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姓起源-寸姓的由来-.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02884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寸姓起源-寸姓的由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寸姓起源-寸姓的由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寸姓起源-寸姓的由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寸姓起源-寸姓的由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寸姓起源-寸姓的由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寸姓起源-寸姓的由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寸姓起源-寸姓的由来-.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寸姓起源|寸姓的由来腾越郡:亦称腾越州。是历史上曾管辖和影响着怒江以西的广 大地域,位于云南西部边陲保山市,离缅甸已经很近。明朝旅行家徐 霞客在保山考察了四个多月,花了大量篇幅在他的滇游日记里详 细描写了腾冲,称其为 极地边城。那时的腾冲还叫 腾越州,是非 常繁华的边城。自唐朝起,腾充(冲)、藤(腾)越之称即交替使用。后 自明朝嘉靖三年(甲申,公元1524年)至中华民国十九年(庚午,公元 1930年)的四百零六年间,怒江以西的一个广阔的大行政区域 (州、 厅、道)一直以腾越命名(其间民国元年和二年称腾冲府)。因此,在这 片土地上孕育、融汇、发展并于清朝中叶逐渐成型的滇西边地文化, 便被称为腾越

2、文化。腾越文化是以纯正的汉文化为主体, 融汇了南诏 文化、土著文化、东南亚文化和西洋文化的云南西陲独具特色的地域 文化,这是一种开放的复合型文化,是具有丰富内涵的边地代表性文 化。腾冲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境内就有先民繁衍生息。商代晚期 已进入铜器时代,先民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发展着这一地区的经济 文化,部落与部落之间进行着广泛的交流。腾冲地处西南丝绸之路 蜀 身毒国道的要冲,在秦汉时期已是一个商贸重镇。唐南诏时畴壤沃 饶,人物殷凑,筑腾充城,为云南西部重镇。宋大理国设腾冲府。 元朝至元一年(甲戌,公元1274年)改藤越州,又立藤越县,元朝 至元十四年(丁丑,公元1277年)改腾冲府,置腾越、

3、越甸、古勇三县。元朝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公元1288年)罢州县,府如故,隶大 理路。明朝洪武十五年(壬戌,公元1382年)设腾冲府,后废。明朝 永乐元年(癸未,公元1403年)置腾冲守御千户所,隶金齿军民指挥 使司。明朝宣德五年(庚戌,公元1430年)置腾冲土州。明朝正统年 间(公元14361449 年)的三征麓川之役,以腾冲为战略基地和管制 边境土司的触角,大军云集腾冲。明朝万历年间 (公元15731620 年)平息岳凤之乱,平叛大军从腾挥戈收复三宣。清朝康熙二十六年(丁卯,公元1687年)裁卫入州。清朝乾隆三 十九年(甲午,公元1774年)置腾越州判分防南甸。清朝乾隆四十年(乙 未,公元1

4、775年)改腾越协为腾越镇。清朝嘉庆二十五年(庚辰,公 元1820年)升腾越州为直隶厅,隶迤西道。清朝道光二年 (壬午,公 元1822年)降直隶厅为厅,隶永昌府。清朝道光三年(癸未,公元1823 年)改腾越州判为经历,仍分防南甸。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 年),爆发了抗英的 马嘉理事件 和 甘稗地之战。清朝宣统三年(辛 亥,公元1911年),以张文光为首的革命党人,发动了推翻清王朝 的武装起义,在腾冲建立了云南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权滇西军都督府,出兵占领了整个滇西,促进了辛亥革命在云南的胜利。民国元 年(壬子,公元1912年),改腾越厅为腾冲县。民国二年(癸丑,公元 1913年),撤

5、消腾冲府。民国三年(甲寅,公元1914年),迤西道改 腾越道。民国六年(丁巳,公元1917年),五行政区直隶腾越道。民 国十九年(庚午,公元1930年),裁腾越道,设云南第一殖边督办署 于腾冲。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公元1940年),改第一殖边督办署为 腾龙边区行政督署。民国三一年(壬午,公元1942年)5月,日寇 自缅甸侵入中国,占领腾冲城,腾冲人民配合抗日军队坚持抗战达两 年之久,迎来了民国三十三年(甲申,公元1944年)中国远征军的滇 西反攻,于同年9月14日光复腾冲,作为古城虽成了一片瓦砾场, 但反攻战役中,军民用生命和鲜血共同谱写了彪炳史册的光辉篇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1950年

6、成立腾冲县人民政府,隶保山行政 专员公署。1956年保山专区合并入德宏自治州,腾冲县隶德宏州。 1963年恢复保山专区专员公署建制,腾冲县隶属保山专区至今。西蜀郡:秦时秦武公公元前697年时汉中郡、巴郡、陇西郡、 蜀郡、叁川郡、南阳郡划为西蜀郡,其统治地区大抵以四川盆地(古为益州)范围。包括今天的广元、雅安、叙永、云阳,平武、青川、 北川、宝兴、天全、洪雅、马边,成都、重庆、绵阳、自贡、宜宾、 内江、南充、泸州等。四川省重庆府:地处重庆市南部。南宋孝宗淳熙 16年(1189 年),光宗赵享封为恭王,以藩王受禅登帝位,自是 双重喜庆,将 恭州升为重庆府,重庆因此得名。元代,四川行中书省领重庆路等

