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54662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32例临床观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经腹手术后围手术期常见并发症之一,与其他类型肠梗阻相比,在临床表现、病理基础及治疗措施方面均有其特殊性。正确认识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进而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尽量减少两次手术,防止肠瘘、严重感染、短肠综合症等严重并发症,既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也能避免医疗纠纷,我院自2003年2月2009年11月采用非手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了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病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64例临床诊断病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32例,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29

2、-68岁,平均年龄46岁,消化道穿孔6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胆道结石6例,化脓性阑尾炎4例,肠道肿瘤5例,腹腔内脏器破裂8例,卵巢肿瘤1例。对照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30-67岁,平均年龄47岁,消化道穿孔5例,粘连性肠梗阻5例,胆道结石4例,化脓性阑尾炎5例,肠道肿瘤4例,腹腔内脏器破裂7例,卵巢肿瘤2例。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均采用保守治疗,对照组以纯西医外科治疗手段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 1.2.1对照组治疗方法禁食水,胃肠减压,减少胃肠内容物,降低肠内压力,减轻肠道负担,增加肠壁血流灌注,促进

3、炎症吸收。加强支持治疗,予以胃肠外营养,纠正负氮平衡,促进肠壁水肿消退。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纠正由于呕吐、禁食及肠道内消化液储留导致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使用抗生素控制或预防肠道内细菌异位引起腹腔感染。使用生长抑素,抑制消化液的分泌,减轻肠道负担,促进肠壁炎症、水肿吸收。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减轻肠壁炎性水肿,改善内环境。灌肠刺激结肠蠕动,促进肠功能恢复。 1.2.1治疗组治疗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合小腹逐瘀汤加减,生大黄(后下)15g、枳实10g、厚朴12g、木香10g、芒硝(冲服)10g、莱菔子10g、青皮10g、桃仁10g、赤芍10g、川芎10g、蒲黄9g,每日一剂,水煎

4、取汁200ml,每12小时由胃管内注入100ml,夹管2小时。 1.3观察指标腹痛、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胃管引流量<400ml/天时间。 1.4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腹痛、腹胀消失,肛门恢复排气,24小时胃管引流量<400ml,肠鸣音正常,腹部压痛消失,腹部平片、CT检查无肠梗阻征象。显效:7天内腹部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肠鸣音正常,腹部平片、CT检查无肠梗阻征象。有效:肛门恢复排气,腹痛、腹胀减轻,腹部平片、CT检查肠梗阻征象好转。无效:肛门无排气排便,腹痛、腹胀加重,有腹膜刺激症,腹部平片、CT检查肠梗阻症状无好转。 1.5统计学处理所

5、有参数均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治疗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明显高于对照组75.1%,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观察指标比较治疗组在腹部症状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24小时胃管引流量<400ml时间均小于对照组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发生是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因导致肠壁水肿和渗出,引起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发生一系列的免疫反应,产生细胞坏死因子,转移因子,白三烯等,导致肠

6、管间及肠管与腹膜之间粘连,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粘连性肠梗阻,腹腔污染严重、炎性渗出多、手术时间长、手术创面大是本病发病的诱因1。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由黎介寿教授于1998年提出,但至今仍无明显行业诊疗标准。目前多认为以下特点可支持本病诊断:近期(多指2周内)有腹部手术史,多见于手术时间长,腹腔污染重,手术创面大,腹腔炎症重,病人一般条件差者;术后肠道功能曾一度恢复,肛门有排气,但进食后再次出现肠梗阻症状。症状以腹胀为主,腹痛较轻。胀胀呈弥漫性,腹部膨隆,腹部触诊有柔韧感,满腹有轻度压痛,无肠型及蠕动波、肠鸣音减弱或增强,可有气过水音。腹平片可见肠管积气扩张,可有气液平面。CT薄扫

7、加三维重建可显示胃管壁水肿、增厚、粘连、肠腔积气积液和腹腔渗出情况2。 由于本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因为腹腔炎症粘连,肠道运行障碍所致,极少发生肠绞窄现象,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但在治疗过程中排除肠扭转,肠套叠、内疝、肠绞窄等机械性梗阻情况。避免急于解除梗阻而冒险手术,进而造成严重并发症。同时对绞窄性肠梗阻能及时中转手术,避免延误病情,以下几方面有助肠梗阻类型区别:经保守治疗,腹痛、腹胀加重,发热高于38.5,出现腹膜刺激症,可闻及高调肠鸣音或金属音,多提示机械性肠梗阻。胃管内注入碘水造影,了解造影剂排泄情况,了解有无机械性肠梗阻,也可用于治疗肠梗阻。有条件者多层螺旋CT薄扫,将得到各向同性后处理重建

8、图像。显示肠壁、肠腔和周围结构,判定肠梗阻是否存在,肠梗阻的部位,原因及性质3。由于肠壁有丰富的无机磷和肌酸激酶,在急性肠缺血时,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胞浆内无机磷和肌酸激酶大量释放进入血循环,致使二者浓度升高,故可通过血清无机磷和肌酸激酶的测定来鉴别绞窄性肠梗阻4。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依据其“痛、吐、胀、闭”等特点,当属中医学“肠结”“关格”范畴。其发病机理为手术所伤,脏腑气机受损,瘀血败精留滞腹腔,加之余毒未清,湿热内生,诸邪阻于中焦,肠腑气机升降失调,脾气不升,胃气不降,糟粕滞留,表现为温热蕴结,气滞血瘀之症,故治疗以清热利湿,通里攻下,行气散瘀为治则,选用复方大承气汤合少腹逐瘀汤加减。方中

9、生大黄泻热通便,荡涤胃肠,芒硝助大便清热通便,枳实破气散结,善行中焦之气,与厚朴同用增强行气除胀之功。木香、青皮理气散结,莱菔子消食化滞,吴咸中教授研究证明大承气汤有增强胃肠道运行功能,增加腹腔脏器血流量,有助于控制感染,抑菌抗毒作用,具有抗炎作用5。桃仁、赤芍、川芎行气活血化瘀,没药、蒲黄活血散瘀,元胡理气行滞止痛,现代研究也证明上述活血行气药物可以扩张血管,改善肠壁血管通透性,加速血流,改善肠壁血液循环,促进肠壁组织新陈代谢,减轻肠管炎性渗出,促进肠管炎症水肿吸收6。 术后早期肠梗阻重在预防,要求术者有扎实功底,操作熟练精细,减少肠管暴露时间,减少手术创面,彻底冲清腹腔,通畅引流腹腔,治疗

10、过程中要密切观察腹部体征。了解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病理特点,不应急于冒险行二次开腹手术,本组研究证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能更快地促进肠道功能恢复,解除肠梗阻症状,且疗效确切,较单纯西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是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较为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温建云.大承气汤内服加保留灌肠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8.2(5).57-58. 2周联明,张学利等.术后早期肠梗阻的诊治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3).1469. 3郑国良.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疗价值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5).716-718. 4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268. 5吴咸中.中西医结合急腹症方药诠释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58-360. 6王本裎.现代中药药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6.287.6 / 6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