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51561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上半年教师资格考试真题及答案-302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docx(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 0 1 4 年 上 半 年 中 小 学 和 幼 儿 园 教 师 资 格 考 试302 教育知识与能力 (中学 )注意事项:1. 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2. 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1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2 分)1. 人类的教育活动与动物的教育活动存在本质区别, 这主要表现为人类的教育具有 ()。A. 延续性B. 模仿性C. 社会性D. 永恒性2. 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 。A. 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B. 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C. 社会文化传统D. 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 当代

2、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他曾经担任校长的帕夫雷什中学创立了几十个兴趣小组 作为选择,这反映了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哪一个特点?()A. 顺序性B. 稳定性C. 可变性D. 个别差异性4.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坦纳曾提出过“造就合格公民”的教育目的,这种教育目的论属 于()。A. 个人本位论B. 社会本位论C. 集体本位论D. 个别差异性5. 在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变革中,义务教育制度产生于()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6. 课程的文本一般表现为() 。A.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B. 课程计划,课程目标,课程实施C. 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D. 课程主题,

3、课程任务,课程标准7.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规定,我国初中阶段课程设置主要是()A. 分科课程B. 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C. 综合课程D. 活动课程和综合课程结合8. 通过检测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绩是中学常用的评价方法,在一个测验中,衡量是否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所要测量的东西的指标是() 。A. 信度B. 效度C. 难易度D. 区分度9. 王老师在历史课上讲到民族英雄岳飞时,从历史事实出发,高度赞扬了岳飞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同学们受到了感染,王老师的教学主要体现了哪一教学原则?()A. 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 直观性原则C. 启发性原则D. 因材施教原则10. 衡量学生思

4、想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意志C. 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11. 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 ()。A. 榜样示范法B. 品德评价法C. 实际练习法D. 情感陶冶法12. 小丹说当她听到小刀刮竹子的声音时,就会觉得很冷,浑身不舒服,这种感觉现象 是()。A. 适应B. 对比C. 联觉D. 综合13. 小琼十分内向,不爱说话,无论是在陌生的环境还是在家里,都少言寡语,这表明 人格具有() 。A. 整体性B. 稳定性C. 独特性D. 功能性14. 让小丽先后学习两组难易相当、性质相似的材料,随后的检查发现她对前面一组材 料的回忆

5、效果不如后面一组好,这是由于受到() 。A. 倒摄抑制B. 前摄抑制C. 分化抑制D. 延缓抑制15. 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效果的关系可以绘成() 。A. 波浪线B. 斜线型曲线D.倒 U 型曲线16. 孙斌经常想:“人为什么是两条腿” ,一天想好几次,明知没有必要却又无法控制, 以致影响学习和生活,他的心理问题属于() 。A. 强迫症B. 焦虑症C. 抑郁症D. 恐怖症17. 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与在成人的指导下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距, 维果斯基称之 为()。A. 教学支架B. 最近发展区C. 先行组织者D. 互相协助18. 晓东在解决了困扰他许久的数学难题后出现的喜悦感属于(

6、) 。A. 道德感B. 理智感C. 美感D. 效能感19. 晓颖以为做事应该尽善尽美, 绝不允许出任何差错, 因而平时稍有失误就极度焦虑, 张老师通过改变认知偏差来帮助她克服这种焦虑,这种心理疏导叫() 。A. 强化法B. 系统脱敏法C. 消退法D. 合理情绪治疗法20. 刘老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网络语言的危害” ,形成了“拒绝网络语言”的认识,共 同提出相应的具体要求并被全班同学所认可,这种品德培养方法是() 。A. 有效说服B. 树立榜样C. 群体约定D. 价值辨析21. 田和热爱学习,关心同学,助人为乐,组织班级同学认真学习,她的这些品质属于 性格里面的哪种特征?()A.态度特征B.理智特

7、征C. 意志特征D. 情绪特征二、辨析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8 分,共 32 分)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22. 德育就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23. 直观教学既是手段,也是目的。24. 注意转移即注意分散。25. 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三、简答题(本大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10 分,共 40 分)26. 简述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27. 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28. 简述激发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29. 简述教师教学能力的结构。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18 分,共 36 分)30. 材料:尼克·胡哲天生没有四肢,从小很自卑和孤独,随着

8、他的成长,在老师和父母 的指导下,有了很大的成就。问题:请结合材料分析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18 分)31. 材料:学生 A :中学学习英语语法对以后学习英语帮助很大。学生 B :平面几何学的好,后面学习立体几何就简单了,知识之间有很大联系。学生 A :不光知识这样,弹琴也是,会弹电子琴,学钢琴也快。学生 B :可有时候也不一样,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骑三轮车。学生 A :有意思,学习很奇妙。问题:(1 )请分析材料中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 (10 分)(2 )教师应该如何利用这一原理促进学生的学习。 (8 分)参考答案及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动物仅有亲子和本能行为,动

