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类题目知识交流.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53434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措施类题目知识交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措施类题目知识交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措施类题目知识交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措施类题目知识交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措施类题目知识交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措施类题目知识交流.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综合题解题技法措施类设问答题模板1设问形式措施类设问常见设问词有“措施” “治理方法” “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 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 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等2答题模板对于措施类试题, 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 同学们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 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解题时注意两点:一 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 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 二是治理措施 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

2、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 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一、水资源短缺1. 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2. 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 水农业(喷灌滴灌) 、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3、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作物抗旱品种的培育二、解决华北地区水资源紧缺的措施管理措施: 加强对水资源管理的执法力度,如全流域统一管理,污水达标排放。 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人们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意识 运用经济杠杆作用,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耗水量少的产业工程措施:

3、跨流域调水工程,修建水库,建污水处理厂 生物措施:大力植树种草,涵蓄水源积极推广耐旱作物技术措施:推广管道输水、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大力发展节水农业 发展循环经济,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三、常见人口问题:增长过快和老年化 发展中国家人口问题的不利影响及对策:问题: 人口增长过多过快, 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自然增长率形成人口压力, 给资源和环 境带来巨大持久压力, 造成人均资源减少、 就业困难、 生活水平下降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等 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措施: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使人口增长与社会经 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利用和

4、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的不同侧重点: 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严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劳动力短缺,影响社 会劳动力生产率提高,制约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国防兵力不足。措施:鼓励生育 ,接纳移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四、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 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解决城市问题的措施: 建立卫星城和开发新区。 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保护和治 理城市环境。 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控制市中心的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 对城市进行合理的规划,加强对城市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

5、各种功能分区的关系。如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如拓宽主要干道,修建环城公路、地铁等,建设高层建筑,增加人均 住房面积等。 建设生态城市,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包括扩大绿地面积、 治理水污染、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卫星城的作用:分担大城市的职能。 缓解大城市的土地和交通压力。保护和改善城市的环境。促进城市合理发展五、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农业综合开发整治和发展方向: 走立体农业道路,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培育优势产业; 加大科技投入,改良土壤,改革耕作制度和灌溉技术,充分利用山地资源,变资源优势 为经济优势; 封山育林、育草,控制水土流失,加强生态建设; 促进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根据国内市场和

6、国际市场的变化,有侧重地 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六、城郊农业问题一一发展方向:绿色农业;观光农业;生态旅游 农业治理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林等; 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处长产业链等;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如农林牧渔 相结合、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等; 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地区专门化,如建设各种商品性农业基地等七、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措施 进口石油采取多元化战略,建立石油储备体系; 加大能源勘探与开采,增加石油产量; 加快西电东送、西气东输

7、工程建设; 稳妥发展核电; 因地制宜地发展沼气、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 加大技术革新,发展清洁燃烧技术、洁净煤技术; 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提高公民节约能源的意识; 实现产业升级,适当限制耗能大的工业发展,利用乙醇汽油等。八、粮食压力解决主要途径: 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积极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 在确保粮食供求 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满足人民丰富多样的生活需求,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人们的 食品结构九、能源问题解决措施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大力开发

8、新能源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的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调整工业结构,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大力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开展综合应用,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 加快设备技术的更新,改造传统生产工艺,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 引进技术人才(加大资金的投入,培育人才和技术) 提高区域的自主创新能力 发展交通,构建完善的基础设施服务体系 保护治理城市环境,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十、遏制全球变暖管理措施:限制化石燃料的使用限制砍伐森林应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 工程措施:建设海岸防护堤坝防止海水入侵生物措施:种树种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有计划地逐步培育农作物新品种技术措施:新型能源技术,如核能、可再

9、生能源的利用技术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固碳技术十一、气象灾害的防御措施管理措施: 制定并严格执行防洪的有关政策、法规与法令 加强分蓄洪区管理,使区内的生产与生活适应防洪要求 建立洪水预报警报系统 拟定居民的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强化防汛指挥和抢险系统 建立防洪基金,实行防洪保险等工程措施:修建水库(中上游)修筑堤坝(中下游)整治河道(中下游)建滞洪、蓄洪区(中下游 )生物措施:建河流防护林工程(中上游)技术措施: 加强防汛预警、预报通讯系统的 现代化建设,应用高新技术手段研究、提高预报准确性和延长预见期十二、干旱管理措施: 强化节水意识; 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工程措

10、施: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等 生物措施:选择耐旱的需水量少的作物;营造防护林 技术措施: 节水技术(喷灌、滴灌、管道运输、循环利用); 改进耕作制度1、延安市位置见图 9。延安市土地面积约 370 万公顷,人均 1.7 公顷,且土层深厚,适生 作物众多;属温热带季风气候,四 季分明,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 地下矿藏 10 多种,其中石油储量 7.5 亿吨,煤炭 71 亿吨。延安拥有丰厚的旅游资源,目 前可供游览的国家级、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47 处, 如黄帝陵、 黄河壶口瀑布、 延安宝塔山等。(5)根据延安地区的资源条件,运用所学知识就延安产业经济发展提

11、出建议并说明理由2、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一个区域地表形态的变化往往受另一个区域物质运动的影响图黄河三角洲面积增大。 简述该区域或泥沙主要来源区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分)3 、中国在发展外向型经济过程中,如何减少CO2 排放?( 8 分)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3 分)5 近些年来,东北三省由于一些重要资源趋于枯竭,与之相关的资源型产业出现萎缩,资源 开发与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就以上问题, 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对振兴 东北老工业基地提出对策。 (36、提出北部湾经济区港口群的发展对策。1.

12、Yan an 答案: (5) 发展以果林业为代表的特色农业,土地资源丰富,土壤、光照等自然条 件适宜林果业等特色农业发展。大力发展以石油、煤碳等工业为支柱的第二产业。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石油、煤 炭资源储量丰富,为发展相应的工业提供了基础。积极发展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该地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开发潜力。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 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排灌条件、推广节水技术和优良品种等;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如退耕还林还草、保持水土、治理盐碱地和风沙地、建设农田防护 林等;实现农业综合开发,转变经营方式,如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处长产业链等;优化农业

13、生产结构, 如农林牧渔相结合、 宜林则林、 宜牧则牧等; 加强农业生产专业化、 地区专门化, 如建设各种商品性农业基地等3. 调整产业结构,减少高耗能产品生产和出口; 发展清洁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更新生产设备与工艺,节能降耗; 发展科学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4 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科技产业和第三产业;保护生态环境。(答对一个要点即可得分,本小题满分不得超过 分。5.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高产品竞争力;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6. 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管理水平;加强港口之间的交流协作;大力 发展临港工业;大力发展区域经济协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