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的水分代谢研究.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54732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植物的水分代谢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植物的水分代谢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植物的水分代谢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植物的水分代谢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植物的水分代谢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植物的水分代谢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的水分代谢研究.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植物的水分代谢研究【摘要】植物的水分代谢,主要包括:植物如何吸收 水分,水分在植物体内如何运输以及水分如何排出三大过 程。本文指出了植物的水分代谢及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问 题。【关键词】植物;水分;代谢 植物从环境中不断地吸收水分,以满足植物的正常生活 的需要,同时又不可避免地向外界环境丢失大量水分,这种 水分交换作用,称为植物的水分代谢。植物的水分代谢,主 要包括:植物如何吸收水分,水分在植物体内如何运输以及 水分如何排出三大过程。1. 水在植物生活中的意义(1)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有 很大的不同如水生植物(水浮莲、金鱼藻)的含水量可达鲜 重的 90%以上,在干旱环境中生

2、长的低等植物 (地衣、 藓类) 则仅占6%左右。草本植物的含水量为 70%85%,木本植 物的含水量稍低于草本植物。(2)同一植物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含水量也有差异。 凡是生长在荫蔽、潮湿环境里的植物,含水量比生长在向阳 干燥的环境中要高一些。(3)水是原生质的重要组成。原生质的含水量一般在 80%以上,这样能使原生质保持溶胶状态,以保证旺盛代谢 过程的进行, 如果含水量减少 .例如休眠种子, 原生质由溶胶 变为凝胶,生命活动便大大减弱。如果原生质失水过多,就 会引起原生质破坏而导致植物死亡。(4)水是一些代谢过程的原料,植物体内主要的生理 生化过程,需要水分子直接参加,例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3、和水解反应等。(5)水是植物代谢过程的介质。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只 有溶于水,才能被根吸收,矿质盐类及代谢产物在植物体内 的运输,也必须随水溶液转运到各部分。(6)水能使植物保持固有的姿态,细胞含有大量的水 分.才能维持细胞的紧张度(即膨胀) ,从而使植物体枝叶挺 立,便于充分接受光照和交换气体,同时也使花朵张开,利 于传粉。(7)水能调节植物的体温,水有很高的气化热和比热 容,又有较高的导热性,有利于植物散发热量和保持体温, 避免体内温度由于强烈的日光照射而剧烈升高。(8)总之,水在植物生命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满足植物对水的需要,是有机体正常生长最重要的条件。2. 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

4、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体内进行的,吸水也不例外, 细胞的吸水基本上有两种方式,即吸胀作用吸水和渗透性吸 水。2.1 吸胀作用。(1)细胞中的原生质是一种亲水胶体,它有强大的吸 水力量。将干燥的种子浸在水中,经过一定的时间后,原生 质吸水膨胀,使种子体积增大。种子的这种吸水膨胀现象, 称为吸胀作用。(2)干燥的种子以及没有液泡的细胞,如分生组织的 细胞都靠吸胀作用得到水分。原生质胶体只有在充分吸胀后 才开始进行生命活动。吸胀作用对种子的萌发有很大的意 义,干燥的种子在吸胀时,体积增大,对种皮产生很大的压 力,这就促进了种皮破裂,有利于幼芽出生。(3)吸胀作用的吸水量随温度、外界溶液浓度及植物 组

5、织的化学成分的不同而有变化,一般的是低温、外界溶液 浓度高,吸水率低。所以温度过低时播种,或把种子播在盐 碱地等溶液浓度高的土壤中,因吸胀困难,种子不易萌发。 以化学成分而言,蛋白质吸胀能力最强,淀粉次之,纤维再 次之。所以豆科植物种子,由于含蛋白质较多,吸胀较快, 因而较容易萌动。2.2 渗透作用。2.2.1 自由能与水势。(1)听谓自由能就是在温度恒定的条件下用于生理过 程中做功的能量。水的自由能表示水分子能用于做功的能 量,水是从自由能较大的区域向自由能较小的区域扩散,溶 液中水分子所具有的自由能,就叫水势。(2)当纯水中溶解有某种别的物质时,由于溶质颗粒 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水势也

6、就降低,所以溶液的水势 小于零,为负值。2.2.2 细胞的渗透作用。(1)植物形成液泡以后,就靠渗透作用吸水,物质由 于分子的运动,有从浓度高的地方均匀分布到浓度低的地方 的趋势,这种现象叫做扩散作用。例如,放几勺食盐到一怀 水中,不久由于分子运动,盐粒便扩散到整杯水中,结果便 成为均匀的盐溶液。(2)渗透作用是扩散作用的一种特殊形式,即溶剂分 子通过半透膜(猪膀胱或羊皮纸都具有半透膜性质,这类膜 都比较容易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溶质分子则不容易通过) 的扩散作用。用一个半透膜做成渗透计,在渗透计内装入糖 溶液,放进盛着纯水的烧杯中,使渗透计内的糖溶液液面与 烧杯中的水平齐。(3)显然,烧杯中纯

7、水的水势比渗透计中糖溶液的水 势高,而溶质分子又不能透过半透膜,结果烧杯中的水分就 会扩散到渗透计中去,渗透计中的液面就会升高。这种水分 由水势高的一方通过半透膜扩散到水势较低的一方的现象,叫做渗透现象(4)长成的植物细胞内都有一个大液泡,液泡中充满 了溶有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溶液,具有较小的水势。原生质体 被液泡挤成紧贴着细胞壁的一薄层,这层原生质体比较容易 允许水分子自由通过,而溶在水中的物质则不太容易自由出 入,因而常称原生质体具有相对半透性。细胞壁是纤维素分 子组成的网状结构, 水和溶质分子都比较容易通过它。 这样, 当细胞置于液体中便可以发生渗透现象,如细胞与土壤溶液 之间就构成一个渗透

8、系统。若液泡的水势小于土壤溶液的水 势,土壤溶液中的水分子就会通过原牛质层的渗透作用,进 入液泡;反之,细胞中水分就向土壤渗出。当细胞内水分大 量外渗时,液泡体积缩小,原生质体也随之收缩最后与细胞 壁脱离,这种现象称为质壁分离。(5)如果把质壁分离的细胞再放入清水中,水还可以 进入细胞。 原生质慢慢恢复原来的状态, 重新与细胞壁接触, 这种现象叫质壁分离复原。在质壁分离过于严重或外界溶液 浓度过浓,即在短期内又不能复原时,会造成苗木“烧伤” 的现象。在实践工作中,若施用化学肥料浓度过高时,常发 生所谓“烧根”现象,就是因为土壤溶液水势小于细胞液水 势,使根毛细胞不仅不能吸收土壤溶液中的水分,反而使根 部细胞失水的缘故。水分外渗严重时,造成植株死亡。植物 细胞具有一定的水势,其大小在不同植物、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有差异。盐碱地植物的水势小于一般陆生植物;同一植物的水势,叶子小于根部,上部叶小于下部叶,幼嫩苗组织小 于成熟组织。这对于水分的吸收和传导有很大的意义。参考文献1吴钰萍 周玉珍 . 园林绿化高级教程 M. 沈阳:辽宁 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5.2 章士巍,吴正平 . 园林绿化施工与养护管理 M. 上 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