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田园管理技术措施.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58614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季田园管理技术措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春季田园管理技术措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春季田园管理技术措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春季田园管理技术措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季田园管理技术措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季田园管理技术措施.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春季田园管理技术措施一、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技术重点抓好施好拔节肥,清沟理墒,防止渍害,预防“倒春寒”,及时防治病虫草害。(一)、施壮蘖肥,促弱转壮。 对亩茎蘖数小于30万的麦田,在2月份亩施 10-15公斤三元(NPK各15%高效复合肥,对苗情过弱的稻茬麦加施5公斤尿素, 促进弱苗转壮,提高分蘖发生与成穗率。对于群体正常麦田,应控制早春施肥。墒情较差的麦田,应在返青期追肥浇水,抗旱促苗壮。(二)、施拔节肥,壮秆大穗。对群体茎蘖数适宜的一、二类苗麦田,在叶 色正常褪淡,植株基部第一节间接近定长时追施拔节肥,一般亩施尿素和三元复合肥各7 -10公斤。对群体过大,叶色未正常褪淡的麦田,适当推迟施用拔

2、节 肥,以防止倒伏。对群体过小、穗数不足的三类苗和脱肥变黄严重麦田,可适 当提早施用拔节肥。(三)、清沟理墒,防渍防旱。 在早春,未开好排水沟的麦田,要抓住晴天 尽早开好麦田三沟,开沟泥土要均匀散开,避免损伤麦苗。已开好沟的麦田, 要及时疏通,保证排水畅通,做到雨止田干、沟无积水,麦田外三沟也要畅通。(四)、防御冻害,及早补救。在小麦冻害发生后2-3天调查幼穗受冻程度,对茎蘖受冻死亡率超过10%上的麦田及时追施。一般茎蘖受冻死亡率10%-30%的麦田,亩追施尿素4-5公斤,超30%勺麦田茎蘖受冻死亡率每增 10个百分点, 亩增施尿素2-3公斤,但上限值不宜超过15公斤。(五)、防病治虫,化学除

3、草。重点加强赤霉病、白粉病、纹枯病和锈病等 病虫害的测报和防治,特别注意抽穗期和开花初期防治赤霉病。各地要根据杂 草种类及时进行化学除草、控制杂草危害。对群体过大、有倒伏风险麦田,应 适时镇压控旺或化控防倒。二、油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一)、清沟排渍,加强覆盖,防渍防冻。雨水节气过后,预示春季降水将逐渐增加,各地要切实做好清沟排渍工作,在保证大沟大渠排灌通畅的同时,清理好田间的厢沟、围沟和腰沟,做到沟沟相通,确保雨后田间无积水。春季 天气变化剧烈,容易发生“倒春寒”,要利用清沟土或牲畜栏底、草木灰、农作 物秸秆等覆盖油菜厢面,提高油菜抗冻能力。(二)、早施薹花肥,补施硼肥,提高结实率。春季油菜生

4、长迅速,是需肥的重要时期。根据今年苗情,薹肥可在春后油菜刚现蕾抽薹时及早施入。底肥足、 苗肥多、苗色好的田块少施,反之要适量多施。一般可亩施尿素5-8公斤,同时可适当增施氯化钾 3-5公斤,以增强油菜抗倒、抗病能力。免耕油菜尤其是 后期易早衰的田块可在始花期每亩追施尿素2-3公斤。也可用0.1-0.2%的尿素及0.2%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喷施。对底肥没有施用硼肥的田块可在蕾薹期 喷施一至二次 0.2%硼砂水溶液(用温开水溶解),防止油菜出现“花而不实”的现象。(三)、预防菌核病,防除田间杂草,减轻危害。今年立春节气前后温度偏高,油菜开花急,菌核病可能偏重、偏早发生。要加强菌核病田间监测工作,

5、提早 做好菌核病防治预案。建议初花期用药剂先预防一次,一般在晴天下午用40%的菌核净50克兑水100公斤喷施至油菜全株滴水为宜, 盛花期看病害发生情况 再补防一次。当前油菜田间杂草较往年偏多,应及时进行人工除草或喷施化学 除草剂控制杂草危害,防止草荒苗。化学除草时间尽量掌握在冷尾暖头的晴天 下午,一般在日均温达 5C以上时即可施用油菜田专用除草剂一次,既可提高 药效,又能避免发生药害。对田间只有少量杂草的,可适当中耕,既可防除和 抑制杂草蔓生,又可提升耕层土温,促进油菜生长。三、大棚蔬菜春季田间管理技术(一)、温度管理。春季由于近期气温比较低,应做好保温工作,生产中要 根据天气预报及时采收相应

6、的保温措施,尤其是在低温来临时,应加强保温, 主要是采取小拱棚覆盖,小拱棚浮面覆盖无纺布、草帘等覆盖物,必要时可搭 建中棚。同时,白天应注意及时揭除覆盖物进行通风和照光,以防光照过弱引 起徒长或湿度过大引发各种病害。晴好天气应加强通风,一般晴好天气上午8点半后开棚通风,下午 4点前及时闭棚保温,多云天气应根据具体温度作适当 调整。晴好天气切不可密闭大棚,以防引起高温障碍甚至烧苗,尤其是高杆作 物。同时,通风也不可选在高温时进行突然通风,以防引起植株大量失水而萎 蔫。(二八 水分管理。春季由于连续阴雨天气较多,大棚内空气湿度较大,温 度高湿度大常会引发各种病害的发生,适时通风降温降湿是有效地控制

