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社会学的案例研究社会学的案例研究清华大学社会学系 晋军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 何江穗2010年5月16日今天的主要内容全天四单元第一单元:“社会学的想像力”第二单元:社会学案例分析(上)第三单元:社会学案例分析(下)第四单元:社会学案例写作2010年5月16日2第一单元“社会学的想像力”2010年5月16日32010年5月16日42010年5月16日52010年5月16日6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泰坦尼克号的沉没泰坦尼克:排水量52,000吨,当时世界最大的客轮1912年4月10日从英国南安普顿港起锚,目的地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23:40与冰山相撞15日子夜,船长下令弃船15日02:20,断裂、
2、沉没2,223 乘客,1,517 遇难2010年5月16日72010年5月16日8谁能活下来?谁更可能活下来?有运气的人:女乘务员Violet Jessop经历三次海难83岁在陆地上去世没教养的人:美国男性英国绅士过于温文尔雅身体强壮的人-2的海水中,只能存活15分钟个人原因vs.群体原因?2010年5月16日9总幸存率:31.8%2010年5月16日10n人员构成:n乘客:1,324n头等舱:329n二等舱:285n三等舱:710n船员:899n邮差/乐队:13幸存人数:492199,幸存率60.5119,幸存率41.7174,幸存率24.5214,幸存率23.8 0,幸存率 0生存机会(l
3、ife chance)2010年5月16日11乘客数量乘客数量幸存数量幸存数量幸存率幸存率头等舱32919960.5%二等舱28511941.7%三等舱71017424.5%船员89921423.8%邮差/乐师1300乘客总数1,32449237.2%全船总数2,22370631.8%并非所有乘客都有同样的机会活下来电影告诉我们,泰坦尼克号没有准备足够的救生艇和救生衣,但是当时英国法律规定,三等舱的乘客必须与头等舱和二等舱完全隔离在弃船的慌乱中,三等舱通往上层甲板的舱门没有被及时打开2010年5月16日12生存机会与购买力泰坦尼克票价三等舱(单程):$36.25二等舱(单程):$66.00头等
4、舱(单程):$125.00最昂贵船票:$4,350.00票价购买力1914年,Ford Model T,基本型售价$3601912年,美国普通house,均价$1,000购买力决定幸存率幸存率幸存率票价票价幸存比率幸存比率(以三等舱为基准以三等舱为基准)票价比率票价比率(以三等舱为基准以三等舱为基准)三等舱24.5%$36.2511二等舱41.7%$661.701.82一等舱60.5%$1252.473.45社会学的想像力 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 enables us to grasp history and biography and the relatio
5、ns between the two within society.This is its task and its promise.社会学的想像力可以让我们理解历史与个人的生活历程,以及社会中二者的联系。这是社会学的使命与前景。Neither the life of an individual nor the history of a society can be understood without understanding both.人们只有将个人生活与社会的历史,这两者放在一起认识,才能真正理解它们。2010年5月16日14社会学的想像力何为?社会学想像力首先要求我们的,就是“想像自
6、己脱离了”日常生活中那些熟悉的惯例,以便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它们。你要有“眼光”,而且要与众不同三种眼光,三个层面个人生活与社会结构宏观与微观关注实践超越静态结构历史的眼光昨天、今天、明天2010年5月16日15Personal trouble and public issue个人困扰(personal trouble)一个人的失业公共问题(public issue)一群人的失业回到那条船上一个人的生与死个人化的解释:人品、规范、体力一群人的生与死结构化的原因:多一倍的购买力,存活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近乎一倍生死如此,生活也是如此2010年5月16日16那条船:阶级之外的结构性因素?乘客数量乘客数量
