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42551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某滑坡稳定性分析评价摘要 该滑坡位于南江县黑潭乡黑潭村一社,失稳后 将造成较大损失,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十分必要 的。本文以该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形成条件、发展趋 势及稳定性,并提出了防治建议。关键词 滑坡 稳定性 分析中图分类号: P5 文献标识码: A1 滑坡概况该滑坡位于南江县黑潭乡黑潭村一社,发育在斜坡中下部,横向宽约108m,纵长约110m,面积约1.2X 104m2,潜 在滑移方向为 34。滑体物质成分为残坡积物粘土夹碎块石组成,土层厚度 4.506.50m,平均厚度约 6.00m,滑动面为岩 土界面。滑坡总方量约 7.2 X 1044m3,属小型浅层土质滑坡 本滑坡一旦

2、发失稳,将严重威胁到 47 户居民 189 人的生命 财产安全,甚至造成橡子林河堵塞形成“堰塞湖” ,严重威 胁黑潭乡街道下游群众安全。失稳后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400 万元。 因此, 对其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是十分必要的。2 区域地质环境条件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最低海拔370m,最高海拔2507m ,平均海拔1100 m。境内地形复杂,溪沟纵横,山水相依,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中间自水乐坝为最低的槽谷, 成为南北山区的天然分界。其北属大巴山一米仓山区,中深 切割的中山地形。山脊线呈北东东向大致平行排列,由北而 南渐次降低, 一般海拔在 1300-2000m ,相对高差 700-1200m,

3、 至高点光雾山海拔 2507.6m。沟谷深切、谷坡陡峻,以凸设 为主,河床纵坡降最大 40-50%。,也有达150%。其南属川中 方山与丘陵区,为浅至中切割的中低山地形。沟谷纵横,山 体零碎,形态不一。山脊一般海拔800-1200m,北东高南西低,相对高差300-700m ,最高点打节湾海拔1503m。沟谷以 两坡较缓的“ V”形谷为主。峡谷、箱型谷均少见。区域上属于古华夏构造体系,分布于元古界基底中,是一反“ S”形的联合弧。由一系列倒转褶曲和高角度逆冲断 层组成,形成于晋宁运动。区域片理、构造线走向以北东向 占优势。褶皱紧密, 轴面向南东 (或南 )倒转, 倾向北西 (或北 ),多 为复式

4、褶皱,由于岩浆岩侵入和断裂破坏,褶皱多不完整。 断裂以压性的占绝对优势。断裂带一般片理化发育,少数为 片理不明显的糜棱岩化角砾岩,擦痕少见,断裂带成岩程度 较好,多已胶结成岩。宽度一般10-30m ,平面和剖面上都明显呈舒缓波状,上盘常较破碎。由于强烈的褶皱挤压,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一般都在 三组以上或更多。以扭性节理为最发育,各组裂隙密度变化 在1-4条/m,以2-3条/m为最多。节理发育的另一特点是缓 倾角裂隙较普遍,这在盖层中是没有的,侵入体内部则裂隙 发育差。3 滑坡区工程地质条件研究区主要出露地层为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和白垩系剑 门关组地层,人类工程活动主要表现为房屋建筑及道路填 筑,其

5、对滑坡前缘坡脚进行了一定的开挖,造成局部发生滑 移、垮塌,对小河沟滑坡的稳定性造成一定影响,故破坏地 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滑坡物质以粉质粘土夹碎块 石为主,较多块石、孤石散布在坡表,粉质粘土夹碎石土, 棕色,潮湿稍湿,可塑硬塑,包含角砾、碎石含量1060%,粒径一般为520mm,颗粒原岩成分为暗紫色泥岩和 灰、灰白色砂岩,强风化,棱角状,为残坡积物。坡体上夹 杂大块石,最大直径约 3.0m。4 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4,1 滑坡变形形成机制分析 滑坡的物质为粉质粘土夹碎石为相对含水层,滑床为泥 岩、砂岩,为相对隔水层,滑带土遇水抗剪强度降低;勘查 区降雨较为集中、 雨量较大, 大气降

6、雨下渗使滑体重度增大、 对滑面 (带 )润湿使其抗剪强度骤降,并且前缘位于橡子林河 冲刷岸,在河水的冲刷侵蚀作用下,造成掏空现象,使前缘 坡度较陡,有较好的临空条件,使得土层较厚的局部坡段沿 基覆界面滑动,形成了小规模的浅层土质滑坡。滑体前后缘相对高差 43m,平均坡度20° -30 °,物质 组成以粉质粘土夹碎石为主,滑坡前缘发育拉张裂缝,走向 与前缘河床大致平行,前缘收橡子林河冲刷,剪出口临空, 为滑坡的失稳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从滑坡的地形地貌条件、 物质成分和分布特征条件以及变形特征分析,小河沟滑坡目 前在自重工况条件下是基本稳定的,在自重 +暴雨工况下, 可能局部失稳

7、滑动,处于欠稳定状态。4.2 滑坡稳定性计算与评价 根据规范,滑带土力学参数采用室内试验与参数反演相 比较的方法确定。滑坡 2 剖面在工况 1 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 状态, 在工况 2、3 条件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3 剖面在工况 1、 3 条件下处于稳定状态,在工况 2 条件下处于欠稳定状态。 计算结果与现状发生过的工况、现场变形现象是基本一致的,表明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参数及结论符合现场实际。根据以往及目前变形迹象来看,小河沟滑坡目前处于蠕 滑阶段,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整体基本稳定状态,暴雨和 地震条件下处于欠稳定状态。由于滑坡前缘受橡子林河冲 蚀、坡度较陡,有变形迹象,局部处于欠稳定状态。4.3

8、 滑坡变形发展趋势滑坡目前处于整体暂时稳定变形滑动阶段,由于滑体结构松散,含水、透水饱水性好,在降雨软化和润滑滑面 的条件下, 滑体的抗剪强度降低, 且下伏基岩顺层倾向坡外, 加之近年来灾害性天气的不断增多,容易形成贯通的滑面: 滑坡前缘坡脚河流进一步冲蚀,滑体前缘临空,使得裂缝进 一步发展、贯通,变形破坏会进一步加剧,其稳定性将会进 一步降低,可能诱发牵引式滑移。5 防治工程方案布置原则滑坡位于黑潭乡场镇边上,其稳定性直接影响居民的生 命财产安全和日常的经济活动,地质灾害危害性较大。故滑 坡防治工程的实施建议遵循以下原则: (1)在充分掌握滑坡变 形形成条件、变形破坏模式、危害特点的基础上,

9、利用科学 的方法和手段,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实事求是、经济、合理、有效地布设防治工程。 (2)以当前灾害治理为重点,利用 资源开发、环境保护与灾害治理的最佳结合点,争取全社会 的大力支持,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3) 设计合理、安全可靠经济的原则。 (4)以人为本原则,落实国 家政策,响应政府号召, “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 将工作做好、做细,为灾区人民做贡献,排忧解难。6 结论本文以该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工程地质条件、形成 趋势、稳定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建议,对类似工程具 有一定借鉴意义。参考文献1 安民,库水位升降对某均质土坝坝坡稳定影响分析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18(6): 45-492 李智毅詹辉明,岩土工程勘察,武汉:中国地质大学 出版社, 2000.3 林宗元等,岩土工程勘察设计手册,沈阳:辽宁科学 出版社, 19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