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材料之怎样进行课题研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43522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本培训材料之怎样进行课题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校本培训材料之怎样进行课题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校本培训材料之怎样进行课题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校本培训材料之怎样进行课题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校本培训材料之怎样进行课题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本培训材料之怎样进行课题研究.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怎样开展课题研究一、什么是课题研究 所谓课题研究,指的是教师以自身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 以问题的解决为研究目标的一种研究活动。 课题研究是校本教研中的一项重要内 容,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方式, 更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渠道。课题分规划课题与个人课题。 规划课题一般是指由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立项的课题,分为国家、省、市、区 (县级)课题等,由教育行政部门委托各级教育科研部门进行规划、申报、评审 和管理。“个人课题''一般是指由教师个人独立或教师小组合作承担的课题。它是一种 教师切合教师自己教育教学实际的、 对改进教师自己教育教

2、学有用的、 能够促进 教师自己专业发展的课题。 从研究目的看,“个人课题"主要解决教师个人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比 如:研究如何让不交作业的学生交作业, 研究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中班级学生的参 与度的的问题,这些课题都是真实的、有实效的课题。 从承担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自己确立并独立承担,教师即 研究者,是研究的主角,而不是配合专家进行研究。当然,教师在研究过程中需 要专家的引领、帮助和指导。 从研究内容看,“个人课题"一般是小课题,对老师更具研究价值和意义。 一是:小课题研究的是教学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在研究上的付出,必定从教学质量的提高上得到回报。二是

3、:务实的小课题研究必定让每个教师真正参与其中,及时反思、总结, 当研究的成果真正有效时, 它的及时推广、持续应用,会内化成教师的专业素养, 能够较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些个性化的小课题它来自教学实践, 又指导教学实践, 需要一定的但却不 是高深的理论作指导,所有这些,让老师们感受到它的“可望又可及”。当然,老师们把这些小课题申报给各级教育研究部门得到批准后, 也将成为 规划课题,加强管理,更有利于课题的开展。二、开展课题研究的流程。1、一是选题。问题从哪儿来 ?第一,从疑难中寻找问题。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随着学生个体和群体变化 的加剧,教学时,经常会碰到各种各样的疑难或困境。例如一,新

4、课程要求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体验, 引导学生在参与教育 活动中亲历知识发生的过程、体验其存在的价值,并在互动中不断生成。不过, 理论与实践之间总是一对矛盾体, 教师的设想、 计划与实际效果之间总存在着较 大的差距,至少说教师的付出与教学实效不成正比,有时还存在负效益的情况。例如二,教学强调创新, 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落实到教学 中,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各教学环节时又如何体现 ?如何操作 ?这些 更多的是疑难,乃至是困境、冲突和对立。例如三,教学中,顾及到了单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就有可能妨碍了学生集体; 关注到了学生的个人兴趣, 规范性、 一致性的要求就有可能被削弱了

5、; 确立了学 生在课堂教学与班级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的引导角色该怎样扮演。这些教学中存在的“两难”情境比比皆是,有时甚至贯穿教育教学过程的始 终,教师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的, 并且没有解决问题的现成模式可以借鉴, 只能将 它们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去逐渐寻找解决的对策。第二,从阅读交流中的具体过程中发现研究的问题。 对一个教师来说, 了解 自一定数量的研究成果,研读、学习相关的理论专著,是很有必要的。教师在阅 读这些研究成果时, 最为关键的是要时时注意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进行有针对性 的思考,要注意把理论的论述转化成对自己工作中相关问题的解读与说明, 要注 意将自身已有的经验与阅读材料中的分析

6、相联系。问题有时也就是在这样的转 化、联系、解读中逐渐呈现并变得清晰起来。2、制订方案。研究方案是对课题研究的总体规划, 是指如何进行课题研究的具体设想, 是 进行研究工作的思路和框架。 研究方案要解决这样四个问题: 一是研究什么; 二 是为什么研究;三是怎样研究;四是预期成果是什么 ?研究什么?当课题确定后,该课题要研究什么, 研究者必须要回答这个问题。 主要对课题中的关键词进行界定,使研究的问题更加明晰,更具操作性。为什么研究 ?为什么要研究这个课题而不是其他的课题。首先要明确研究的 目的、意义,揭示课题研究价值;其次,明确课题研究要达到的阶段性和最终目 标。例如,解决哪些教育实践问题 ?