7、幸存数量幸存数量幸存率幸存率头等舱32919960.5%二等舱28511941.7%三等舱71017424.5%船员89921423.8%邮差/乐师1300乘客总数1,32449237.2%全船总数2,22370631.8%2010年5月16日17性别?性别能否(像阶级那样)决定船上的生死“女士优先”的传统弃船时,女士和儿童的确优先登艇救生艇又严重不足(1178个座位)乘客数量乘客数量幸存数量幸存数量幸存率幸存率男性乘客81613816.9%女性和儿童乘客50835469.7%乘客总数1,32449237.2%2010年5月16日18阶级 性别乘客数量乘客数量幸存数量幸存数量幸存率幸存率头等舱
8、男性1735431.2%二等舱男性157159.6%三等舱男性4766914.5%乘客数量乘客数量幸存数量幸存数量幸存率幸存率头等舱女性15614592.3%二等舱女性12810481.3%三等舱女性22410546.9%2010年5月16日19结构之外(个人实践)?即便在船上,结构也并非决定一切对“女士优先”的不同解读左舷:Charles Lightoller“全船的女士和儿童都要先于成年男性登艇”右舷:William Murdoch“甲板上的女士和儿童都要先于成年男性登艇”也许二等舱的男性乘客都在左甲板?2010年5月16日20社会学研究方法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定性研究关注个案,获取的数据窄
9、而深,不具有代表性定量研究关注整体,获取的数据广而浅,往往可以推论到整体研究过程2010年5月16日21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研究性问题可分三种:关于事实性的问题:发生了什么?关于解释性的问题:为什么会发生?关于预测性的问题:未来趋势?后果?一个社会学家的提出问题的思路一个社会学家的提出问题的思路事实性问题发生了什么?自1980年代以来,女生在学校中获取的教育成就要优于男生。比较性问题这种现象随处可见吗?这是一个全球性现象,还是只发生在英国,或者只发生在英国的某一个地区?发展性问题这种现象是长期发生的吗?女生的教育成就模式发生了什么历时性的变化?理论性问题这种现象的背后是什么?为什么现在女生在校表
10、现得更好?我们可以用什么因素来说明这种变迁?2010年5月16日22提出一个具有“社会学想像力”的研究问题“意料之外”(问题)与“情理之中”(假设)两个村庄的水库移民抗争史上游淹没、下游冲刷上游损失较重、补偿较少,下游损失较轻,补偿较多上游很快停止抗争,下游却始终坚持假设:组织化程度、动员结构与抗争后果基础(资料)事实某地区上访和信访数量上升,而诉讼案件下降。推论(发现)事实1、该地区存在社会紧张和利益冲突现象;2、该地区越来越多的人寻求行政、而非法律渠道解决纠纷;3、该地区的法律救助渠道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并受到怀疑。研究问题研究假设2010年5月16日23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好的研究问题:1
11、好问题是讨论两者之间的差异的,比如个人之间、群体之间、各种关系之间、不同社会之间,或者不同时间段之间;2、好问题不是简单的“是”“否”问题;3、好问题应该有多余一个可能的答案;4、好问题应该至少涉及两个社会学概念之间的关系;5、好问题是你有资料可以回答的问题;6、好问题是你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可以回答的问题。好的研究假设:1、好的假设是对好的研究问题的适度回答;2、好的假设可以简单清楚地回答研究问题;3、好的假设可以展现两个以上社会学概念之间的关系。2010年5月16日24社会学研究方法社会学实验(Experiments)人种志研究(Ethnography)观察(Observation)访谈
12、Interview)文本分析(Content Analysis)历史研究(Historical Research)问卷调查(Survey)2010年5月16日25定量研究方法变量(variable)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相关(correlation)虚假相关:牛奶与死亡率/冰激凌与犯罪率因果关系(causation)调查总体(Population)、样本(Sample)和抽样(Sampling)2010年5月16日26定量研究的基本原理寻找变量之间的关系“教育程度对个人收入有显著影响”,这是一个研究假设。如何验证?“教
