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翁亭记文意理解-副本.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28217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醉翁亭记文意理解-副本.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醉翁亭记文意理解-副本.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醉翁亭记文意理解-副本.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醉翁亭记文意理解-副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醉翁亭记文意理解-副本.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NO.*醉翁亭记1、 文学常识: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 ,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谥文忠。北宋文学家、史学家。2、写作背景:欧阳修早年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范被罢官,欧阳修不顾个人利害,愤然上书斥责有关权臣,他因此也遭贬谪。醉翁亭记就是他被贬滁州当太守时写的。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

2、亭记时的心情,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3、 课文分析:主要内容: 文章先写由醉翁亭的自然环境、亭名的由来引出醉翁寄情山水的乐趣,接着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景色。再写了太守、众宾、游人之乐。最后写了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逐段分析:第一段:第一层,( 1)这一层是按照什么顺序引出亭子的?空间顺序:远近大小( 2)作者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化?高低(视线:下上“望、行”二字把读者的视线由西南诸峰,引向琅琊、酿泉,引上醉翁亭。不仅让读者了解了醉翁亭所在的方位,而且通过层层烘托,突出了醉翁亭之美。,起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3) 滁州的地理环境如何?( 4) “诸峰”的特点是什么

3、?( 5) 琅琊山的特点是什么?( 6) “深”的表现有哪些?( 7) 醉翁亭的位置在哪?第二层,( 8)“来饮于此”的“此”指的是哪里?( 9)“自号醉翁”的原因是什么?( 10)“醉翁”的含义是什么?( 11)“醉翁之意在山水”的原因是什么?第二段:( 12)朝暮的景色如何?有什么特点?( 13)四季的景色分别怎样?( 14)“乐无穷”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段:1N0.*NO.*( 15)分层:( 16)宴会上摆放了什么东西?( 17)太守是什么样的形象?( 18)描写时近傍晚的语句有哪些?( 19)写禽鸟、游人之乐的目的是什么?( 20)“醉”与“乐”同一说明了什么?( 21)全文贯穿始终的

4、线索是什么?( 22)主旨:4、写作特点:1)抒情散文。以思想感情为线索:一个“乐”字贯穿全文,要抓住“乐”这条主线,体会课文围绕它层层展开记叙的脉络: 山水乐四时乐宴酣乐禽鸟乐太守乐。2)本文采用了叙事与写景抒情相结合的写法。要弄清文章中哪些是叙事,哪些是写情,三者是怎样紧密结合起来的,从而领会本文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要结合时代背景和作者个人被贬的经历,体会本文抒发的政治理想和寄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3)本文语言有很大的特色。骈散相间, 多为散句, 但也间有骈句, 特别是使用 21 个“也”字作句尾,韵味浓郁;巧妙地用了25 个“而”字使文章流畅优美,从容婉转。本文还有一些千古传诵的名

5、句,如“环滁皆山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等等。4)这篇文章的脉络十分清楚。试根据你的理解在下边的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话。(附答案)开头部分介绍了 醉翁亭 ,包括两个衔接得十分自然的层次:前一层介绍亭的环境 ;后一层介绍 亭名由来。中间部分 描写醉翁亭的景色,也可分两层:第 1 层写山间朝暮、四季不同景色 ,先用“若夫”一词领起,后用“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第 2层写人游琅琊山之乐 ,先用“至于”一词表示这一层的内容跟前一层是平列,然后依次写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饮和太守醉四项内容。结尾部分也分两层,第1 层写游人去,禽鸟乐 ;第 2 层写 太守乐其乐与民同乐 。这两层中间用“然而”一词表示语意的转换2N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