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省泉州市小升初语文学业水平测试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一、 积累运用(34分) (共7题;共34分)1. (6分) 给形近字组词。 抖_磨_访_精_村_蚪_魔_坊_清_材_2. (2分) 下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 gng 提供供应供求供电供销B . bi背诵脊背背时背弃背包C . p血泊湖泊停泊水泊飘泊D . dn负担担心担子扁担担水E . bn狂奔奔跑奔月奔丧投奔3. (2分) 下面语言不得体的一项是( )A . 人人讲卫生,争当文明市民。(街道旁标语)B .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
2、孩子。(学校标语)C . 欢迎各界人士光临本院。(医院标语)D . 为了您和家人的幸福,请注意交通安全。(路旁标语)4. (2分) (2018六上高阳期末) “我在悬崖峭壁上行走,感到_。”句子填入词语最恰当的是( ) A . 大吃一惊B . 心惊肉跳C . 小心翼翼5. (2分)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作者通过这个章节完美地塑造了美猴王勇于反抗天庭的举动。B . 从广大师生的表现中,说明大家对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的表演任务充满信心。C . 十一长假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D . 在第二十七届北京学生科技节上,北京市十八个区县教委将首次同台展示
3、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6. (2分) 下列文字能组成一副对联的是( ) 生意兴隆通四海山青水绿春常在 人寿年丰福无边 百福年增世业长A . B . C . D . 7. (18.0分) 补充名句(1) _,也傍桑阴学种瓜。 (2) 日长篱落无人过,_。(3) _,西出阳关无故人。 (4) 青山有幸埋忠骨,_。 (5) 中流砥柱,_。 (6) 生命是有限的,_,我要把_。 (7) _,福兮祸之所伏。 (8) 君子和而不同,_。 (9) _,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二、 阅读理解(35分) (共3题;共35分)8. (10分) 名著导读。 (1) 三顾茅庐是根据罗贯中写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
4、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的内容改编而成。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他三大名著是_、_、_。 (2) 三国演义里的一干人等现在来到了歇后语王国做客,他们是谁?请你来填一填。 _得_如鱼得水_进曹营一言不发_之心路人皆知_穿针大眼瞪小眼_借荆州想借不想还_刮骨下棋若无其事_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_打_一个愿打,一个愿挨(3) 诸葛亮是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人物,三国演义中关于他的故事还有很多。除了三顾茅庐外,你还知道哪些?请选择几个写下来。 9. (19.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蜜蜂蜜蜂是勤劳的昆虫。为了酿造五百克蜜,一只蜜蜂通常要飞行十几万千米,相当于绕地球三四圈。那么它是凭
5、借什么来辨别方向,认识路线的呢?法布尔没有找到的答案,如今已被奥地利生物学家弗里希揭开了。蜜蜂通常利用太阳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太阳作为参照点,通过“舞蹈”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圆舞”;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摆尾舞”。(1) 找出短文中能说明“蜜蜂是勤劳的昆虫”的句子。 (2) 蜜蜂通常利用_作为罗盘进行导航,它以_作为参照点,通过_告诉其他蜜蜂它发现的蜜源。如果蜜源离蜂箱不到一百米,它们就在蜂巢上方跳_;如果蜜源在蜂箱一百米以外,它们就跳_。 (3) 你还知道蜜蜂的哪些知识,写下来与大家分享。 10. (6分) 阅读理解。 欧阳
6、修苦读欧阳修四岁那年,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必,而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词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 下列下划线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以荻画地以:用B . 教以书字书:写C . 使学为诗为:作为D . 及其稍长及:等到(2) 欧阳修“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 . 欧阳修聪明过人B . 太夫人教子有方C . 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D . 欧阳修刻苦攻读(3) 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多通古
7、人篇章。惟读书是务。(4) 欧阳修的成功,除了他自身的努力之外,还有一个促进他成长的原因是_。 三、 习作表达(28分) (共1题;共28分)11. (28分) 作文。“拐弯处的回头”震撼了作者的心灵,影响了他的人生。你也有类似的经历吗?请以“难忘的_”为题,将你记忆深处最难忘的一段亲情故事写下来,注意表达真情实感。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34分) (共7题;共34分)1-1、2-1、3-1、4-1、5-1、6-1、7-1、7-2、7-3、7-4、7-5、7-6、7-7、7-8、7-9、二、 阅读理解(35分) (共3题;共35分)8-1、8-2、8-3、9-1、9-2、9-3、10-1、10-2、10-3、10-4、三、 习作表达(28分) (共1题;共28分)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