13、育程度”和“个人收入”就是两个变量“教育程度”是自变量(因),“个人收入”是因变量(果)寻找一组案例(1000个人),测量他们的教育程度(读了多少“年”的书)和个人收入(一年收入多少“元”)计算这1000组“年”和“元”之间的关系利用统计工具,发现这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否显著2010年5月16日27案例:美国民众对堕胎的态度“美国民众对堕胎的态度在1977到2000年之间有何变化?”数据来自GSS(General Social Survey)。GSS的问题是:无论出于何种原因,孕妇在自愿的前提下,是否可以合法地进行堕胎?变量因变量:堕胎态度(attitude toward abortion)自
14、变量:?2010年5月16日28年份支持百分比 调查者数量197738%1479 1980 41%1406 1985 37%1481 1990 43%877 1994 46%1934 2000 40%1768 表表1:美国人支持堕胎的百分比美国人支持堕胎的百分比2010年5月16日29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性别是否造成堕胎态度的差异?现在,请做出一个关于性别和堕胎态度关系的研究假设。在你的假设中,性别和堕胎态度这两个变量的关系是什么?支持研究假设的理论是什么?例如,男性更反对堕胎孩子继承父姓、亚文化中对孩子数量的重视女性在怀孕中面临身体上的风险、并且承担大部分抚养子女的责任60年代女权运动兴起以来
15、生育自由始终是女权主义者的主要诉求之一,而女性女权主义者明显多于男性女权主义者2010年5月16日30表二:2000年美国男性、女性对堕胎的态度支持堕胎被调查者的性别男性 女性 总计是 39.9%39.8%39.9%否 60.1%60.2%60.1%总计100%(774)100%(994)100%(1,768)2010年5月16日31教育程度是否造成堕胎态度的差异?现在,请做出一个关于教育程度和堕胎态度关系的研究假设。2010年5月16日32表三:教育与堕胎态度,2000年是否支持堕胎初中高中 大专 本科研究生总计 是 30%34%43%48%48%39%否 70%66%57%52%52%6
16、1%总计100%(306)100%(526)100%(496)100%(241)100%(153)100%(1722)Pearson chi 2(4)=31.08 Pr=0.000 2010年5月16日33初中 高中 大专 本科 研究生 0%10%20%30%40%50%60%70%80%堕胎堕胎态态度与教育程度度与教育程度是 否 2010年5月16日34第二单元社会学 案例分析(上)2010年5月16日35社会学的案例分析方法发现一个精彩的故事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关注“结构”和“实践”之间的互动“结构”包括宏观的“制度”和微观的“关系”“实践”包括“事件过程”和“个人生活史”好的个案分析,应该
17、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纵向比较:单个个案的历时性比较横向比较:不同个案之间的比较2010年5月16日36案例一:大河电站上访故事上世纪90年代末进行的一个个案研究西南一个地区电站引发的长期集体上访电站70年代初动工,75年开始发电地区重点项目,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大坝建成后,上游出现淹没,下游出现冲刷共涉及2个县、4个公社、6000余亩地,5000余口人76年失地农民因生活困难而开始上访上访持续多年,数次爆发冲突,余波直至1994年2010年5月16日37此个案的特征时间漫长持续20年的集体上访和底层抗争比较罕见跨越改革前后,贯穿70、80、90三个年代过程复杂既有普通信访,也有暴力冲突数次到北京上
18、访,甚至打算在天安门广场拉横幅喊冤数次冲击电站,乃至占领食堂、破坏设备资料丰富深度访谈所有主要的上访者和处理此案的乡、县、地三级领导档案资料上访者保存了大量原始资料县档案馆的所有相关档案2010年5月16日38可能的分析路径信访制度在基层实际运作的成功与问题能否实现“下情上达”?能否推动上级政府对下级政府的有效管制?政府与群众之间利益博弈的模式和特征群众的问题,如何变成政府的问题?“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集体信访的内部机制谁可能成为上访“领袖”?“领袖”如何控制广大“群众”?2010年5月16日39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一般认为,不满和怨恨导致抗争行为“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压