9、物界养护幼仔的活动是自发的本能活动,是遗 传基因中就已经确定下来的行为, 它产生于动物的生理需求。 人的教育活动是一项极其复杂 的社会活动,产生于社会生活的需要,而归根到底产生于生产劳动。【解析】教育的领导权由谁来掌握,这是由社会政治制度直接决定的。一个国家设立 怎样的教育制度、 什么人接受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系列的标准怎样确定, 基本上都是由政治 经济制度决定的。【解析】由于性别、遗传素质、环境、教育、主观努力等方面的不同,导致个体之间 必然会出现一定的差异性。 在教育工作中, 教育者不仅要认识学生发展的共同特征, 还应充 分重视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 做到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创立兴趣小组

10、就是为了适应学生身 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解析】 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是两种对立的教育目的论。社会本位论把满足社会 需要视为教育的根本价值。 题干所述正是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具体体现。 所以,本题选 B。【解析】略。【解析】在我国,课程的文本具体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 【解析】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适应 不同地区及学生发展的需求, 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 综合性和选择性。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 革中,义务教育( 79 年级)设置了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解析】 效度是考试有效性或正确性的质量指标, 考试效度的高低反映考试是否达到 预定目的, 是

11、否考了要检查的内容。 信度是指使用同一试卷对考生重复测验或使用两个平行 试卷对考生测验时,所得测验分数的一致性和稳定性程度。难度指试卷(题 )的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考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的鉴别程度。【解析】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 学知识,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教育。直观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图像,聆听教师用语言对所学对象的形象描绘, 形成有关事物具体而清晰的表象, 以便理解所学知识。 启发性原则, 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引导他们经过积极思考与探究, 自觉地掌握科学知

12、识, 学会分析问题, 树立求真意识和人文情怀。 因材施教原则, 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 个别差异与个性 特点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区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长善救失, 获得最佳 发展。【解析】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道德认知) 、情(道德情感) 、意(道德意志) 、行(道 德行为)培养提高的过程。知、情、意、行是品德心理的四要素。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与 否的关键,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准。【解析】德育方法是为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而采取的各种方式的总和。实际练习法,是 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 以培养他们良好品德的方法。 榜样示范法, 是以他 人的高尚思想

13、、 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品德评价法, 是通过对学生品 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给予激励或抑制,从而控制其品德发展的方向,提高道德的形成、 发展的方法。情感陶冶法,是通过创设良好情景,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方法。【解析】当刺激持续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 叫感觉适应。 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在不同刺激作用下, 感受性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 的现象。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解析】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人格的跨时间持续性,在人生的不同时 期,人格持续性首先表现为自我的持久性;二是人格的跨情境一致

14、性。 那些暂时的、偶尔表 现出来的行为不属于人格特征。【解析】 遗忘中的抑制现象有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两种。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 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称为前摄抑制。 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的保持和回忆起干 扰作用称为倒摄抑制。题干中就是倒摄抑制的表现。【解析】根据耶克斯 - 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 U 的关系,也就是 说当学习动机为中等时, 学习效率和取得的学习效果最好。 过高或过低的学习动机都不利于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解析】略。【解析】维果斯基认为,至少应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第一种水平是儿童现有心 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儿童实际的发展水平) ;第二种水

15、平是在成人的指导和帮助下所达到的 解决问题的水平(儿童潜在的发展水平) ,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根据这两个发展 水平的界定,维果斯基提出了“最近发展区”这一概念,其意指认知发展的真实水平(由独 立解决问题的水平所决定) 与认知发展的潜在水平 (由在成人的指导或帮助下他与更能干的 同龄人合作解决问题的水平所决定)这两者之间的距离。【解析】 道德感是按照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 观念和行为时所产生的主观体 验。美感是按照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自然界、社会生活及文学艺术品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理智感是在智力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效能感是班杜拉提出的一个概念, 是指一个 人对能成功地执行

16、任何特定行动任务的期待,也叫功效期待。【解析】心理疏导有多种方法。强化法,用来培养新的适应行为。系统脱敏法,当某 些人对事物、某些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 使对本来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 用停止强化来使不良行为消退的治疗办法 叫消退法。合理情绪治疗法也称“理性情绪疗法” ,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 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3) 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解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态度和品德的方法包括: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 辨析、奖励与惩罚等。群体约定的具体操作程序: (1) 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 (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

17、意识,使他们明白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 要形成的新态度。 (4)引导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 (5) 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 诸实施,每位学生都要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 (6) 学生在执行计划的过程中改变态度。 (7)引 导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解析】略。二、辨析题22. 【答案要点】 错误。德育不单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 动。具体来说, 它指的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品德形成 规律, 有目的、 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与 外化, 促进其养成一

