阻的

2、概念(2) 电流表、电压表、变阻器的正确使用方法(3) 控制变量的实验探究方法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当电阻一定时(或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电流跟电压(或电阻)的关系;将有关的实验结论综合起来,得出欧姆定律并且可以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通过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的能力。教学目标:1 理解欧姆定律:理解导体中的电流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阻变化的关系;2 能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研究电流跟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测出有关数据;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能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3 从实验活动和物理学史的介绍中,感受科学探究过程的乐趣和艰辛。教学重点难点:欧姆定律的形成过程探究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科学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归纳。教学设计思路:本设计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1) 研究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2)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和难点:欧姆定律形成过程,形成这一过程的科学思想、科学方法教育。教学方法:1 通过实验,揭示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阻有关;2 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实验结论,进而建立欧姆定律。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着重体现“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教学流程:情景(复习)实验

4、1、设问实验方案结论IU结论I1/R欧姆定律导出欧姆定律说明及应用活动II、例题活动I实验2欧姆定律教案设计西南模范中学 顾贤璋复习(即准备知识)1提问:“在学了初步的电学知识以后,我们已经知道并理解了电学中的一些基本的物理量,首先我们来复习一下(1)什么是电流强度?(2)何种原因形成了电流?(3)何为电阻?电阻与何因素有关?答:(1)1秒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2)电压使电荷产生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3)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电阻跟导体长度、横截面和材料有关。2设问(引入新课):“同学们知道,导体中的电流是由电压产生的,那么电流强度跟电压大小又有什么关系呢? 欧

5、姆定律3设问:电路中经过导体的电流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实验4实验1介绍:实验器材:电源、电键、导线、小灯泡、定值电阻5、10(两个)、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实验内容 1“第一个实验,改变电路中定值电阻两端的电池(电压),观察电灯泡的亮度情况;” “如图1连接的电路中,电流表是测定值电阻的电流;电压表是测定值电阻的电压。” 2“第二个实验,改变电路中定值电阻的电阻,观察电流的变化。”(1) 如图1所示的连接电路。实验时,先在电路中连接小灯泡,改变电池个数,请同学们观察电灯泡亮暗的变化情况。 (2) 如图2所示的连接电路。实验时,改变定值电阻的电阻,(电源电压不变)要求学

6、生观察电流表的变化情况。(进行实验)AVV通过实验发现:实验中,经过导体中的电流随导体两端的电压变化而变化,随导体电阻的变化而变化。实验方案5设问:(1)实验1表明,导体中的电流、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变化呢?(2)如何通过实验来研究电流I跟电压U和电阻R的定量关系呢?6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结束:总结:可以让同学发言“既然我们得知有两个物理量的变化影响导体中电流的变化,我们在实验中通常用何种方法来探究实验呢?(请同学回答)”答:控制变量法提醒:“那为什么要用控制变量法,即只允许一个物理量(电阻或电压)发生变化,且要观察电流的相应变化原因。通过实验1可知:如果不控制变量,实验时,电压

7、与电阻两个物理量同时发生变化,则相应的电流发生改变的原因就不明确了。”7进行实验设计“那么我们就设计一个实验方案(让学生自主选择1、2,教师自己决定):1研究通过电阻R的电流I跟电阻两端电压U的定量关系,必须保持电阻R不变;2研究通过电阻R的电流I跟电阻R的定量关系,必须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8实验实验内容:AV如图3所示准备实验器材,连接电路。实验时,先调节电阻的阻值,使电阻R=5欧,然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R两端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1伏、2伏、3伏,并记下相应的电流表示数(填在表中)。再改变电阻的电阻,使R分别为欧和欧,重复上述步骤已完成第二、第三次实验。(或者,三个电阻

8、中选择一次电压进行)实验数据记录表表1R=5欧(第一次实验)电压(伏)123电流I(安)020406表2U=2v(第二次实验)电阻R(欧)51020电流I(安)4019得出结论:设问:“实验结束,我们同学看着实验数据记录表可以观察到哪些情况?”答:比较第一次(或第二次,或第三次<横向比较>)实验数据记录表中左右各列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可以得出结论:在导体确定(电阻一定)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并成正比。比较实验数据记录表中的相同电压下(如伏特<竖向比较>)的电流值和电压值,可以得出结论:在电压不变的条件下,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有关,并成反比。

9、把上述两个结论综合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即:经过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表达式是: I=U/R。注:欧姆定律需要注意的是:1实验中U、R、I必须是同一电路中的(即同一导体)2实验中,单位必须统一:电压(伏特)、电流(安培)、电阻(欧姆)10物理学史最早研究这个问题并发现这个规律的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现在我们看欧姆定律的公式非常简单,但当时欧姆为研究这一问题,付出10年的心血。欧姆是一名中学物理教师,当时实验条件很差,没有现成的仪器可用:当时能得到的电压稳定的电源,只能提供几毫伏的电压,要做这样一个现在看似简单的实验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要选用各种不同的导体做实验,灵敏的测电流的仪器和各种电阻值的导体,都要靠他自己动手制备,能够完成这些精细的制作和精确的实验,得益于年轻时在他父亲的制锁作坊里练出的一双巧手。经过年努力,终于得出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定量关系,后来被人们成为欧姆定律。希望同学们可以在学习中学习欧姆的这种不畏困难、知难而上的科学探索精神。11例题- 6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普知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