7、 9路,省下设四道宣慰司,四川南道宣慰司驻重庆;顺帝至正10年(1357 年),明玉珍入蜀,攻占重庆,分兵夺取四川各地,16年(1363年),明玉珍称帝,定重庆为都,国号夏。明太祖洪武4年(1371年),明灭夏,置重庆府。明清均府治巴(在今重庆市渝中区)。清末管辖巴(县 治在今重庆市渝中区)、江津(县治在今重庆市江津区)、长寿(县治在 今重庆市长寿区)、永川(县治在今重庆市永川区)、荣昌(今重庆市荣 昌县)、綦江(今重庆市綦江县)、南川(县治在今重庆市南川区)、铜梁 (今重庆市铜梁县)、大足(今重庆市大足县)、璧山(今重庆市璧山县)、 定远(县治在今四川省武胜县城区)共11县;合(州治在今重庆

8、市合川 区)、涪(州治在今重庆市涪陵区)共2散州;江北(厅治在今重庆市渝北 区)。堂号:紫照堂寸氏堂号:紫照堂堂联:西川世泽,玉振家声。寸氏始祖寸庆祖籍南京,明朝洪武二十三年(1391年)由西蜀郡 (四川重庆府巴县梁滩里寸家湾)。奉旨随傅友德、兰玉、沐英平定云 南滇西后,驻守在腾冲,寸庆(在驻守腾越州时曾被封为领卫指挥兼 随军参赞)、后因军功升至总旗,寸氏家族也是最早到和顺乡开基业 的五姓(寸、刘、李、尹、贾)始祖之一。定居和顺乡寸家湾其后裔在 腾越(腾冲)发展成望族。云南土司官民载:鹤庆府百夫长寸赐、寸汝珍 父子,明崇祯九年进士寸桩堦、寸曜盘,卫指挥寸庆,清乾隆时进士寸式 玉。腾冲和顺人寸玉

9、,生于明朝正统年间。其少时随父在缅经商, 由于精通各种语言文字,诏命进京为鸿胪寺序班 (外交礼宾官)。从朝 庭效命到古稀之年告老还乡,流传着关于他的两则与翡翠有关的故 事。寸玉自明朝庭还乡后,大行善举。在村外要道上修了一座石桥, 桥旁立有一碑,后来有赶马帮的马锅头在碑下休息, 无意中蹬动一块 石板,见上面刻着 桥倒碑修,碑倒自修。当时马锅头并不在意,把 石板盖回原位。后来有人提醒他这几个字可能与财富有关, 才赶回来 在石板下面挖出一缸玉石。寸玉去世后,其名门大户家道中落,他的 后人花光积存靠变卖家中器物度日,最后卖到以楠木等原料制作的长 春凳。在春凳被人抬走之前,发现凳子背面书有一行字:子孙愣

10、,破春凳,只准破烧,不许变卖 ,后人遂遵照祖训,开凳子,夹层里 露出许多珠宝翡翠。但是没过多长时间,这家人还是彻底衰败了。就在距?0多年前,把房子的宅基地都给卖了,殊不知买者在这个地基 上挖出了一罐翡翠,其价值足够盖一座四合院。寸家玉:腾冲五大名玉之首。中国翡翠大王 寸尊福缔造之玉,因寸尊福姓寸,故世人将 寸尊福缔造之玉称之为寸家玉,据称,民国时期著名的翡翠大王寸尊 福对翡翠有过人的眼力,加之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诚信无欺,从 福 盛隆 商号出来的翡翠因精致、华美、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珍藏价值, 被称作 寸家玉!因物有所值,渐渐的 寸家玉 被世人认可,不几年 便名声远播,再后来它被人们列入腾冲五大

11、名玉之首。当时的富商 巨贾,政界名流都以能佩戴一块 寸家玉 而倍感时尚和自豪!福盛隆 的寸家玉以工艺细腻,形象逼真,气韵高雅而著称于世!古有和氏璧,今有寸家玉是当今世人给予福盛隆的翡翠的称号,也是寸家玉的文化传承精髓。寸氏宗祠临门月台上左右两边曾竖有石标杆,每棵杆上有两个石斗。一个斗表示,有族人中了举人,两个斗是中了进士,寸氏在和 顺可谓人才辈出。寸开泰于光绪二十一年乙未科 (公元1895年)中进 士。寸氏先后中举的有寸式玉、寸性安、寸辅清、寸禧谐、寸曜磐 , 中进士的有寸开泰。寸黯 康熙末岁贡,寸秀升,嘉庆丙寅岁贡,寸亮卿 廖生,寸品升 清光绪拔贡,寸时桢(1884 1930 年)字干臣, 附生,寸尊文 文生。寸品煜,字晓东,和顺水碓村人,晚清秀才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