18、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 依据学校教育的基本实践, 德育的组成部分包 括四个基本方面,即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23. 【答案要点】 错误。直观教学是一种手段,但不是目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直观手段,通过引 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感知,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发展学生的观察力和形象思维, 并为形 成正确而深刻的理性认识奠定基础。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直观教学只 是教学的一种手段而已, 因此, 教师在具体地教学过程中,是否需要遵循直观性原则、 如何 遵循直观性原则,都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正确地选择。24. 【答案要点】错误。注意转移是指由于任务的变化, 注

19、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 转到无关对象上去的现象。 注意转移与 注意分散不同, 注意转移是根据任务需要而发生的, 而注意分散则是心理活动离开了当前的 任务。25. 【答案要点】错误。 非正式群体, 就其影响来说, 有积极型和消极型之分。 积极型是指对组织目标、 正式群体的建设及成员的成长起积极作用, 如技术人员自发形成的攻关小组、 技术能手小组 等。消极型是指对组织目标、 正式群体的建设及成员的成长有着消极的影响, 如有的非正式 群体经常聚在一起发牢骚之类。 但是, 非正式群体的群体作用性质不是固定不变的, 是可以 发生转化的。比

20、如,起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如果引导不利,或对其采取不正确的态度, 可能会使其作用发生转化; 起消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 经过适当的工作, 也可能转化为起积 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同时,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往往不是绝对地积极或绝对地消极,比如, 有些非正式群体的作用对组织是不利的,但可能对正式群体却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三、简答题26. 【答案要点】(1 )备课。备课是教师上课前的准备工作, 备课工作主要包括: 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 研究教法、摸索学法。(2 )上课。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一节好课,取决于许多条件,主要有下列几 个方面: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恰当、过程紧凑、积极性高。(3 )布置和

21、检查作业。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有助于巩固和完善学生在课内学 到的知识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 )课外辅导。课外辅导的形式一般有个别辅导、小组辅导和集体辅导三种。提高课 外辅导的效果: 第一,要从学生实际需要与问题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 第二,要区别对待, 因材施教;第三,要正确处理好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的关系。5 )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检查和测试教学效果,对教学过程进行 调节、控制,帮助教师改进教学,鼓励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环节。27. 【答案要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

22、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28. 【答案要点】(1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29. 【答案要点】(1 )钻研和组织教材的能力。(2 )了解和研究学生的能力。(3 )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 4 )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5 )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四、材料分析题30. 【答案要点】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四个方面

23、。 材料中, 胡哲的身心发展就同时受到这几个因素的影响。 这四个方面的因素相互 联系,交织在一起,共同作用于人的发展。(1 )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发 展过程制约着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 响,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2 )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人一生下来,就受着环境影响,在环境的影响下发展着。一个人的身心能否得到发展 和发展到什么程度, 都与他的社会环境分不开。 社会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 对人的身心发展起到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 人们接受环

24、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而是 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3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影响人的一种活动,教育对人的发展,特别是对年轻一代的 发展起着主导作用。(4 )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学生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其身心发展的动力,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通过人的活动表现 出来的,人的潜能和素质的发挥也是在人的活动中实现的。31. 【答案要点】(1 )两位同学谈话用到的学习原理是学习的迁移。 迁移就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 影响。 按迁移的性质, 可将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 促进作用。 正迁移常在两种学习内容相似、 过程相同

25、或使用同一原理时发生。 如两位同学所 说的学英语知识、 几何知识和弹乐器之间的互相促进作用。 负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 习起干扰或抑制作用。负迁移常在两种学习相似又不相似的情境下,因学生认知混淆而产生。发生这种迁移,会使另一种学习更加困难,错误增加。如同学B 所说的会骑自行车反而影响骑三轮车。(2 )学生迁移能力的形成有赖于教学,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第一,精选教材。教师应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 而每一门学科中的基本知识 (如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 、技能和行为规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其迁移价值较大。在教授概念、 原理等基本知识的同时,

26、配合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事例, 并阐 明概念、原理的适用条件,有助于迁移的产生。第二,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从迁移的角度来看,合理编排的标准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 化、一体化和网络化。结构化是指教材内容的各构成要素具有科学的、 合理的逻辑联系,能 体现事物的各种内在关系。 一体化是指教材的各构成要素能整合为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 网络化是一体化的引申, 指教材各要素之间上下左右、 纵横交叉的联系要沟通顺畅, 要突出 各种基本经验的联结点、 联结线, 这既有助于了解原有学习中存在的断裂点及断裂带, 也有 助于预测以后学习的发展点及发展带,为迁移的产生提供直接的支撑。第三,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合理编排的教学内容是通过合理的教学程序得以体现、实 施的。 教学程序是使有效的教材发挥功效的最直接的环节。 无论是宏观的、 整体的教学规划 还是微观的、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都应体现迁移规律。第四,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的意识性。结合实际学科的教学来教授有关的学习策 略和元认知策略, 这不仅可以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掌握, 而且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学 生学会学习,提高迁移的意识性,从根本上促进迁移的产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