19、迫越厉害,不满越严重,冲突也就越激烈然而,大河个案中却出现了反例上下游两个乡,上游损失大、补偿低,下游损失小、补偿高上游的上访84年就结束,而下游则持续到90年研究问题:为什么损失大、补偿低的上游首先结束上访,而损失小、补偿高的下游却在一直坚持?2010年5月16日40上下游对比2010年5月16日41上上 游游下下 游游上访问题淹没土地2000亩,初次补偿被挪用冲刷土地200亩,没有初次补偿上访时间1976年至1984年1978年至1990年上访方式走访、信访、县地政府门前静坐、围堵电站走访、信访、县地政府门前静坐、围堵电站、占领电站、围堵县长获得补偿实际人均每年260斤细粮实际人均每年36
20、0斤余波87年一代表在整党时被开除党籍88年两代表的渔船被没收92年一上访代表以“窝赃罪”被捕一工人身份的上访代表提前一年退休一教师身份的代表95年被调整工作“告官打虎”与“精英逻辑”当地俗语“告官打虎”一旦告官,就骑虎难下先“安抚摆平”、再“秋后算帐”是政府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策略“精英逻辑”的出现上访“精英”发现,只有动员群众,才能保护自己一旦上访中止,“精英”也就失去动员能力为了自保,“精英”要么打死老虎,要么不惜代价,也要把上访进行下去(并非到底)“精英逻辑”的问题“精英”的利益和目标,均不同于普通群众“精英逻辑”出现后,上访目标随之发生替代“获取最大补偿”变为“上访进行下去”电站遗留
21、问题变成了上访“精英”与基层官员的个人恩怨2010年5月16日42制度的逻辑,实践的逻辑信访的制度逻辑与实践逻辑制度逻辑信访条例规定了信访群众的权利、信访方式和解决程序强调群众要“逐级上访”、政府“不得打击报复”实践逻辑“告官打虎”:官员利用其它名义报复、恐吓上访“精英”“精英逻辑”:通过不断上访,来保护上访“精英”免遭秋后算帐精英逻辑的社会后果“精英”目标和利益与群众目标和利益的分离无法形成最优结果,在相互忌惮和消耗中,一次又一次错过达成协议的良机2010年5月16日43大河电站个案的启示发现一个精彩的故事特别、突出、代表性、丰富性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表面上与常识、理论相悖关注“结构”和“实践
22、之间的关系制度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异同精英逻辑的社会后果好的个案分析,应该建立在比较的基础上2010年5月16日44案例二:从宽假释基本案情赵某因贪污罪被判无期,后减至17年,94年服刑赵父两航起义人员,民革人士,患有重病2000年4月,市局接市政法委领导批转赵父“家庭困难”的申请。因赵某执行刑期不满10年,市局未呈报假释2000年11月,市局接到市政协假释赵某的建议和市领导的批示。市局与一中法沟通,反馈市政协。市政协致函市局,市局提请假释,一中法因“不属特殊情况”而退卷2001年10月,市局再次收到市政协的假释建议和市领导批示。监狱基于赵某的家庭状况、奖励情况呈报了假释。市一中法后,该院认为赵
23、犯不符合法定假释条件,未予裁定。2003年4月,赵父向监狱提出假释申请,监狱认为余刑较长,未呈报假释2004年12月,赵某被评为改造积极分子。2005年1月,市局呈报假释,附多方材料。一中法认为符合“家庭困难”,裁定假释2010年5月16日45赵某假释案的讨论涉及统战工作需要、【家庭困难】结论罪犯假释工作是刑罚执行,具有执法行为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罪犯实际执行刑期,必须符合刑法、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一款规定的“特殊情况”,必须按照最高法的司法解释来确定从宽假释,必须严格按照规定征求相关部门意见,确保材料齐全、程序合法2010年5月16日46进一步讨论如何推进该案例的讨论和分析?可以提出的有趣问题制度逻辑与实践逻辑的关系法律条文的实际运用赵父的民革身份,对赵某假释影响的途径和边界可以进行横向比较再选取一个普通犯人的假释个案,与赵某进行比较2010年5月16日47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