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37575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2.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的八项策略重庆市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蒋 毅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小学 陈岳祥体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问题是我们体育工作者的一个永恒课题。目前,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整合不够,利用率较低,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难题,我区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人力、物力、财力、网络等资源为研究内容;以因校制宜,发挥优势、区域共享,突出特色、开拓创新,逐步完善为整合原则,从纵向和横向两渠道进行了深入的实践与探究,总结出以下八项策略。一、规划导向所谓规划导向,就是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适切的导向性的资源整合方案和教学计划,为优化实施教学整合提供指南。它主要包括两各方面,一是制

2、订宏观的资源整合方案。包括整合的主要内容、途径和措施等;二是制订具体的体育教学工作计划。包括教学内容、目标、办法等等。规划导向的目的就是根据现有的和可能开发的教学资源,进行合理挖掘与利用,最大限度地改善教学条件,发挥师资、器材、场地等多方作用,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规划导向”既是资源整合的基础,也是实施其它策略的先导。(请见以下规划实施图)求途径规划资源整合校内外人力、物力、财力等 挖掘资源找措施 制订教学计 划备课 与研 讨优化利用资源 实 施教 学提升质量学校制订资源整合方案,主要思考校内和校外两条线。校内主要依据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情况拟定规划;校外主要依据人际关系、优惠政策、

3、地域优势,寻求财政拨款、对口支援、企业赞助、对结帮扶、社区援助、家长支持等路子拟定规划。教学工作计划,主要是学科教研组,特别是学科体育教师根据学校条件制订。制定教学计划前,教师要对学校的条件(含学生)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根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充分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器材是否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场地是否能够满足教学要求,自身能否有这方面的教学经历,对所选择的教学能否比较顺利的完成;教师还需要思考,能否对本教学内容进一步进行优化,在不断优化计划和优化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对自己的教学计划和实施过程不断进行梳理和完善,努力使校外资源和学校资源有效地结合,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二、

4、专家引领专家引领,是指在教育教学中,专家对教师进行教育理论及教学实践的引领和指导。专家引领主要是帮助体育教师对教育教学理论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误区及问题进行破解和指导。其目的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实施有效教学,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例如:聘请专家举办某领域或某专题的讲座;进行学科教学培训;召开教育科研及教育教学研讨会;开展学科教学论坛;制订学校体育发展规划;审阅学科教案、点评课堂教学等等。三、专项研究所谓专项研究,主要是指某区域或学校年级组、教研组对某一教育教学问题以课题或专题的形式进行实践探究。通过专项研究,探索、挖掘利用与课题(专题)有关的教学资源,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实施有效教学,提高学生的

5、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开展专项研究,主要是通过校本研究和区域研究两个途径进行,其共同目标就是开发与利用有效资源,总结经验,物化成果,最终促进学生的发展。(请见以下流程图)物化成果校本资源开发利用促进发展校本研究课题或专题区域研究物化成果区域资源开发利用在实际操作中,专项研究以课题及专题为载体,以具体的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和目标,以校本(区域)行动研究为核心,以整合教学资源为主线,形成具有区域性的、校本特色的“教学案例”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现学生健康成长。四、优势互补实施优势互补策略是整合区域教学资源的有效举措。例如,比邻学校在教学、教研、管理中相互学习、取长补

6、短很有裨益;在开展体育竞赛等活动时,在场地、器材、人力等方面相互支持帮助,就能更好、更快地完成预期任务。本区按地域将中学、小学各划分为10大片区,每学期,片区均要开展备课、说课、上课、听评课、师生竞赛、专项讲座、观摩交流等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校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如今,本区已经形成了“走出去、请进来、片区合作、全区一家,资源共享”的传统。备课、示范课、听评课等教学、教研资源整合区域优势资源共享互补教学资源整合场馆、器材等信息管理资源整合校本建设、学校管理等五、.对结帮扶对结帮扶一是指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和学校的需要,通过政府部门牵线或本校直接联系,与经济发达地区单位达成一定期限的对口支援协议,对口

7、单位在经济、技术力量等方面给“贫困学校”予以大力帮扶。2005年至2007年,上海市援助我区农村学校的教学器具、教学用房(修建)等经费上千万元。区对口办现正在规划(联系单位)援助3所小学新建学校综合楼,新建体育场。对结帮扶的第二条路子就是区域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形成联谊单位,以强帮弱,资源共享。例如,万州区江南中学的对结学校-重庆市一中,每年下派1名体育教学能手来江中任教,并出经费请全校教师到一中进行教学观摩和培训学习。近年来,重庆市一中给江南中学捐赠电脑50台,图书5000册。实践证明,“对结帮扶”能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六、感召赞助通过学校领导、教师的

8、辛勤工作,艰苦创业,以适切的学校管理和卓越的教学实效,形成和谐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学示范团体,以情感人,以行感人,争取企业、社区、学生家长等对学校给予财力、物力等方面的支持与帮助。例如,主动争取强大企业、家乡老板给学校捐赠财物;争取学生家长在精神上鼓励子女参加体育活动,在物质上支持子女购置服装和体育器具、订阅体育报刊等。以2007年为例,我区有15副篮球架、100付兵乓球台、28万元现金来自企业的捐赠;全区50%的学生自有跳绳等,这些有效地缓解了学校体育器材的不足。七、合作教学合作教学是挖掘本校及片区等教学资源的重要形式,通常经过集体备课、同台研讨等而实施争对性的教学活动。下面我将 “集体备课

9、”有关实践做法提出交流。(1)同课建构。根据活动主题,多名教师选取同一教学内容(教材),进行多次的教学设计、上课、研讨、反思,不断修改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实现教学最优化。(2)同课异构。就是同一教师或多名教师,对同一教材实施不同的教学。同课异构的特点就是围绕教学主题,对某些环节采用不同的教法、学法和不同的组织形式等开展教学。如课堂提问、学生评价、分组教学、能力培养或准备活动、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等,选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不同的组织教学。通过不同的设计、反复研讨、不断修订和改进,抓住优势,找出问题,取长补短,实施有效教学。(3)异课同构。不同的教学内容(教材),为实现同一教学目标,而进行多次的集体备

10、课和教学实践。异课同构教学可在同一年级或不同年级进行,可以集体备课一师教学,也可集体备课多师进行实践,通过教学对比,实现优质教学。同课建构提高教学质量资源共享互补集体备课、上课同课异构异课同构八、激励评价所谓激励评价,就是学校对教师的考核评估具有激励功效,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充分挖掘教师的工作潜能,使教师能够愉悦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体育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同样是激励为先,其评价目的是为了有效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全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目前,我区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学校教务处、教研组、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评价的原则是:内容科学化、评定标准灵活化、评价形式多元化、操行评语个

11、性化。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还要有家长参与评价。在评价内容上(对学生而言)既包括对学生知识、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使教学评价能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能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师的教学热情,能真正体现“快乐学习”而最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并实现人人树立“健康第一”、“体育与我同行”之思想。(请见下图)学校体育教学评价主体系统学校教务处 教 研 组 家 长原 则标 准储备 提炼随 堂 课教 师教学艺术形散神不散散、善散整体性与渐进性相结合教学风格教学思想教研意识实验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实效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养成 发展学习习惯品德修养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学 生 教 师 提升教学水平 体现 教学实效 提高素质能力 学 生 树立体育思想等总之,中小学体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关系着学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本区实施的“规划导向”、“专家引领”等八项策略对于有效整合学校教学资源,提升体育教育教学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