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步解决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doc

上传人:scccc 文档编号:12367087 上传时间:2021-12-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两步解决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两步解决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两步解决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两步解决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步解决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32 页综合练习 3、5、6、10 题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能够熟练计算连乘、乘加、乘减混合运 算,书写规范。2、能正确分析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会用两种方法列式解答相应的应用 题。3、通过有关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办法。4、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5、渗透事物间互相联系的思想,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 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教学重点 :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 :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

2、准备: 教师准备:实物投影仪,或 ppt (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学生准备:铅笔,直尺等日常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领回顾我最近不睡懒觉,上课认 真听讲,已经得了 23 颗 星星了,比沸羊羊还多 5喜羊羊得到了多少颗星星?课件或投影出示图片。介绍情境:懒羊羊又懒又好吃,上课也经常偷偷睡觉,村长为了帮助他改变坏习惯,决定给表现好的羊奖励星星,那么咱们来看看村长的方法实施后,小羊们的表现怎么样?先让学生读题,理解题 意,然后让学生思考,这道题能用一步乘法来解决吗?二、合作探究,评价质疑1、小组讨论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并列式计算。2、汇报交流。每组选派代表板演,可能出现几种计算方法: (因为

3、本课是复习课,所以学生有的会列出分步算式,也有的会列综合算式)预设一: 23-5=18(颗) 18 × 2=36(颗)预设二: 23-5 ×2=18 × 2=36 (颗)预设三:(23-5 )× 2=18 × 2=36 (颗)预设四:(23-5 )× 2=18 × 2=36 (颗)3、引导学生讨论并分辨出哪些是正确的解题方法, 哪些是不正确的, 并分析错 误原因。此题根据题意列出的算式是有乘有加的两步混合运算, 法一没脱式; 法二书 写不规范,等号没提前;法四运算顺序错误。要让学生说清为什么要加括号。三、回顾整理,巩固运用1

4、、提出问题:含有乘法的两步混合运算,计算顺序是怎样的?2、讨论交流, 生汇报,师板书:只有加减或乘除的, 从左到右依次算; 乘加,乘减的,先算乘,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3、综合练习第 3 题 脱式计算(投影或 ppt 出示)7×5×9(86-36)× 792+7 ×415×( 127-122) 87-5 ×78×( 28+172)(1)先找生说计算顺序,并用“”标出首先算什么。再独立计算(2)找生板演,师生评价质疑。对于出现的错误要及时纠正。四、内化提升,拓展应用1 、综合练习第 5 题,(1)让学生独立

5、读题,找出有用的信息。( 2)让学生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并独立解决问题 。(3)展示学生所画线段图及计算过程。2、综合练习第 6 题,先独立思考,再找生说说思路,然后再计算(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2)引导:以前,曾经遇到“够吗”的问题,你是怎么做的?(要比较)本 题要比较什么呢 ?(3)小组讨论解题思路,并汇报: 4 个社区需要的人与五年级能派的人数相 比较。(4)引导:怎样求出需要的人数?怎样求出能派去的人数?让学生独立列 式计算,可以分步,也可以列综合算式。(5)学生汇报,师生评价。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加括号。3、综合练习第 10 题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并独立解决问题。最后展示,评价。

6、五、,提升认知,梳理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收获 ? 板书设计: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则混合运算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只有加减或乘除的,从左到右依次算; 乘加,乘减的,先算乘,再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再算括号外。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1)以学生喜爱的动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通过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会自然发现此题不能用一步乘法来解决, 从而引出本课对两步计算实际问题及四 则混合运算的复习,调动了学生回顾旧知,梳理总结的积极性。(2)在合作探究,评价质疑阶段,通过对不同计算过程的分析,引导学生复习 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设, 而教学时确实出现 了其中的情况, 抓住这一机会再次对运算顺序及书写格式进行了强调, 从而真正 做到了查缺补漏,并为学生顺利完成后面的巩固练习做好准备。(3)在解决问题阶段,注重方法指导,指导学生理清题意,根据问题找准有用 信息,并引导学生利用线段图等手段来帮助解决问题, 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推理, 解决问题的能力。2、使用建议:8题,12 题本应同属本课时教学内容,但是课堂容量过大,无法完成,可以留作 课下作业,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在下节课处理新课堂时再交流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民生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