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课《最小公倍数》感悟和收获.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81038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7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听课《最小公倍数》感悟和收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听课《最小公倍数》感悟和收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听课《最小公倍数》感悟和收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听课《最小公倍数》感悟和收获.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听了王老师教学的最小公倍数一堂课,我受益匪浅。王老师的最小公倍数这堂课一开始就让学生用短除法求20 与 35 的最大公因数和写出 20 的倍数与 35 的倍数。他很好的根据教材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要设计课堂的引入环节, 实实在在, 利于学生再现原有的知识结构, 为构建新的知识结构做好了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在教学过程中, 王老师适当的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 引导学生使用探求法去求 4 和 5 的最小公倍数, 在此过程中, 他让学生们小组合作讨论、 全班实行交流和沟通,再一步步的追问,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将课堂交给学生,充分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让学生上台板演各自小组探讨出来的方法并说一说自己的

2、想法(短除法、分解质因数、将两个数直接相乘等等) ,老师给予了赞赏和适当的肯定, 然后老师就让其余的同学实行点评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很多同学都赞同短除法和分解质因数的方法, 因为想到用这两种方法的同学很好的将原有的知识与我们要探求的新的知识联系了起来。 但是, 有绝大部分的同学都不完全赞同将两个数直接相乘这么一个方法。有同学说4 和 5能够相乘,那5 和 10 呢,它们相乘起来就是50,但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10,所以将两个数直接相乘来求最小公倍数这个方法不能完全成立,通过这样持续地讨论、合作、交流,老师也鼓励同学们大胆的猜测验证, 相互补充说明, 最终探讨出了如何去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3、和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简便方法。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的真正参与者, 才会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才会让学生们觉得每上一堂课都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 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和拓展。整堂课让我觉得教师设计的很得当, 充分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 也让我有了一点小小的收获:1 、 教师让学生实行自主探索交流,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而不是被当作灌输的容器, 这样真正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师把怎样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这个问题抛给学生, 这样, 不同的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想法, 让 学生真正投入探究学习的氛围中,体验着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2 、 在教学中

4、, 积极的学习情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不竭动力。 教师不但要具有敏锐的观察分析水平, 善于发现学生发言中的优点, 更要善于把这种发现转化为对学生的鼓励赏识, 这样学生感觉到自己的探究, 自己的发现被注重, 被赏识,才会始终保持积极的学习情感。3 、 教师仅仅先生先于学生生成知识, 所以教师要蹲下来看学生, 与学生处在同一互动平台, 共同发展, 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在平等的氛围下学生才敢于主动的表达自己的发现, 教师也才会持续的根据学生的发现调整教学, 成 为学生学习的助手。4 、 学生自评利于学生反思元认知, 学生互评利于学生拓展思维, 所以学生能够实行评价的内容, 教师决不越俎代庖, 但学生评价有时会片面、 肤浅甚至偏激。 这时又要充分发挥教师评价的重要作用, 使学生的探究学习始终围绕着有价值的问题展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