7、病害发 生的重要手段。为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一般应采用地膜覆盖,提倡采用全棚 地膜覆盖法。春季水分要求不可过多,一般要求土壤湿润微干,特别是处于幼 苗期的蔬菜,湿度过大不但会引发病害的发生,而且也会引起秧苗徒长。苗期 蔬菜要求土壤不干不浇,浇水时间一般应选在气温回升时进行,主要在上午10时至下午3时进行,浇水量不可过多,以湿透耕层为好。瓜果蔬菜进入营养生 殖阶段后一般需水加大, 应注意根据天气和土壤情况进行补水,阴雨天禁浇水。(三八 加强施肥管理。春季栽培应注意氮肥的使用量不可过大,以防弱光、高湿等引起植株徒长,从而影响生殖生长,影响雌花率和座果率,同时也会降 低作物的抗性。肥料上要求基肥施足

8、,不偏施氮肥,注意磷钾肥和微肥的配施。 追肥一般根据长势而定,苗期基本不追肥,定植后可浇施一次。对于瓜果菜类 蔬菜,及时进行肥水管理有利于开花座果,特别是座果后更应加强追肥管理。 施肥采用浇施法的应做好水后的通风降湿,浇施时间可选在上午或下午气温回 升后进行。(四)、及时进行植株调整和除草。 植株调整主要是指剪枝、摘叶、摘心等。 由于连续阴雨,大棚内光照较弱,植株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徒长现象,部分蔬菜 因光照弱也发生了大量的落花落果现象。及时地进行植株调整可以加强植株间 通风,增加光照,从而有利于控制植株生长势和座果,同时可降低大棚内湿度, 减少病害的发生。剪枝主要是剪除多余的枝条或过于稠密处的枝

9、条;摘叶主要是 摘除病叶、老叶和过于稠密处植株下部的叶片;摘心主要是指瓜类蔬菜和无限生 长型番茄,以利于促进座果,具体摘心时间应视生长期而定,一般是在植株生 长到一定程度才进行。同时还应及时摘除多余的雄花和雌花以及多余的果实, 以减少灰霉病的发生和养分的不必要消耗。在进行植株调整时应选在中午前后 气温较高时进行,以使伤口及时愈合,利于减少病害的发生。及时除草不但可 以减少杂草对植株养分的竞争,而且在减轻病虫害发生和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 等方面都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要求春季栽培密度不可过密,以防引起植株徒 长,从而影响植株的生殖生长。(五)、及时防治病虫害。春季主要病害有灰霉病、霜霉病、菌核病、炭

10、疽 病、蔓枯病等,应注意做好预防和防治。茄果类蔬菜青枯病一般发生较重,除 及时做好通风降温降湿外,还可喷施一些防治青枯病的药剂,比如农用硫酸链 霉素、硫酸链霉素、农抗 120等。瓜类蔬菜蔓枯病、茄果类蔬菜灰霉病也应注 意加强防治,同时由于气温的回升,虫害也将开始发生,应做好田间调查,及 时进行防治。(一)蔬菜1、培土追肥升温:对露地蔬菜和设施蔬菜要进行根部培士和增施磷肥、钾肥或有机肥,有效 提高地温,以增强蔬菜防寒能力。2、抢收窖藏减灾:积极组织抢收成熟蔬菜,并采取地窖贮藏,降低灾害损失,增加市场供应。3、覆草增温防冻:对“春提早”蔬菜,除培土和施肥以外,还必须覆草(干草或稻草)增温, 减少冻

11、害。4、换膜积温助长:设施蔬菜可将地膜换成无滴膜或厚膜,增加有效积温,减少损失,促进蔬 菜生长。5、起沟排渍:对现有蔬菜地行间起深沟,既可培土,又能防止冰雪融化,防冻土散落后的涝 灾。6、抢种弥补春淡:“春淡”已成定势,要积极组织抢育茄果类、瓜类和豆类蔬菜苗,以确保春播用苗。同时,还要抢种大棚苋菜、小白菜、竹叶菜、青蒜苗、香菜、菠菜等速生菜,以填补34 月蔬菜市场的供应缺口。(二)茶叶1熏烟增温防冻:有条件的茶场和农户,在茶园附近用杂草和禾杆生火熏烟,提高气温,预 防冻害。2除雪防冻:人工除去茶树叶面积雪,避免冰雪冻害绿叶层。3、修剪恢复树式:待气温恢复到10°C以上时,根据茶树叶面受冻深浅,采取轻修剪或深修剪 办法,剪除受冻枝叶。4、覆盖保温防冻:用禾杆或杂草覆盖茶树叶面,保持叶面温度防止受冻。5、新造茶园及时补苗:在气温升至 10C以上时,及时采购茶苗,对受冻新茶园进行补植。6、 增施春肥保产:在常规使用春肥的基础上,增加1/3的施肥量,并适当增施一定量的磷钾 肥或有机肥,提高春茶产量。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