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1216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记(原创)fontsize="6">作者:佚名转贴自:转载点击数: 78在高尔基给他的儿子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在教学时,我发现学生的理解比较片面,他们往往把这个“给” 理解为给别人东西, “拿” 则认为是拿人家的东西。这样的理解显然是片面的。于是,我问学生,学了今天的 , 你能用中的事例来解释这句话吗?这容易,马上有学生说,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留下了他种下的鲜花,爸爸得到这样美好的东西,很高兴,而高尔基的儿子也十分愉快。这就是“给”比“拿”愉快。于是,我又说生活中这样的事例太多了:你还能举一些吗?学生大同小异,举了

2、这样一些: 生 1:我们为贫困生捐款,他们得到我们捐的款,就有钱读书了不起,而我们看到他们和我们一样学习,心里也十分愉快。这也是“给”永远比“拿”愉快的一个例子。生 2:我有两只钢笔,写钢笔字时,晨晨的钢笔总是写不出的,我总是把我的一枝钢笔借给他,他用我的钢笔写的字,老师给他批了 “优秀”,我心里也高兴。 这也能说明 “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生 3:龙龙学习不认真,老师您让我多督促他学习,现在他作业按时完成了,您有时还表扬他,看到他进步了,我心里也高兴。我因势利导马上说:对,给别人帮助也是一种“给”,你帮助同学解决难题。帮助家人做事情,或者为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献一份爱心等等太多太多了,你还能

3、举一些例子吗?学生顿时豁然开朗: “给”的意思原来是如此宽泛。所以学生的话匣子打开了:有的说:小弟弟摔倒了,我扶他起来,并问他疼不疼,还帮他找妈妈。我这也是一种“给” 。有的说:电视中有人得了重病,他们家的钱给花光了,这时候,好心人伸出援助之手,纷纷送钱送物,最后他的病治好了。这也是说的这个意思。有的说:有的人经常义务献血,这也是一种“给” 。有的说:老师经常教我们,给我们知识,让我们懂很多,这也是一种“给” 。老师看到我们进步心里无比高兴。 听到这句话我心里感动极了,学生能站在我的立场上想,很难能可贵。我向他表示感谢。最后我又问 : 谁给我们的很多,因为受前面的影响,学生说老师,我又问除了老

4、师还有吗?谁为我们操劳最多,学生马上说父母。我接着教育,父母已经“给”我们很多了,我们从父母那里已经“拿”了许多,那么有些同学就认为伸手向父母要是理所当然的事,也不管家里的条件是否允许,这样好吗?学生马上意识到平时自己行为的不妥,好多学生都开始摇头。有的甚至低下了头,那我们以后应该怎样做呢?学生很机灵,有的说:我们不应老向父母要钱、让他们买这买那。有的说:我以后不老缠着妈妈给我买新衣服了。有的说:我以后遇到事情尽量自己做,不让父母帮忙。有人马上说:对 ! 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我已经四年级了,以后我不让爸爸妈妈接送我,我自己走回家,我会当心的。 高尔基的这句至理名言涵义深刻,我与学生共同体验了一番,使我们都明白无论何时何地,永远要多给予别人,我相信每个人都这样做、都这样想,我们的世界将更美好!(友情提醒: 查找本课更多资料, 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高尔基)本文转载.htm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