7、研究该课题对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 展中的作用是什么?怎样研究 ?明确解决问题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学校领导和教师在制定课题研 究计划时,要明确采用什么方法 ?具体有个案法、观察法、行动研究法等。制订 哪些措施?具体包括活动的形式、 时间的落实,可能的情况下还有经费的支出等。预期研究成果是什么 ?小课题研究是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但并不是说小 课题研究成果没有具体的呈现方式, 在制定研究计划时, 研究者要明确研究成果 的预期成效、成果的表现形式等。比如:在课题研究中,经过认真学习、讨论、 反思后有所感悟,可以把感悟的东西通过“教研论文 "、“教学案例"、“教育反思"

8、;、 “教育曰志"等形式写出来,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这些都属于课题研究成果 的呈现形式。这些形式要求系统,要形成系列,以便于年轻教师的学习借鉴。3、开展研究。研究方案只是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设想, 课题研究的核心是行动, 行动时 研究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是一个寻找问题解决、 创造教育实践新形态的过程。 这儿必须强调一点:研究过程要充实、要切实。根据目前的实际,我们开展课题 研究也要进行打假。4、总结研究成果 (结题 )。这是整个课题研究的终结环节,主要是进行归纳、整理和提升。 第一,把与研究问题有关的各种现象进行回顾、 归纳和整理, 其中要特别注 重具体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

9、节 "及其“情节”,使其成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故事或 教学案例,指导他们以后的教学实践。第二,在回顾、归纳和整理的基础上,对研究的过程和结果作出判断,对有 关现象和原因作出分析和解释,以揭示规律,提高认识,提炼经验。第三,对课题实施中存在的各种偏差或“失误”,以及新的感悟、新的发现、 新的认识进行新的思考。 从这个角度讲, 课题研究的总结, 又意味着一个新的课 题的开始。总体来讲,课题的总结,我们必须撰写一份相对完整的课题研究报告, , 包括:课题提出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已有研究成果;课题 研究的内容、目标;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课题研究的主要结论。三、开展课题研究需要注意的几个

10、问题。1、选题要落实三个“字”,避免四个“是”。 第一、落实三个“字":“近”、“小”、“实”。“近"就是贴近生活,贴近现实,贴近学科学习背景。比如:语文教学中阅读 教学、生字教学、写字教学等问题的研究,数学教学中有关计算题、应用题问题 的研究,还有课堂教学中学生积极性问题的研究等就符合三个贴近的原则。“小”就是切口要小,从小事,小现象,小问题入手。比如:如何收集资资料 问题的研究, 对收集来的资料如何进行处理的研究, 对学生错题问题的研究就符 合“小”的原则。“实”就是实在,课题实实在在,研究实实在在,结论实实在在,少一点大而 空的全局描述预测,多一点实在的过程细节的关注

11、。第二、避免四个“是”:一是认为越新越好、二是认为越热越好;三是认为越 大越好;四是认为嫁接的比自拟的更好。 其实,新的、热的不一定是对的、 好的, 旧的、自拟的不一定是错的、坏的。在选题上要注意热中求冷,同中求异,小题 大做。2、研究过程要体现一个“真实”,三个“立足”所谓真实,就是要真研究、真学习、真讨论、原始资料要真收集,要写真论 文。比如,我们的研究课, 无论是执教者,还是评议者, 不要护短,也不怕揭短, 研究就是解决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再比如, 学习的 问题,任何一个课题的研究都必须有一定的理论作支撑, 我们必须加强学习。 必 须读教育专著、读教育期刊,应

12、用网络资源等。比如,原始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阶段性总结、 成果的撰写汇编等都是容易被 忽视的。这些在“彼时彼刻”才有的思绪及感受,如果不及时记录,到需要它时才 去追忆、 收集为时已晚。 况且, 所有这些真资料也将成为自己撰写论文最生动有 力的素材。所谓三个“立足”:一是立足本职工作,要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二 是立足平时的积累;三是立足个人的特点、兴趣和爱好。3、课题研究还必须处理好一个关系。 也就是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活动之间的关系。 两者在学校教研中究竟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因为教师的时间是有限 的,教师教研活动时间是有限的。教研活动不仅只是听课、评课,还可以进行一 些小课题研究这也表明了小课题研究与常规教研相辅相承。 两者在形式、 名称上 虽有不同, 但内容上却是相融的。 常规教研不仅要进行, 还要摆脱我们习惯了的 形式主义和缺陷, 必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才能真正提高教研活动的效果, 才能 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在教学、在听课、在评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成为课题 研究的对象,通过集体备课拟定出对策,又在教学、听课中区领会、感受、试验 对策的效果, 再通过研究讨论加以改进, 解决一个问题之后, 又开始另一个问题 的研究两者的有机结合,带来的不同,既提高了常规教研的效率,又实实在 在地开展了课题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